天天看點

朱锷波:楓橋有個“調解專家”

作者:諸暨警方
朱锷波:楓橋有個“調解專家”
朱锷波:楓橋有個“調解專家”

朱锷波,現為楓橋派出所民警

專職負責調解工作

2006年參加工作

從警18年間

由他參與的調解案件有近3000起

是所裡參與調解工作經驗最豐富的民警

先後被評為

“最美諸暨人”

“十佳優秀社群民警”

5次被評為年度優秀公務員

朱锷波:楓橋有個“調解專家”

01跟着“師傅”學調解早在2009年,一顆“調解”的種子就在朱锷波心中種下。那年,楓橋派出所将網格警務的觸角伸到村裡,朱锷波等14名社群民警被分派到14個重點村,擔任黨支部副書記。期間,楓橋鎮鐘山村駱某和宣某因老屋翻修發生糾紛,經過朱锷波多次協調勸說,雙方握手言和。

那是朱锷波第一次感受到調解的力量,“我深刻感受到做一名‘和事佬’的意義和責任。鄰裡之間的瑣碎事看似不起眼,但卻有可能演化為惡性事件,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決定事件的走向。“朱锷波感慨。”此後,朱锷波一頭紮進了社群工作,師從“全國人民調解專家”楊光照。

沒有心懷對老百姓的熱愛是幹不好調解的。跟随老楊學習調解技巧期間,他看到了老楊對待群衆工作的熱情和勇于奉獻的精神,更讓他動容的是,老楊永遠把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盡己所能去幫助解決。在處理沖突糾紛中,經常會用到老楊教的調解技巧。” 朱锷波說,在老楊的身上,他真切體會到“四千精神”和“四心素質”,看到了老楊對待群衆工作的熱情和勇于奉獻的精神,更讓他動容的是,老楊永遠把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親人的事,盡己所能去幫助解決。

朱锷波:楓橋有個“調解專家”

02端好“公平”這碗水“公平是調解的底線”,這句常常挂在師傅老楊口中的話成為了朱锷波的調解準則。“面對形形色色的人,要時刻把握好公平原則,確定每一件案子都公平公正,才能維護好辛苦建立起來的信任感。”朱锷波認為,做調解工作就要端好“公平”這碗水,他時刻把這條原則作為工作準則。

楓橋鎮樓家村有一對何姓親兄弟,20年前,分家時分在了同一個院子,有着同一個大門,這個院子很不規則,拐拐繞繞。那個時候兩家關系還是不錯的,因為一口井,沖突糾紛開始了。這口井是哥哥家挖掘的,并在井邊上砌了一個洗手台,靠近弟弟家屋門。哥哥家在洗手台經常洗菜洗肉,緻使周邊髒亂且有異味。弟弟家每每都會說兩句,慢慢開始吵起來,吵多了就打架,沖突越積越深。一次,弟弟家在院子裡放了鞭炮。第二天早上,哥哥家将鞭炮灰掃到弟弟家門口。這次沖突徹底激化,兩家大打出手,有人還進了醫院。派出所接手了這起案子。朱锷波聯合村幹部、調解志願者等社會力量5次登門調解,最後的解決方案是将庭院分開,各自開門。但涉及水井及洗手台的配置設定時,兩家再次争執起來。“沒辦法,我們就從他們的後輩入手,多次做他們的工作,讓他們幫助做各自長輩的工作。”朱锷波說,因為水井在弟弟家一邊,就劃給了弟弟家,我們幾次都在現場看着劃分,怕再起沖突。

每每談起這起沖突糾紛,朱锷波總是充滿了自豪:“這是我調解沖突最長的一次,曆時13個月,來回談了100多次,現場勘查8次,千方百計、千辛萬苦解決了這起20多年的糾紛。”

朱锷波:楓橋有個“調解專家”

03調解也要“往前走”時代在變,沖突的類型也在變化,調解方法也在與時俱進,朱锷波在工作中善于發現沖突的“苗頭”,逐漸提煉出一套“事前預防,事中化解,事後跟進”的沖突全生命周期調解法。在一次走訪交談中,他從一名村幹部那得知有兩戶人家,對一口老墳的歸屬有一些争議,但兩家并未産生沖突。“墳墓的問題可大可小,必須要重視,沒準會引發大沖突。”朱锷波當即跟村幹部說。随後朱锷波與村兩委積極關聯調查,找到了30多年前負責擡棺的村民,由該村民指認這口老墳的歸屬權,将沖突扼殺在了萌芽。

如今,朱锷波成為了一名專職調解員,同時在楓橋鎮社會治理中心聯合調解中心挂職,“調解的沖突糾紛需要黨委政府相關部門的跟進督促,這樣才能更好地将問題從根本上解決。”朱锷波說,加入社會治理中心也是出于這樣的考慮,要充分利用警調銜接、多調融合的調解機制,專門人做專業事,家庭、勞資、鄰裡等糾紛分别和專門的社會組織關聯調解,這樣能更好地從源頭上解決沖突、化解糾紛。自入駐楓橋鎮社會治理中心以來,朱锷波協同老楊調解團隊積極開展争先創優活動,緻力于把調解工作做強、做好、做精,實作糾紛當事人“進得來、出得去、接得了、調得好”,充分發揮“老楊調解中心”的品牌效能,努力提升品牌聲譽。“部分群衆通過新聞認識‘老楊調解中心’,然後來找我們幫忙。”朱锷波說,曾有個鄰近城市的群衆專門坐高鐵過來尋求幫忙。因為跨區域,他和老楊細心解釋、引導,建議當地解決,并且寫信給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在不懈努力下,很快,那戶人家的地皮手續批下來了,新房子也建起來了。

用朱锷波的話說,人民群衆無小事,隻有具備更強的信服力,才能給大家足夠的信賴感、安全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法制意識和法律積累,才能在未來讓更多群衆把他當成像“老楊”一樣的親人。

朱锷波:楓橋有個“調解專家”
朱锷波:楓橋有個“調解專家”

編輯:壽嘉歡

稽核:王雨

供稿:楓橋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