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量産L4先To B還是To C?安滴高調回答“先To B”

作者:車叫獸Pro

當新能源汽車競争進入下半場,ICV技術将如何實作“二次騰飛”?當各家車企紛紛押注L3智能駕駛技術時,未來的智駕生态又将如何發展?4月7日,一則“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已成立合資公司安滴科技,首款L4無人駕駛量産車已進入開發實質階段”的新聞引發行業和輿論廣泛關注。兩大巨頭強強聯合,斥資4.2億劍指Robotaxi(無人駕駛計程車)領域,發力B端打通L4規模化商業閉環。從此刻開始,人們或許真的可以期待無人駕駛時代的到來。

共享出行,是發展L4的破局關鍵

去年11月,四部委釋出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ICV技術迎來蓬勃之勢。當高階智駕技術不斷普及,人們不禁要問,無人駕駛的時代是否将很快到來?

但現實卻很骨感。從目前情況來看,許多入局L4無人駕駛的企業還停留在研發或炒作階段,技術方案缺少“最優解”、硬體成本過高,這都使得L4無人駕駛模式在短期能無法進入C端私人出行領域。廠家造不出,消費者買不起,盈利更是無從談起。

相比之下,B端共享出行領域對發展L4無人駕駛更友好。在封閉園區、高速公路等路況相對簡單的環境裡,現有技術在安全性、穩定性等方面已經有不俗表現,營運時間、營運效率相較人類駕駛員表現更優,成本表現也更突出,商業化前景更廣闊。實際上,在今年3月的電動車百人會上,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就指出,無人駕駛最好的應用場景應該就在共享出行領域,無人駕駛将成為市場未來的主流趨勢。而麥肯錫也在報告中指出,到2030年Robotaxi行業規模預計将超過2萬億美元。

量産L4先To B還是To C?安滴高調回答“先To B”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在電動車百人會上發言)

可以說,目前發展L4無人駕駛産業,與其在C端 “步履蹒跚”,不如把B端當做破局關鍵。而廣汽埃安和滴滴自動駕駛正是找準了這一機會,雙方“自動駕駛公司+新能源車企”的合作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在技術研發、生産制造、商業營運等方面的優勢,在B端建立L4級無人駕駛的商業生态圈,不斷培育盈利前景的同時推動技術不斷疊代和成本優化,建立L4技術标準,最終引領整個汽車行業向無人駕駛階段演進。

“安滴”聯手,1+1>2

作為各自領域的頭部玩家,廣汽埃安和滴滴自動駕駛的讓外界充滿期待。據公報顯示,雙方合資成立安滴科技公司,首款車型已進入開發實質階段,計劃于2025年量産,并在其生命周期内規劃生産10萬台。該車型基于廣汽埃安AEP3.0高端純電專屬平台打造,融合星靈高端電子電氣架構及多融合感覺自動駕駛量産技術,将充分發揮廣汽埃安在ICV和生産制造方面的優勢,有效降低硬體造價成本、保證生産品質。同時,該車型還将搭載滴滴自動駕駛L4城市泛化引擎和軟硬體技術方案,利用滴滴自動駕駛在算法、軟硬體系統等方面的經驗,探索最優系統組建方案。而且,該車型量産後将全套适配滴滴無人運維平台慧桔港,以混合派單形式接入滴滴出行網絡,高效打造商業模式,提升盈利能力。

量産L4先To B還是To C?安滴高調回答“先To B”

(星靈電子電氣架構)

可以說,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聯合打造的“安滴模式”,有效實作了雙方優勢的“1+1>2”。随着安滴科技首次實作L4商業落地,背後的廣汽埃安也成為了首家邁入L4無人駕駛實操階段的車企,建構了全球首個“技術+智造+營運”L4商業生态閉環,在其他車企還在探索L4時領先一步提出具體的量産計劃,2025年實作L4量産,生産規劃達10萬台量級為消費者帶來更安全、更便捷、成本更低的颠覆性出行體驗;同時也在Robotaxi這一自動駕駛技術最複雜、應用規模最大的場景中快速積累優勢,成為行業發展的“領跑者”“火炬手”。

量産L4先To B還是To C?安滴高調回答“先To B”

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安滴科技董事長張雄(右)與滴滴自動駕駛COO、安滴科技董事孟醒(左)進行造型評審

L3、L4共同發力,埃安引領ICV競賽“下半場”

實際上,與滴滴自動駕駛的合作并非近期埃安在ICV層面的唯一動作。今年以來,廣汽埃安以各種方式推動L2+智駕技術的普及,Y Plus智駕版的上市、S Max星瀚和V Plus的官降,為使用者帶來駕乘更安穩、行駛環境監測更精準、停車更便利的智駕體驗,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埃安“品質科技爆款”創造的高價值純電出行體驗。

量産L4先To B還是To C?安滴高調回答“先To B”

在L3技術方面,廣汽埃安是國内最早一批獲得路測牌照的車企之一,在軟硬體研發方面均處行業領先地位,旗下車型在近期多項智駕測試中均獲得優異成績。旗下昊鉑HT等車型也于近期陸續開放城市NDA。近期,廣汽埃安還将亮相搭載無圖純視覺L3技術方案的新車。

量産L4先To B還是To C?安滴高調回答“先To B”

而在L4方面,除了和滴滴自動駕駛合作,3月19日,昊鉑和英偉達宣布将聯手量産L4車型,昊鉑下一代L4級自動駕駛汽車由NVIDIA DRIVE Thor雙晶片賦能,實作行業領先的2000TOPS算力,将在2025年率先實作量産。

量産L4先To B還是To C?安滴高調回答“先To B”

在共享出行領域,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聯手實作L4技術量産落地,打造行業首個L4商業生态;在私人出行領域,廣汽埃安和國際晶片巨頭英偉達通力合作,率先量産L4車型,BC端雙線齊發力,讓無人駕駛技術走近普通消費者。由此可見,廣汽埃安在L4領域持續發力,充分展現其強大的ICV技術實力,也進一步鞏固了廣汽埃安“全棧自研智駕第一陣營”的行業地位。在“智駕引領者”廣汽埃安的努力下,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無人駕駛時代的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