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公認的1級緻癌物,就藏在這4種地方!你家娃可能天天都在接觸

作者:銳眼生活

“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得上這種病呢?”

林奶奶坐在醫院的走廊裡,手裡緊緊握着孫子小明的檢查報告單,心亂如麻。

前兩天五歲的小孫子在玩耍的時候,突然一個踉跄摔倒了。

本以為隻是小孩子不小心的磕碰,誰曾想,這一摔卻摔出了大問題。

醫生的話,像重錘般擊打着李阿姨的心:“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必須立刻治療。”

國際公認的1級緻癌物,就藏在這4種地方!你家娃可能天天都在接觸

其實,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

如今,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已經成為除意外傷害之外的兒童第二大殺手。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兒童惡性良性腫瘤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而大陸的情況尤為嚴峻,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這意味着越來越多的孩子正面臨着癌症的威脅。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孩子們患上惡性良性腫瘤呢?

醫生提醒:除了遺傳、病毒感染等因素外,家庭生活環境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那麼,日常生活中究竟隐藏着哪些緻癌物,正威脅着孩子們的健康的呢?

01

你知道嗎?吸煙不僅害己,更害人。

吸煙者呼出的煙霧和煙草燃燒時,産生的煙霧被稱為二手煙。

而二手煙在空氣中沉積後,被物體表面吸附形成的污染物就是三手煙。

這些煙霧中含有高達7000餘種化學成分,其中250餘種是有害的,至少69種是明确的緻癌物。

國際公認的1級緻癌物,就藏在這4種地方!你家娃可能天天都在接觸

實驗證明,小白鼠在短時間内暴露于二手煙環境中,就會出現抽搐甚至死亡的情況。

對于孩子來說,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僅容易患上癌症。

還更容易患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甚至增加患中耳炎和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

是以,為了孩子的健康,也為了你自己的健康,請戒煙吧!

02

孩子們往往對加工肉制品如火腿、培根、香腸等情有獨鐘。

然而,這些美味的背後卻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将加工肉列為1類緻癌物,明确指出其與大腸癌等癌症的密切關系。

研究發現,每天吃50克的加工肉,就會使大腸癌的風險增加18%。

國際公認的1級緻癌物,就藏在這4種地方!你家娃可能天天都在接觸

這是因為加工肉在制作過程中,會使用亞硝酸鹽作為防腐劑。

而亞硝酸鹽與人體内的蛋白質結合後,會産生強烈的緻癌物——亞硝胺。

當然,這并不是說肉類本身有問題。

新鮮的肉類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對孩子的成長發育非常重要。

關鍵是要選擇新鮮的肉類,避免過多食用加工肉制品。

03

黃曲黴素是一種極其強烈的緻癌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它常見于黴變的食物中,如黴變的花生、玉米、大米等。

一旦食物出現黴變,即使隻是部分,也意味着整個食物都已經被污染,隻是污染程度不同而已。

是以,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給孩子食用已經黴變的食物。

同時,也要注意食品的儲存方式,防止潮濕和黴變的發生。

國際公認的1級緻癌物,就藏在這4種地方!你家娃可能天天都在接觸

另外,那些所謂的“土榨花生油”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為小作坊往往對原料的篩選不嚴格,容易導緻黃曲黴素超标。

是以,選擇正規廠家生産的食用油更為安全。

04

“趁熱吃”、“趁熱喝”是很多家庭的口頭禅。

然而,這種習慣卻可能對孩子的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過熱的食物會損傷口腔和食道黏膜,長期如此會增加患上食管癌的風險。

有研究表明,食物的溫度如果長期超過54℃,就會增加患食道癌的機率。

而剛出鍋的食物溫度往往高達90℃左右,這對于口腔黏膜和消化道黏膜較為嬌嫩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傷害。

國際公認的1級緻癌物,就藏在這4種地方!你家娃可能天天都在接觸

是以,給孩子吃的食物溫度,最好控制在10℃到40℃之間。

這樣既能保證食物的美味,又不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脅。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密切關注孩子的飲食和生活環境,盡量避免讓他們接觸這些緻癌物質。

同時,我們也要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讓他們遠離疾病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