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初二的青春期逆反,為何成績越差脾氣越大

國中階段所謂青春期逆反,似乎很少出現在成績優異的孩子身上,學習能力越薄弱,逆反現象往往越嚴重。

初二分化是學習能力,情緒管理能力,意志品質,行為規範的全面分化,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往往也具有更高的情緒管理能力,和行為規範的限制,聰明的孩子不僅展現在更強的學習興趣和意願,同樣存在于學習外的情緒管理,品行管理。

越是思維能力不足的學生,越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樣也更容易被學校以外低層次娛樂所吸引,比如沉迷遊戲,這本身就是一種分流,缺乏自控力本身就是能力不足的标志,就像我們成人,越是工廠打螺絲的人,反而越喜歡打牌抽煙和喝酒。

初二的青春期逆反,為何成績越差脾氣越大

國中的所謂叛逆期,大多數會持續到高中階段,甚至表現更為明顯,而不是國中短期出現行為,隻是我們看到的懂事的高中生,大多是當初沒有叛逆孩子,而真正叛逆的孩子,進入了職高技校形成的不良習慣,要遠遠大于國中階段。

初二叛逆開始,職高技校叛逆加劇,很多學生源于自信心不足,尋求自我滿足的心理訴求以及精力過剩學習以外發洩,因為這些不願意思考的學生更熱衷于三五成群,遊手好閑無事生非。

初二的青春期逆反,為何成績越差脾氣越大

對于這部分孩子,引導其成人要比成才更重要,不以成績作為單項評價名額對其否定,激發不了學習積極性,可以激發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愛,不讓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很多有經驗的國中老師,往往喜歡給這些孩子一些班級事務管理,既建立其責任心,又給予其成就認可,讓其感受更多的溫暖,很多的最後一排學生,往往也是以後最感恩老師的一群人,愛的傳遞是互相的。

初二的青春期逆反,為何成績越差脾氣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