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油價震蕩走高 展望後市 專家怎麼說?

作者:中國石油報
國際油價震蕩走高 展望後市 專家怎麼說?

今年年初以來,中東地緣局勢不穩給油價帶來支撐,國際油價總體震蕩走強。尤其是進入3月,歐佩克+延長自願額外減産、烏克蘭頻繁襲擊俄羅斯煉廠、國際能源署(IEA)等三大機構上調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等,這些因素給油價帶來進一步提振,國際油價顯著沖高。

總體來看,地緣政治因素是一季度國際油價震蕩沖高的主要動力。展望後市,歐佩克+産量政策、美聯儲貨币政策、俄烏及中東局勢、美國大選等因素均可能給油價走勢帶來重要不确定影響。

國際油價震蕩走高 展望後市 專家怎麼說?
國際油價震蕩走高 展望後市 專家怎麼說?

本期專家

霍麗君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 石油市場研究所

國際油價震蕩走高 展望後市 專家怎麼說?

石油需求增長動能不足

上半年石油市場基本面維持緊平衡

從需求端來看,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動能不足,但今年一季度需求增長超預期,三季度旺季需求有待驗證。

全球經濟前景改善,但增長動能依然不足。今年,全球通脹穩步下行,主要央行貨币政策即将轉向,世界經濟增長前景趨于改善,但在需求不足、貿易低迷、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等因素的影響下,經濟增長動能依然不足。今年以來,聯合國和世界銀行下調了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則進行了上調,但總體來看,多數機構仍認為今年全球GDP增速将低于2023年。

世界石油需求增速放緩,一季度需求增長超預期。全球石油需求基本完成疫情後的修複,今年将回歸此前的趨勢性增長。在經濟增長放緩、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及新能源汽車替代加速等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緩,預計今年同比增長130萬桶/日。因美國經濟前景改善、化工用油需求增長、大量油輪繞行好望角導緻船運燃料需求增加,今年一季度(季節性需求淡季)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好于預期,估計同比增長約170萬桶/日。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将在二季度漸進走高,但在三季度(石油需求旺季)到來之前,需求端難以對油價形成有效拉動,而夏季(需求旺季)的需求表現也有待驗證。

從供應端來看,歐佩克+減産限制了石油供應增速,非歐佩克+産油國增産仍将帶動世界石油供應保持增長。

歐佩克+将自願減産延長至今年二季度末,其後期政策仍有不确定性。2月,歐佩克+受配額限制的18個産油國的原油總産量仍比配額高出42萬桶/日,這主要是因為阿聯酋、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仍未兌現減産承諾,這3個國家分别超産31萬桶/日、25萬桶/日、12萬桶/日。在3月初的會議上,歐佩克+宣布将目前自願減産延長至二季度末。長期的減産保價政策之下,歐佩克+市場佔有率不斷被非歐佩克+産油國侵蝕,各國減産執行效果大打折扣,增産意願亦不斷增強,進而大大增加歐佩克+後續産量政策的不确定性。

俄羅斯石油産量總體持穩,美國對俄制裁力度加大增強俄石油出口的不确定性。2月,俄羅斯原油産量環比小幅提高2萬桶/日,至942萬桶/日。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俄原油産量總體保持在940萬—950萬桶/日水準。3月,烏克蘭頻繁對俄羅斯煉廠發動襲擊,俄羅斯煉廠生産受到顯著影響。俄能源部表示,3月14日—20日,俄煉廠産量下降超過40萬桶/日。随着其國内煉油量下降,後期俄羅斯可能會兌現原油減産承諾,并在削減油品出口的同時增加原油出口。不過,此前美國加大對俄制裁力度,“拉黑”俄羅斯大型國有航運公司Sovcomflot及其旗下14艘原油油輪,可能對俄原油出口産生一定負面影響。

美國原油增産速度放緩,但仍是供應側最重要的增長來源。去年10月以來,美國石油在用鑽機數一直保持在500台左右的較低水準,原油生産商增産動力明顯不足。美國原油産量在去年底達到1330萬桶/日的周度峰值,此後一直未突破這一水準,最近幾周回落至1310萬桶/日。盡管産量增長放緩,但美國原油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應側的壓力,且仍将是今年世界石油供應增長的最重要來源。美國能源資訊署(EIA)預計,今年美國原油、凝析油産量将分别同比增長26萬桶/日、13萬桶/日。

從供需平衡來看,今年上半年世界石油市場基本面維持緊平衡,歐佩克+産量政策前景決定下半年基本面前景。

歐佩克+自願額外減産有效限制了供應增速,估計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世界石油市場基本面維持緊平衡。同時,目前全球石油庫存仍處在近年低位,基本面對油價總體有支撐。下半年,歐佩克+産量政策前景是影響基本面形勢的關鍵。若歐佩克+在下半年小幅增産,預計三季度(需求旺季)基本面尚無顯著壓力,但四季度市場供應過剩壓力将顯著加大。如果歐佩克+将目前減産延長至年底,那麼下半年世界石油市場将持續供小于求,尤其是三季度市場将面臨供應顯著緊張的局面。

地緣因素成油價上行主要動力

後續走勢不确定性較大

國際油價震蕩走高 展望後市 專家怎麼說?

金融方面,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降息大機率在下半年開啟。在3月的貨币政策會議上,美聯儲将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維持在5.25%—5.5%不變,依然保持在22年來最高。目前,多數市場人士預計,美聯儲降息視窗将在下半年才能打開,利率在一段時間内仍将保持高位。同時值得注意的是,3月21日,瑞士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市場人士預計,後續歐洲央行可能先于美聯儲降息,進而導緻美元被動走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利空油價。預計随着下半年美聯儲降息成為現實,流動性寬松及美元走弱預期才将給油價帶來提振。

地緣政治方面,地緣政治局勢複雜多變,仍可能給油價帶來超預期影響。今年以來,巴以沖突及紅海局勢持續給油價帶來支撐。3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表決通過一份要求立即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實作停火的決議草案。但随後,在卡達首都多哈參加加沙地帶停火協定談判的以色列代表團被政府召回,以色列認為此輪停火協定談判已陷入“死胡同”。這表明,巴以沖突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後期仍有再度更新的可能。俄烏方面,俄羅斯3月大選之際,烏克蘭加大對俄能源設施襲擊的力度。同時,莫斯科音樂廳遭遇恐怖襲擊,使得市場對俄烏局勢更新的擔憂加重,後續俄烏局勢演進亦有較大不确定性,進而可能再度給市場帶來重大幹擾。此外,今年是美國大選年,臨近年底的大選結果也可能成為油市的重要影響因素。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在能源、金融、貿易、軍事上的政策取向均有較大差異,尤其是如果特朗普當選,可能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加不利影響。

展望後市,石油需求增長不強,供應仍靠減産托底,地緣因素将是油價走強的主要動力,油價走勢不穩定不确定性仍較大。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石油需求增速放緩,需求端對油價并無強提振,但歐佩克+自願額外減産給油價帶來重要的基本面托底,巴以、紅海、俄烏等地緣局勢加劇對市場供應的擔憂,繼續給油價帶來重要的支撐,這也是推動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上漲的首要原因。短期來看,地緣局勢仍是影響油價的重要不确定因素,同時近期市場看漲預期普遍增強,在目前基本面偏緊的狀态下仍可能推動國際油價再創新高。

三季度,預計美聯儲大機率開啟降息、需求旺季到來等因素将繼續利好油價,但歐佩克+後續産量政策将決定基本面能否與金融因素一起對油價形成共同驅動。四季度,美國大選、歐佩克+産量政策将成為決定油價走勢的重要因素,市場仍需警惕需求旺季過後歐佩克+高額減産難以長期持續,以及全球政治經濟前景不确定性給油價帶來的回調風險。

國際油價震蕩走高 展望後市 專家怎麼說?

延伸閱讀

各方看油價

油價網 邁克爾·科恩:

在石油市場日益看漲的情況下,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确實有可能漲到90美元/桶。盡管石油需求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地緣政治風險、美元疲軟和歐佩克+減産推高了油價。

彭博社:

當歐佩克+的部長們即将評估全球石油市場時,他們将看到大量證據表明減産正在發揮作用。在經曆了年初的低迷之後,随着沙特阿拉伯及其盟國的石油供應減少以及需求的彈性,原油價格顯示出越來越多的複蘇迹象。

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今年以來已上漲約11%,最近穩定在85美元/桶上方。雖然這可能會削弱近期各國削減通脹的努力,打擊各國央行和消費者,但對沙特阿拉伯及其合作夥伴來說,這次漲勢支撐了重要的收入。

渣打銀行:

預計今年5月全球石油需求将創下1.0301億桶/日的曆史新高,6月将創下1.0362億桶/日的新紀錄,8月的需求更高,将達到1.0431億桶/日。石油市場緊縮将繼續推動油價上漲,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布倫特原油期貨平均價格為94美元/桶。

供應增長可能仍然受到限制,預計美國原油産量不會增長至顯著高于2023年11月的曆史高點1331.9萬桶/日的水準。

外彙資訊網站FXEmpire

市場分析師弗拉基米爾·澤爾諾夫:

随着交易商聚焦于近期石油供需形勢的改善,國際油價獲得了上漲動能。歐佩克+仍在維持減産,而中國和美國的石油需求預計将增長。

美國普萊斯期貨集團

進階市場分析師菲爾·弗林:

關于經濟衰退和歐佩克不能落實減産的說法被證明是錯誤的。随着供需的現實表現與悲觀的論調不一緻,今年年初市場上對油價的悲觀情緒看起來在消散。雖然地緣政治因素尚未導緻重大的石油供應中斷,但無疑增加了運輸成本和采購難度。

本文原載于2024年4月2日《中國石油報》7版,原标題為《國際油價震蕩走高 後續不确定性較大》

策劃:李小松 衛小溪

作者:霍麗君 李小松

編輯:楊子儀

責編:何麗

稽核:李向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