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李。買車回來以後,懂車的人和不懂車的人對待車子的差別是很明顯的,雖然大家都主要目的都是想讓車子更耐用,想對車更好,該保養的保養,該注意的也會很注意。但由于不懂車的人在一些常識性的問題上存在誤區,導緻看似對車好,實際上是在做毀車的事。毫不誇張的說,一輛車在懂車的人手裡和在不懂車的人手裡用,5年後差距就明顯了。
- 新車階段的差別
剛買車回來後,懂車的人和不懂車的人在關于車輛要不要磨合怎麼磨合就有不同的做法。懂車的人基本上不會太在意車輛的所謂的5000公裡磨合期,該怎麼用車就怎麼用車,該上高速就上高速,絲毫不忌諱。但在日常用車過程中,大家會牢記使用者手冊上官方關于新車磨合的幾個注意事項,避免自己犯錯。
并且懂車的人在提新車回來以後,是不會去買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車品裝到車上去的。新車到手後先買座椅套,然後再買方向盤、套中控台遮陽墊、中控台擺件、假尾翼假排氣管等等亂七八糟的一大堆東西。但是一些實用性的東西卻一樣沒買,4S店送的啥就用啥,整個車本來看起來挺好看的,結果一堆東西撞上去以後看起來像個四不像,非常土。他們根本不知道一旦撞車了,這些東西可能會間接要了你的命,甚至還有人不知道副駕駛的中控台上有個安全氣囊,把一些擺件就放在那個地方。
懂車的人絕對不會裝這些亂七八糟的,反而更注重4S店贈送的東西都品質,比如懂車的人一般拿到車以後會自己花錢給車窗貼更好的膜,因為更好的膜隔熱效果會更好,後期也不容易掉色。會自己花錢給底盤噴上品質更好的底盤漆,會選擇固定效果更好的腳墊而不是用4S店送的那種容易卡油門刹車燈塑膠腳墊。
- 保養的差別
我發現很多新手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覺得車子隻要去4S店保養就是最靠譜的,隻要勤換機油就能萬無一失,是以不懂車的人基本上不會出外面的修理店做保養,但是懂車的人卻基本不去4S店做保養。因為懂車的人知道,4S店的保養成本效益非常低,花更多的錢買的是服務而不是配件品質。并且正在機油的選擇上,懂車的人往往舍得花更多的錢去用品質更好更适合自己發動機的機油,不懂車的人就是哪個便宜給我用哪個,汽車又不是豆腐做的,沒那麼嬌貴用便宜的經濟實惠,用全合成機油的都是人傻錢多......結果車子開了5年以後,懂車的人都車依然油耗低好開動力強,你的車卻開起來軟綿綿的,油耗還非常大,差距非常的明顯。
此外,不懂車的人基本上也不會去質疑4S店用的機油到底是不是最适合自己的車,也不會懷疑4S店叫做的各種保養的合理性。就在昨天,我堂弟還說4S店叫他回去保養順便換火花塞,說火花塞用了幾萬公裡也該換了,不懂車的人就會毫不猶豫的換掉,但是懂車的人會先檢查過還能不能用再考慮換什麼品牌的。
- 用車的差別
真正懂車的人一打開油箱蓋就知道自己的車能用什麼标号的汽油,他們從來不會去糾結自己的車是92的車,到底能不能用95的汽油,去加油站加油時92的95的随便用,哪個友善就用哪個。反而是不懂車的人開着92的車去加油從來不敢用95的,遇到92的油正在卸油甯願換一個加油站也不敢用95的,甚至還有人說自己的車用了95的油以後,發動機被搞壞了,感覺發動機不一樣了......這類人最喜歡白嫖加油站的自動洗車,然後回來還抱怨自己車子的車漆沒有經常洗,才導緻車漆提前老化發黃變得暗淡無光......
并且,不懂車的人開車存在要麼就是不熱車,要麼就是過分熱車的行為。很多人早上啟動以後在原地等個半個小時或者是等轉速低于1000以下才走,這都是過分熱車的行為。實際上原地熱車就是幾十秒的事,轉速低沒低于1000無所謂,悠着點開邊開邊熱對車更好。
總的來說,懂車的人和不懂車的人在用車養車方面真的存在很大的不同,上面我跟大家分享的這些内容看似随意,實際上全都是我這些年用車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幹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