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裆走下弧 裆走後弧

作者:真知趣

裆走下弧 裆走後弧

  裆部在重心轉換中的運作路線不可忽視,裆走下弧和裆走後弧是指重心從一腿移到另一腿,身體上下、左右的變化。

  首先我用一口大鍋來做形象比喻:

  鍋沿比如裆走後弧;鍋底比如裆走下弧。

  一、裆走後弧

  指身法左右旋轉,後弧明顯;

  裆按鍋沿走後弧平移,也叫∞字裆。

  裆走後弧有利于動作圓滑連貫,也有利于引化外來的沖擊力。

  走後弧腳的力點從大腳趾到小腳趾,然後到腳跟,一蹬即轉到另一腳 上,完成裆走後弧的全過程。

  例如:金剛搗碓:

  走肩靠然後走肘動作,即裆走後弧。

裆走下弧 裆走後弧

  二、裆走下弧

  指身法上下起伏,下弧動作明顯;

  裆按鍋底走下弧,也叫鍋底裆。

  裆走下弧,(在倒重心時一定要松胯、塌腰會陰部向下一沉)在拳架較低的前提下,再加上這種裆走下弧的要求,其運動強度大、難度大、很吃功夫,無論對練功還是健身都有極大好處。

  但走下弧時,注意不要忽高忽低,同時要注意,移動重心時先松一下,不要硬擠過去。

  例如:金剛搗碓:

  裆走下弧倒重心掤。

  三、裆走下弧或後弧結合起來,更利于塌腰、合腹、開胯、胸腰折疊和腿功的運用,就更能顯示陳式太極拳的圓滑及剛柔相濟等特點。

  總的來說,裆的兩種移動路線相結合,借助腿的蹬力、雙手與腰胯結合,此時如果發力就會更加威猛。

 走下弧線,像鐘擺、像波浪、像蕩秋千,先蕩下去,再蕩上來。裆走下弧,有利于意氣向下松沉,而向下松沉是貫徹“地心為第三主宰”的拳論,是借地心引力行拳之法。松沉勁是太極拳的萬勁之源、萬法之根,是體松心靜、動作輕靈、蓄勁發勁、健體養生以及用意不用力之必需。 裆是左右兩胯合成的上拱形内弧。裆的核心穴位叫會陰。向左右,會陰穴連結着兩胯的恥骨下支,掌管着兩胯的開合。向下,會陰穴是下肢意氣進出丹田的通道。向上,會陰穴經尾闾通達脊柱,是人身督脈的起點;經丹田通達命門,具有輔助腰脊發揮主宰功能的作用;經過體内通達頭頂百會穴,以提頂吊裆的形式貫通上下,維持立身中正。裆走下弧移重心,絕不是裆的局部動作,而是配合全身開合交替、虛實交換的整體運動。

裆走下弧線移動到兩腳正中間時,也剛好走到了下弧線的最低點。此點之先裆所走的是下坡路,稱之為先半弧;頂點之後裆所走的是上坡路,稱之為後半弧。裆走不同弧段時對身體各部位地牽拉是不一樣的,各部位也應随之做不同配合。

腿腳:裆走前半弧時,實腳側應按腳、膝、胯的順序放松;盡管實腳是向下松踏,但地氣是自腳底湧泉穴向上,沿腿升到腰裆一段。裆走後半弧時,腰裆之氣沿另一側胯、腿沉到新的實腳之下地中。腿腳是人體與大地交換能量的通道,通過氣升氣降變換腿腳的虛實,是有意識将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引入體内并推動行拳的基本方法。

  肩臂:裆走先半弧時以向下松沉為主,肩似挂在頸椎上, 臂似挂在肩上,肩臂随同兩肋皮肉向下松垂,能感受到它們的重量。裆走後半弧時,兩肩松沉虛腋撐開,順肩送臂,伸臂送手,節節伸開。

  裆胯:裆走先半弧時,會陰穴向下放松平展,一能帶動上體向下放松;二能迎接腳下升來之氣進入丹田;三能松開兩側恥骨下支,使兩側大腿根像鳥展翅似的撐開中微有上騰之意,以助地氣上升。裆走後半弧時,會陰穴向上收縮,一是送别向下的兩腿意氣;二是推動裆勁上升,經體内直通頭頂,與向上伸脊一起,推動向上伸腰、拔背、伸臂、豎頸、頂頭;三是牽扯動兩側恥骨下支向内收合,是兩胯外側的股骨頂部位像鳥收翅似的内收下落,以助腰以下氣向下行。 會陰穴的下松與上收, 是移重心時裆走下弧的基本标志。 會陰升降, 與脊柱的意氣走向是一緻的, 與胯、腿、腳的意氣走向是相反的。會陰穴的調整,具有輔助丹田運氣和腰脊伸縮的内涵深意。

裆走下弧 裆走後弧

  脊柱:包括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等一長條,是人體的大梁和中樞。裆走先半弧時,脊柱要整體放松,大椎以下一節一節地向下松垂,松到尾骨,通到會陰,與會陰向下放松相一緻。脊柱松垂得好時,像是大椎穴提着的一串珠鍊下端斷線,粒粒珍珠魚貫而落。裆走後半弧時,随着會陰向上收縮,脊柱從尾骨開始,一節頂一節地向上撐頂,頂到腰時伸腰,頂到背時拔背、順肩,頂到頸時豎頸、頂頭。椎骨的下一節頂了上一節之後,立即複歸下沉。特别是尾骨與骶骨,更要如此,稍向腰頂,應立即回複下沉狀态,以其向下沉墜的反作用力,支援腰以上各節繼續節節向上伸延,使整條脊柱上下對拔拉長。脊骨節節上頂的感覺,像毛毛蟲向上爬,像管中水向上湧,如伴有轉身動作時,還像蛇上樹,或像向上擰螺絲。

  腰腹:以命門穴為代表的腰與稱為丹田的整個小腹是陰陽對應關系,是圍繞之間的一個“中”反向互動、相輔相成的關系。裆走先半弧時,命門後撐下坐,尾骨随斂臀前收,小腹似被向上松松托起。裆走後半弧時,命門穴向上撐頂,小腹向下松沉。

  裆走下弧移重心,對全身的牽動是無微不至的。但細微之處太多,必須在長期修煉中輪流側重,慢慢地找感覺,不可能每個動作或每次練拳全都顧及得到。況且細微處變化豐富,不同動作、不同人,甚至同一個人不同的練拳階段,對同一個部位的體驗可能同中有異。這就要求不厭細膩,又不迷失于細微末節之處。應當把諸多的細膩微妙之處統一于一個大的方向、綱領之中,把複雜簡單化。如在裆走下弧移重心的過程中,把身體各部的配合,統一在一縮一伸這個簡單的動作之中。

“一縮”,是指裆走先半弧時,腳、腿、胯接來下面大地之氣上送,手、頭、身接來上面天空之氣下送,天地精華之氣相向相合于腰裆一段,腰身及四肢随之向腰裆松收。

“一伸”,是指裆走後半弧時,腰以上氣向上行送入天空,腰以下氣向下行送入地下;上頂頭,下蹬腳,逆向對拉,腰身及四肢随之伸展放長。一縮一伸是太極拳運動之大要,是内感外動的整體形象,涵蓋了勁力的一蓄一發,神情的一卷一舒,韻律的一抑一揚,意氣的一鼓一蕩。全身一切大小粗細之處,無不被納入這一縮一伸的大潮流之中。細察這整體的一縮一伸運作規律,都是對稱互動,互借反作用力;都是溝通天地,天地人合拍的運動。一縮一伸的動力來源,主要不在本身,而在天地,其中又特别明顯的在地。凡向下行者,主要是利用自身重量,借着地心引力下行;凡向上行者,主要是利用自身輕量,借着地面反作用力上行。借力而行,是太極拳的運動原則。

  練拳體會這一縮一伸的趣味是,常想起蕩秋千的感覺。蕩秋千時,兩手分别握住左右兩側的粗繩,兩腳踏住粗繩吊着的踏闆上。每當從高處向下蕩時,上身向下放松,兩腿微微屈蹲,就像練拳移重心裆走先半弧時全身一縮,讓腰裆帶着身體意氣雄鷹俯沖般向下滑行,就是憑着自身重量向下墜落,主動接受地心對自身的吸引力。

每當從低點向高處蕩時,腳向下蹬,身向上伸,兩臂撐開,像練拳移重心裆走後半弧時的全身一伸,讓腰裆送身體意氣雄鷹仰起般順勢向上升騰,就是憑借自身輕量,主動接受地面(秋千踏闆)反作用對自身的托舉力。蕩秋千時隻有兩根軟繩吊着,其他再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着力點和推動力,卻能越蕩越高,就是靠身體一縮一伸地變換虛實,以便更有效地借助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而運動。練拳移重心時裆走下弧,雖然蕩動的幅度更小,下弧更淺,又沒有明顯的重心起伏,但内氣一升一降、腰脊一縮一伸、裆骶一悠一蕩的感覺與蕩秋千相似;運作動力也一樣,都是用重量不用力量,用地力不用體力,用意氣不用力氣地運動。

  太極拳與人交手時主張舍己從人,随人而動,在不丢不頂、沾連粘随的運動中“聽”人之力,合人之力,進而借人之力。自己行拳練架也一樣,應當舍己從地,“聽”地力、随地力、合地力、借地力。借地心引力而動就是借自身重量而動,借地面反作用力而動就是借自身輕量而動,借地力行拳就是借自身的重量和輕量行拳,就是王壯弘先生所倡導的“用重量不用力量”。移動重心時之是以要裆下走弧,就是為了更好地舍己從地,借地之力,借自身重量(輕量)而運動。

  舍己:就是要舍去自己的主觀願望,不要自作主張;舍去自己的肌體力量,全面徹底地放松身心。從地,就是要有意識地感受地力,順從地力。行拳時常念“地心為第三之主宰”,“足掌為第三之賓輔”,用地力不用體力,用重量不用力量,用意氣不用力氣。凡欲沉時,順着地心引力(自身重量)向下沉;凡欲起時,順着地面反作用力(自身輕量)向上起。不要與地力鬧别扭。如果移重心時裆走上弧線,就如人交手時犯了丢扁頂抗的錯誤;如果移重心時裆走平直路線,也是忽視地力存在的表現,這兩種動法之是以錯誤,都是與地力鬧了别扭。

隻有用裆走下弧的方式移動重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放松,達到舍己從地,與地沾連粘随的融合程度。舍己是為了從地,從地是為了借力。舍己、從地、借力,就是與天相合,與地一體,融于自然。因與天地和諧相處而體内和諧旺盛,因體外體内和諧共榮而百益自生。舍己、從地、借力,就是必須放松。隻有放松,才能靈敏知覺,準确感受到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的存在;隻有放松,才能靈活肢體,順暢如水地跟着地力走。

  放松:一要有序,二要有效。有序,就是按着點、線、面、體的順序走,節節貫串地逐漸放松。點,就是放松的起點。正确的放松起點像電器開關,像水流閘門。起點一松,相關部位就會随之動起來。線,就是起點的松意向什麼方向走,通過怎樣的一條路線。松意從一點開始,順線、經面、到體,布滿全身。有效,就是要松出虛實分明來,松出内意外形的流動感來。在太極拳中,虛實的基本特征就是輕和沉,分虛實的基本方法就是一邊或一處向下放松,即“偏沉”。要沉出重量感來。這邊偏沉,與之對應的另一邊必然是偏輕。偏沉偏輕,就是虛實分明。偏沉(偏輕)處在體内不停移動,就産生流動感。

  裆走下弧移重心時的各處流動感,包括裆沿下弧線的流動,意氣在兩腿之間、腰脊之間、手臂之間的流動,以及由此而帶動的肢體動作,都是有序、有效放松而松出來的;都是舍己從地、一縮一伸的結果;都是通過分虛實,将垂直向下的地心引力和垂直向上的地面反作用力進行分解,将垂直的合力分解為各個方向的分力,使意氣和形體能根據拳勢需要的方向而運動的結果。地力對人體的作用本來是單調的、死闆的,但可以通過一氣伸縮之法連續不斷地分虛實,連續不斷地将地球對人體的影響力激活,并用來引動以裆走下弧的形式移動重心,變化出豐富多彩的拳勢動作來。地力所反映的自身重量和輕量,人人都有,随時可取,是最友善、最經濟、最強大的行拳動力,若視而不見,棄之不用,實在可惜。

裆走下弧 裆走後弧

  太極拳愛好者都知道學習太極拳必需先練太極十三勢。而什麼是太極十三勢?

太極十三勢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怎樣練習太極十三勢?這是目前《邯鄲太極網》信箱中收到比較為集中的問題。

有人說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為太極十三勢;有人将太極拳名稱順序分成十三段,名曰太極十三勢;而有人就更直接的将太極拳名稱順序表拿出來說,這就是太極十三勢;

楊式太極拳定型拳架名曰八五式太極拳,或稱85式太極拳,取意八五得十三,亦名太極十三勢。不管怎麼說,這隻是證明太極十三勢在太極拳五大流派中是共同存在的,太極十三勢中的十二勢在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是完全相同的,隻有“裆”的這一勢的要求互相有所不同,但它們的運作軌迹卻相同。

太極十三勢是一個龐大的課題,一篇論文是無論如何也闡述不清的,是以本文隻對太極拳五大流派中有不同點的“裆”做一探讨。

  《楊祿禅太極拳拳譜》中指出:“丹田就是太極,練丹田就是練太極,是以斯拳以練丹田為必要事”。“裆為會陰,會陰為丹田之府”。這就充分的說明了“裆”在太極拳中的重要性。隻知道它的重要性還不行,要知道“裆”在練太極拳時的具體要求和運作軌迹才能在實際中練習與運用。

  “裆”有“前裆”和“後裆”之分,“前裆”又有“左裆”和“右裆”之别。“會陰穴”前為“前裆”,“會陰穴”後為“後裆”,“前裆”的左側為“左裆”,“前裆”的右側為“右裆”。

  有人說:“‘裆’在太極拳中的運作軌迹就是‘吊裆’,‘吊裆’就是提‘會陰’或提‘肛’”。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如果将“會陰”或“肛”上提,還怎樣做到“氣沉丹田”呢?

  我們先從太極拳五大流派各自對“裆”的具體要求。陳式太極拳大架對“裆部”的要求是“翻裆”和“開裆”;陳式太極拳小架對“裆部”的要求是“翻裆”和“合裆 ”;楊式太極拳對“裆部”則要求“吊裆”和“圓裆”;吳式太極拳是從楊式太極拳演化而成,它對“裆部”的要求與楊式太極拳相同;武式太極拳對“裆部”則要求“吊裆”和“裹裆”;孫式太極拳是從武式太極拳演化而成,它對“裆部”的要求與武式太極拳相同。盡管太極拳的五大流派對“裆部”有四種不同的要求,但它們的運作軌迹卻是相同的。

  陳式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對太極拳“裆部”的運作軌迹有3大忌,1是不能“搖裆”,2是不能“涮裆”,3是不能“翹裆”。所謂“搖裆”是在“裆”的運作過程中不能走成“S”型,使裆扭來扭去;所謂“涮裆”是在“裆”的運作過程中不能走成“U”型,兩端高,中間低;所謂 “翹裆”是在“裆”的運作過程中不能像翹翹闆一樣,一頭高,一頭低。陳式太極拳對“裆部”的運作軌迹要求是平行運動,走後弧。

  楊式、武式太極拳發祥地永年老城對太極拳“裆部”的運作軌迹形象的比喻為“靠牆根”、“坐闆凳”、“磨缸沿”。所謂“靠牆根”是在“裆”的運作過程中身體不要扭來扭去;所謂“坐闆凳”是指在“裆”運作過程中不能忽高忽低,像坐在長條闆凳上來回平行移動;所謂“磨缸沿”是指在“裆”運作過程中要走弧度,像轉“缸沿”的弧度一樣,不能走直線。

不管是陳家溝的不能“搖裆”、“涮裆”、“翹裆”還是永年老城的要做到“靠牆根”、“坐闆凳”、“磨缸沿”,總而言之,都是要求“裆”在運作過程中要保持平行,走後弧。“裆”是太極拳十三勢中其中的一勢。“裆”部的運作軌迹,在太極拳練習和運用中占據着及其重要的位置,簡而言之,不懂“裆”部的運作軌迹,就不懂的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