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死亡教育,你會如何跟孩子聊死亡這件事情?

死亡教育,你會如何跟孩子聊死亡這件事情?

死亡教育,你會如何跟孩子聊死亡這件事情?

◎ 

有位媽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5歲孩子最近的趣事:

忘記哪一天了,孩子突然問我:“媽媽,我們都會死嗎?”當時我沒怎麼在意,隻回了句“小孩子家家的,不要說這些。趕緊去把你的玩具收了”。

然後他最近就一直跟我說“媽媽,我好害怕呀。”,我問他害怕什麼,他說“想到爸爸媽媽會死,我也會死,就覺得好害怕。”

我跟他說了,爸媽還年輕,還可以活很長時間呢,你還這麼小,有啥好怕的。

但孩子心裡很在意這個事情,有一天接他放學時,老師反映說孩子在學校也跑去問老師關于死的問題,問老師是不是也會死啊?

自己要是死了會怎麼樣啊?我實在是不知道孩子怎麼想到死這個事情的呢?是不是隻是小孩子一時興起,不理他會不會好點呢?

明明是朝氣蓬勃的小孩子,為什麼會對死亡感興趣呢?明明應該是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幻想的年紀,卻開始考慮起自己的死亡?

對于孩子關于死亡的各種想法,這位媽媽難以了解,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其實,孩子出現這些類似的迹象,家長們或許可以考慮開始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你會如何跟孩子聊死亡這件事情?

死亡,在傳統文化中向來是忌諱的話題,我們認為它太過于沉重和負面了,

是以向來很少直接說一個人死了,死掉,而是用一些委婉一點的詞去形容,像是“仙逝”、“走了”,如果是跟小孩子形容,還會用浪漫的說法,例如“去了天上變成了星星”。

生活中,還會盡量避免與死諧音的情況出現。

有一次去朋友家,發現他們小區電梯沒有4、14、24的按鍵,一問,原來是“4”與“死”諧音,是以改成了“3A”、“13A”、“23A”。

這樣一種對“死亡”諱莫如深的态度,實際上來自于我們集體無意識中的死亡恐懼,這些行為現象,是我們自己對死亡恐懼的投射。

是以當小孩子很直白地說出“死”這個事情時,我們總會選擇逃避。

就像那位媽媽一開始做的那樣,轉移話題,讓孩子的注意力放到别的東西上。

但大人這種閉口不談的态度,明顯在小孩心中對“死亡”蒙上了一層面紗,讓小孩子更加好奇死亡究竟是什麼東西,會讓無所不能的大人們不願意提及,于是小小年紀腦袋裡裝的都是與死亡相關的事情。

而與其說是害怕死亡,更多地是對“死亡”帶來的未知感産生恐懼,這份未知是連自己的爸爸媽媽老師們都不能解答的,這對小孩子小小的世界産生了極大的動搖。

死亡教育,你會如何跟孩子聊死亡這件事情?

◎ 

心理學家Maria Nagy提出兒童死亡觀理論:

3歲前 我們對于死亡沒有概念,無法将死亡和悲傷情緒聯系在一起;

3歲-5歲 我們覺得死亡就像出去旅遊,那些人隻是暫時離開,對死亡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會詢問身邊的大人。如果大人們用搪塞過去或怪我們不懂事、或用各種故事美化死亡的話,可能會讓我們對于死亡的認識變得有點混亂了解;

6歲-9歲 開始從實際生活中逐漸意識到了死亡就是人的終結,但是在我們的認知裡會認為老人會死,但我們自己不會死,覺得自己離死亡還很遠;

10-15歲 知道了死亡的真相,但是并不能了解死亡的意義。如果成長過程中缺乏“死亡教育”,我們可能會“蔑視死亡”,或是停留在兒時的觀念裡“妖魔化”死亡。

我們可以看到,在兒童的死亡觀念形成過程中,其實是需要家長适時進行引導的。

心理學家歐文亞隆說,死亡是人生的背景音樂,死亡焦慮是一種永久的心理負擔。

在孩子第一次感受到死亡,對死亡産生好奇心時,可能便是孩子感覺到了心中的死亡焦慮。

如果大人們在這時候不去回避死亡,可以很自然地去跟孩子談“死亡”,讓那份未知變得不那麼可怕,也讓孩子知道生命有限,需要珍惜。

正如法國作家蒙田所說的“誰教會人死亡,誰就教會人生活”。

當我們不再避諱死亡,或許才能懂得生命的意義。

死亡教育,你會如何跟孩子聊死亡這件事情?

兒童文學經典《小毛驢與我》,與一般充滿美好意象的童書不同,這本書中“死亡”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會描寫心地善良的獸醫時常望向老墳場,呢喃地說“我的小女兒呀,我那可憐的小女兒”;

會直面描寫一位小女孩的死亡,用“順流而下”來形容生命即将迎來結束;

甚至連書中的重要主角之一,深受大家喜愛的小毛驢普兒在結尾時也因為不小心吃了草叢中有毒的野果,中毒死掉了。

死亡的陰影随時會投在這本書中,作者在書中把死亡正兒八經寫進來,将書中人物在死亡之中所經曆的種種的讓人難過的情景細緻地描繪出來;

死亡教育,你會如何跟孩子聊死亡這件事情?

同時,也描繪了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深刻的感情,這份感情不會随着“死亡”而消逝,也不會因為“死亡”而被人遺忘在角落中。

而這或許是家長們可以告訴孩子的,死亡必然發生,但我們知道我們之間的情感聯結依然存在,我們可以時時活在他人心中。

是以,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活着,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去與人建立關系,去愛别人,如何去創造我們生命的價值,去找到生命的意義。

“死亡教育”,不僅要說“死亡”,更要說“活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