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作者:瀚霖學史

2014年7月的某一天,麻栗坡烈士陵園傳來了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

視訊加載中...

一位留着短發,身穿碎花長袖上衣的女人趴在被曬得滾燙的地面上,哭得直不起身,她的面前是一個墓碑,上書“王長獻烈士之墓”。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王長獻,昆明軍區14軍41師的一名戰士,于1984年5月15日犧牲在越南前線,年僅22歲。

那時候,他才剛剛結婚,而他的妻子,就是此刻正失聲痛哭的女人——謝玉花。

謝玉花和王長獻隻做了三天夫妻,王長獻犧牲後,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因為太窮,拿不出去雲南的路費,這場見面推遲了三十年。

烈日炎炎,謝玉花哭得嗓子都啞了,誰來勸她都不肯起來,此刻的她,隻想倚靠在丈夫身上,将三十年的委屈和辛苦全部哭出來……

生死相隔:從天堂掉入地獄

謝玉花是平頂山葉縣仙台鎮人,22歲的時候嫁給了王長獻。

王家的條件實在算不上好,謝玉花的公婆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幾乎沒有收入,就靠幾畝薄田養家糊口。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圖檔來源網絡

謝玉花的丈夫有五個兄弟姐妹,老大的性格老實木讷,身患疾病,三十多歲了還在打光棍,家中貧困,老二也拿不出娶媳婦的錢,隻好入贅到女方家裡,當上門女婿。

剩下兩個孩子,一個是19歲的妹妹,一個是16歲的弟弟,弟弟還在上學,姐弟倆根本扛不住事兒。

是以,排行老三,在部隊裡當兵的王長獻,就成了家裡最大的希望。

這樣的家庭,怎麼看都是一個天坑,但謝玉花還是一頭紮了進去,在她看來,結婚不是去過快活日子的,而是和所愛之人攜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1984年5月,謝玉花和王長獻結為夫妻,新婚之夜,她依偎在丈夫身側,心中滿是甜蜜。

明明暗暗的燭火中,謝玉花滿懷希望,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關于未來的打算。

丈夫在前線保家衛國,她就在大後方辛勤勞作,讓全家人都能過上好日子,要給大哥找個老婆,要繼續攢錢供小叔子讀書,還要給小姑子說一門好親事。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圖檔來源網絡

雖然生活很苦,但隻要夫妻齊心,不怕苦不怕累,日子總會越過越好的,此時的謝玉花,完全沉浸在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裡,殊不知,一個意外即将到來。

新婚第三天,正在休假的王長獻收到了部隊急電:有任務,速歸。

王長獻迅速整理行裝,謝玉花站在一旁,非常舍不得,她的目光緊緊追随着丈夫進進出出的身影,像是要把這個人的一切都深深地刻在心裡。

相聚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當王長獻背上行囊,告别家人時,謝玉花想也不想地就跟了上去。

她挽着丈夫的胳膊,送了一程又一程,分别時,即将說出口的千言萬語,都被她壓縮成了一句話:“我等你回來!”

偉岸的身影越走越遠,謝玉花站在原地癡癡地望着,久久不願回去,路邊的野花開得燦爛茂盛,在春風的吹拂下微微彎腰,為英雄送行。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謝玉花

沒有人知道,這會是一場訣别。

1984年5月15日,王長獻在八裡河東山戰役中壯烈犧牲,年僅22歲。

接到部隊的通知時,謝玉花有了不祥的預感,她心急火燎地趕過去,從士兵手中接過一個包裹和一張紙,包裹裡是王長獻的遺物,那張紙則是陣亡通知書。

謝玉花拿着陣亡通知書,心髒像是被一隻大手緊緊攥住,疼得她喘不過氣,她走進部隊為她安排的房間,關上門,癱坐在床上,望着虛空發呆。

很奇怪,明明心中悲痛萬分,她卻一滴眼淚也哭不出來。

王長獻走了,謝玉花的天也塌了,沒有王長獻的生活和未來,又有什麼意義呢?不如不要!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想到這裡,謝玉花做了一個決定,她以失眠為借口,去衛生員那裡拿安眠藥,攢到一定數量後就全部吞下。

她太想念王長獻了,哪怕是碧落黃泉,她也要跟着去!

謝玉花忍着嘔吐的欲望,将安眠藥吞下,朦胧中,她仿佛又看到了逝去的丈夫,他溫和地笑着,仿佛從未離開過。

謝玉花昏迷後,負責照顧她的戰士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勁,推開門,便看見謝玉花躺在床上,生死不知。

經過一番搶救,謝玉花活下來了,部隊上司得知此事,匆匆趕來探望,看着臉色灰白的謝玉花,上司擦了擦被淚水沾濕的臉頰,掏出一封遺書。

遺書是王長獻上戰場前寫的,他知道自己此去九死一生,為了保家衛國,死沒什麼好怕的,他怕的是他走了之後,一大家子人活不下去。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王長獻和戰友

信中,王長獻表達了他對家人的牽挂和對妻子的愧疚不舍,他希望,自己走後,妻子能代替他照顧家人,盡一份孝道。

謝玉花早已泣不成聲,滾燙的熱淚砸在遺書上,暈開一團團水迹,手中的遺書,在此刻重達千鈞。

上司說:“你留下來吧,給你安排個工作。”

謝玉花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她将自己關在房間裡,兩天不眠不休,最終做出了一個選擇。

“長獻為國盡忠,我要回去,替他把這個家撐起來!”謝玉花對上司說。

她沒有讓部隊給她安排工作,也沒有麻煩當地政府,提出各種要求,而是抱着丈夫的遺物和遺書,回到了他們的家。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屋裡的大紅喜字還沒有褪色,初為人夫的王長獻,卻和新婚妻子陰陽相隔,屬于他的戰鬥結束了,但屬于謝玉花的萬裡征程,才剛剛開始……

改嫁大伯哥:你為國盡忠,我為你盡孝

王長獻犧牲後,他的父母經受不住打擊,一病不起,一家人病的病,老的老,小的小,生活無以為繼,眼看就要分崩離析。

這時候,謝玉花完全可以改嫁,脫離這個“泥潭”,這種情況,也不會有人說什麼,但她沒有,她不僅沒有,還心甘情願地留下來,撐起這個支離破碎的家。

為了名正言順地留在王家,謝玉花嫁給了王長獻的大哥王紹,以長媳長嫂的身份,伺候公婆,照顧弟妹。

兩人成婚當天,王長獻的父母老淚縱橫,跪在謝玉花面前,哭着說:“孩子啊,你救了我們全家!”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謝玉花緊緊握住公婆的手,泣不成聲。

說起來,她和王長獻滿打滿算隻做了三天的夫妻,可她居然會為了短短三天的情意,将王長獻的家庭當成她一生的責任。

這是怎樣一份感天動地的深情?又是怎樣一份無私忘我的大義?說不清楚,也沒有任何語言能表達出來。

從這之後,謝玉花就開始了她忙得昏天黑地的生活,每天天不亮,她就要起床做飯、洗衣,熬豬食,将豬喂飽後,她就叫上小姑子去地裡幹活。

因王紹有病在身,不能勞累,是以家裡的活兒,田裡的活兒,都是謝玉花和小姑子在做。

後來,公婆去世,小姑子也出嫁了,養家重擔就壓在了謝玉花一人身上。

謝玉花起早貪黑,拼了命地種田,養豬,她在外面埋頭苦幹,丈夫就在家帶兩個孩子,日子辛苦,卻也能過得下去。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謝玉花日夜操勞的時候,家中傳來噩耗:王長獻的弟弟得了肝炎。

謝玉花眼前一黑,家中貧困,連吃飯都困難,哪有錢治病?可是,不治的話,就讓小叔子這麼病下去嗎?亡夫為國捐軀,屍骨未寒,自己如何對得起他?

謝玉花咬咬牙,去血站賣血湊錢為小叔子治病,總算把小叔子治好了。

後來,家中的豬都出欄了,謝玉花将豬賣掉,手頭寬裕了一點,拿着辛苦攢下的積蓄,謝玉花給小叔子辦了一場體面的婚禮,總算對亡夫有了交代。

小姑子和小叔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兩個兒子也成家立業,謝玉花松了一口氣,幾十年如一日的操勞,讓她看起來比同齡人要老很多。

本以為,年老的謝玉花可以“功成身退”,過上頤養天年,含饴弄孫的生活,但命運又和她開了個玩笑。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大兒子結婚後不久,兒媳婦嫌家裡太窮,日子沒有盼頭,就撇下年僅十個月的孩子,一走了之。

老婆跑了,大兒子也心灰意冷,遠走他鄉,長年不歸。

兒子的離去,徹底擊垮了謝玉花。很多個夜晚,她都枯坐在屋前,朝南方哭喊着:“長獻!你幫幫我啊!我快要撐不住了!我實在是太累了!”

撐不住,也要撐下去,等天邊泛起魚肚白,謝玉花,還是那個堅強的謝玉花。

撫養孫女,照顧卧病在床的丈夫,謝玉花像個陀螺,一刻不停地圍着這個家庭轉,這些年,她隻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允許自己休息片刻,懷念一下逝去的王長獻。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王長獻的生命定格在了22歲,永遠是青春年少的模樣,可是謝玉花已經老了。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老了,對一些人或事物就有了執念,随着年紀漸大,謝玉花對王長獻的思念越發濃烈。

她知道亡夫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園,有無數次,她都想着去見他一面,哪怕是隔着冰冷的墓碑,遠遠看一眼也是好的。

可是,謝玉花每一次都被現實打倒:她沒有錢,拿不出去雲南的路費。

轉機出現在2014年,這一年,王長獻連隊原指導員李玉昌和夫人高鵬純來到河南,專程看望謝玉花。

見到亡夫昔日的戰友,謝玉花嚎啕大哭,最後,在李玉昌和夫人的精心安排下,謝玉花得償所願,帶着孫女去麻栗坡祭奠亡夫。

時隔三十年,謝玉花終于見到了心心念念的人,她整個身子都撲倒在墓碑前,像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樣,失聲痛哭,一邊哭,一邊訴說着自己的辛苦和委屈。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長獻啊!你跟我一起回去吧!”撕心裂肺的哭聲,讓在場的人都紅了眼眶。

高鵬純女士感慨萬分:“讓她哭吧!她被壓抑了很久,三十年了!讓她盡情地哭一哭,心裡會好受些!”

哭完了,謝玉花小心翼翼地從兜裡捧出一抔土,這是她出發前,特意從家門口挖的。

謝玉花将土灑在王長獻的墓上,哭着說:“長獻啊!我給你帶來家鄉的土!”

王長獻魂斷異國,長眠異鄉,一抔家鄉的土,是一份指引,也是一份圓滿,山水迢迢,希望英魂不要忘記回家的路。

從麻栗坡烈士陵園離開後,謝玉花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她不知道的是,她在烈士陵園痛哭的照片,被一名重返老山戰場的老兵拍到了。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老兵得知謝玉花的故事後非常感動,特意為她寫了一篇文章,文章發表後,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這位無私奉獻,為烈士盡孝的女子,得到了無數人的贊美和幫助。

2017年,平頂山民政局經過一番調查核實,決定為謝玉花辦理烈士遺屬定期撫恤補助手續,并為其換發了新的烈士證明書。

在這之前,享受烈屬定期撫恤待遇的一直是謝玉花的公婆,但特事特辦,考慮到謝玉花的情況,民政局多次請示上級,最終将撫恤待遇給了謝玉花從,2017年6月開始,謝玉花就可以領取烈屬定期撫恤補助金了。

7月14日,民政局從業人員将新的烈士證明書送到了謝玉花手中,謝玉花的家門口,還挂上了烈屬光榮牌。

“您有什麼困難和要求,盡管提出來,我們盡全力解決。”從業人員說。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謝玉花愛不釋手地撫摸着烈士證明書,搖搖頭:“真的很感謝政府,感謝你們,你們對我照顧得夠多了,我很知足。”

三十多年的堅守,在最困難的時候,謝玉花都沒有向政府求助,現在自然也不會,在她看來,生活困難隻是暫時的,她有手有腳,還怕活不下去嗎?

王長獻為國捐軀,是王家的榮耀,她不能拿着烈士的鮮血向政府提要求,換取物質的東西。

善良無私,勤勞勇敢,不給國家添麻煩,也不依靠任何人,像石頭縫裡的小草一樣,堅韌地生活下去,這就是謝玉花樸素的價值觀。

我們常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在生活的苦難面前,有很多夫妻都勞燕分飛,這沒什麼好指責的,但正因為這樣,謝玉花的堅守才顯得寶貴而偉大。

新婚丈夫犧牲,她為撐起家嫁給大伯哥,30年後在墳前痛哭:我好苦

當一個人,違背趨利避害的本能,選擇了一條荊棘叢生的貧困道路,就注定了她比别人高尚,謝玉花就是如此。

最後,借用謝玉花祭奠王長獻時,現場一位紅衣女士說過的一句話:“長獻啊,如果你還有良心,就和玉花過好下輩子吧。”

下輩子,一定要好好愛她,好好守着她,給她一個美滿幸福的家。

參考文獻:

1. 平頂山民政-你為國盡忠、我替你盡孝——記好軍嫂謝玉花

2. 來自彩雲之南-軍嫂謝玉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