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花園打造太有創意了!
肖浩
院子,可能是很多人最終的歸宿。那麼這個歸宿從何時開始比較好呢?我想從三十幾歲開始。這個事情還要從八年前說起。
我從2015年開始種花,那個時候26歲,有一個幾平方米大的東北向陽台,光照不足,通風不夠,各種植物徒長、開花少、病蟲害多(圖1)。
圖1
這樣持續了兩年時間,我就把植物搬到了公共樓頂。住在16樓,公共樓頂在26樓,最辛苦的是夏天澆水,每天要左右手各提一桶水,足足80斤,來回三趟,出汗到快要虛脫。
這個公共樓頂,有着奇葩的構造,四周和中間都有好幾米的高牆,還有多個煙道以至于光照和通風并不是很好,一到飯點還有濃重的油煙味,加上種的植物以月季居多,雖然時常打藥預防,但是各種病蟲害從未斷過。
頂樓的鄰居擔心我在樓頂種花引起漏水,時不時找我嘀咕;還有偷花的、偷盆的、偷修枝剪或噴水壺等各種工具的,甚至有人直接把整盆花抱走的;有人投訴到物業那裡,物業張貼限期清理通知,我就搬到一樓鄰居院子裡,後來鄰居要賣房了,我又搬回樓上,還忍痛低價處理了很多……
這一切的經曆,并沒有讓我放棄養花,每每看到發芽、展葉、抽枝、花開花落,所有的辛苦和委屈都煙消雲散,得到治愈。有一顆夢想的種子早早地埋進了心底,夢想能有一個自己的花園,就自己能使用,不再擔心扯皮,還能友善澆水施肥,可以把自己從繁重的養護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精力來享受花園的美好(圖 2-4) 。
圖2
圖3
圖4
這些都是曾經在公共樓頂養的植物。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終于人品運氣大爆發,2019年12月,在自已能力範圍内買到了一套帶露台的房子。當時該地段房價兩萬多,由于開發商拿地早,地價便宜,準許的售價在一萬六左右,而且還帶精裝修,于是成了彼時的網紅盤,房源有六百多套,竟有一萬多人參與搖号,而我排在了第57号!在參與搖号之前我就反反複複看了很久,對于為了更好養花而換房的我來說,房屋本身的戶型、朝向、面積等已經是次要的,而露台的大小、朝向才是最關鍵的,大小代表着能否裝下我的夢,朝向關乎光照,這是植物能否生長良好的核心要素之一。這套房子外面有個大的露台,而且不與其他鄰居接壤,又是西南朝向,雖然房子的面積、戶型差了點,但是綜合來看,無疑成了我的首選,在57号的加持下,被我順利選中!
這個露台是底商的樓頂,下面有兩層商鋪,露台距離地面有七八米的高度,這房子一樓是架空層,門牌是二樓,整個露台就和我房子的側面接壤,正對次卧的窗戶,不着鄰居(圖5)。房子面積88平方米,露台面積卻有130平方米,長度17米,寬度7.5米,靠近馬路一側的長邊(也是陽台和主卧窗戶所在的一邊)朝着西南方向,光照充足(圖6)。露台大部分位于兩棟樓中間,通風也很好。陽台外面通往露台的露天通道還有十來個平方,這意味着室外可供我使用的面積高達140平方米左右。
圖5
圖6
露台的一角對着整棟樓次卧的窗戶,隻有一小扇能半開的窗,還有物業安裝的高清監控攝像頭對着樓上,高空墜物的風險也就大大降低(圖7)。
面積、光照、通風等都滿足了我對花園的所有期待。
買房到傳遞,有足足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時間裡,夢想中的花園在腦海中以從未有過的清晰而呈現,我開始設計這個花園。
露台不比地面,需要考慮的地方很多,首要的就是防水、排水和承重(圖8)。
屋面有三個大的排水口,開發商做了卷材防水和水泥砂漿保護層,也做了排水坡度,但是我并不放心,又做了一層卷材防水,卷材上翻連同四周的女兒牆也全部覆寫,然後做閉水兩天,樓下天花闆沒有任何浸水現象,再做水泥砂漿保護層,同時做好排水坡度。
我不喜歡橫平豎直,整齊劃一,一眼就把花園看完的感覺,搞得像市政綠化一樣,顯得單調無趣。我喜歡曲徑通幽,移步換景,各個角度都是一幅美景,還要有高低起伏,雖然隻有一百多平,但也要有小的坡嶺和層次。
圍繞着花園的改造,加上家裡的一些改造需求,林林總總整理出了27條:
陽台部分:
1.客廳推拉門取掉,門框包起來,顔色與牆體相近,推拉門底部門檻石和客廳一樣;
2.陽台欄杆取掉,做成推拉門;
3.客廳自動窗簾盒改到陽台推拉門内側;
4.陽台做台階,貼磚,友善出去;
5.從廚房外的生活陽台引水,從外牆繞到露台上,給露台提供水源,同時繞到陽台給洗衣機提供水源;
圖9
圖10
6.改造陽台的水電以滿足洗衣機使用(圖9-10);生活陽台部分:
7.廚房外的生活陽台封窗,做出一扇可以打開的窗戶;露台部分:
8.陽台和次卧外,做注膠玻璃雨棚,雨棚下的地面和女兒牆做防水,地面貼磚;
9.露台再做一層防水,覆寫女兒牆,防水上再做一層水泥砂漿保護,找好排水坡度;
10.植物種植區,從下往上依次要做阻根層、蓄排水闆、土工布、陶粒、土工布,上面再填腐殖土(圖11-13) ;
圖11
圖12
圖13
11.從陽台引電到露台(圖14);
圖14
12.雨棚下、花園裡,布置燈光;
13.花園裡不做?亭、磚砌牆,以防違建,做一個3×4米的休閑區,撐同樣大小的羅馬傘,傘下布置操作台、桌椅,操作台通水電,有洗漱台;
14.所有女兒牆噴真石漆;
15.做個小水景;
16.做個工具收納櫃;
17.花池有高低層次,某個邊沿擡高加寬做成圓弧形石凳 (圖 15);
圖15
18.花園道路要彎曲自然(圖16);
圖16
19.要有花牆、拱門、花柱,沿着彎曲的道路布置5個拱門 (圖 17);
圖17
20.配置噴灌、滴灌系統,可以遠端控制;
21.配置可收縮的水槍,便于手動澆水及沖洗地面和玻璃雨棚;
22.花園水路的主水路上安裝比例泵,友善施肥;
23.煙道要升高,通過拱門花牆之類巧妙隐藏起來(圖 18);
圖18
24.花池貼磚,其他地面鋪磚,不同區域搭配不同材質、樣式、花色的地磚,都要防滑;
25.排水要做好,充分利用露台上三個大的排水口,将花池露台的水快速引向排水口順利排走;
26.陽台外通道和露台連接配接處,做三層圓弧形台階,貼磚 (圖19);
圖19
27.要有一棵比較大的中華木繡球、楓樹,除了有高低層次的花池,較大的花池裡土壤要厚薄分布,形成坡嶺,搭配紫藤、藤本月季、灌木月季、繡球、鐵線蓮等植物,再搭配多年生植物,做花鏡,随時有花開,有四季常綠植物,四季常綠地被植物鋪面(圖20)。
圖20
隐蔽工程和硬裝都完成後,就是種植植物。
我在四川省成都市,冬季一般在幾度到十幾度,最冷在0℃左右但是持續時間短,風不大,空氣也不幹燥;夏季三十幾度是常态,最高溫度逼近40℃,高溫濕熱的天氣,會有暴雨甚至長時間下雨的情況。露台的兩個短邊分别與兩棟樓接壤,也就是夾在兩棟樓中間,靠近小區内部的長邊布滿了從樓下長起來的高大喬木,也就意味着露台的陽光隻能從頂部和靠近街道的長邊照射過來。每天快中午的時候陽光開始直射露台,直到太陽落山,冬季的下午有一個多小時的陽光會被對面的寫字樓遮擋。這個露台并不是全日照,雖然對于一些需要強日照的植物不算最合适,但是對于大多數植物而言卻非常理想,加上不是樓頂,也不用擔心大風帶來的植物傾倒、折斷或者高空墜物。
對溫度、濕度、光照、風力等有了充足了解後,就可以考慮植物選擇了,在當地花市的土貨區(當地苗圃出産的植物售賣區)或者公園、市政綠化能看到的植物,就是對當地環境比較适應的,可以大膽選擇,對于一些拿不準的植物,可以在網上查詢相關資料或者少量試種,能完整經曆冬夏的極端氣候後再擴大種植。大多數植物不耐積水,是以土壤選擇要盡量富含有機質,避免建渣或者黃土,這個可以做測試,往上持續灑水,看看會不會積水,如果容易積水可以添加發酵好的有機肥、泥炭、椰糠、椰殼等有機質或者大顆粒材料,增加土壤疏松透氣的性能。
因為是露台,要考慮承重,土壤厚度不宜過深,最深在70厘米左右,是以不适合種植高大的喬木,還要避開根系非常發達、穿刺能力很強的植物直接種在花池裡,以免破壞防水,比如紫藤、三角梅等,但這些植物可以采用花盆種植,其他的植物比如中矮型的喬木、灌木、宿根、草花等都是适合的。整體來說就是越高大的植物種植在越深的土壤裡,而高大的植物往往作為花園的骨架植物,是以花池的建造是要在植物布局完成後再做的。
植物的布局,或者說花境的設計,要考慮植物對光照的需求、根系的深淺、長勢、形态、是否常綠、是否開花、不同季節色彩變化,以及植物之間互相搭配的協調統一,這不是一而就的。比如對一個局部的花境來說,從人觀賞的角度看過去,高的植物種在後面,低矮的植物在中間,匍匐的植物在前面;喜陽的植物就不适合種在喬木的下方;一些植物可以曬上午的太陽卻經不住下午的暴曬,那就可以把它種在喬木的東側等等。
花園需要有骨架,用一些高大點的灌木喬木,以及一些架構物共同構成花園的骨架,比如我這有從一樓生長起來的高大喬木,伸出一部分枝條到花園裡,我再搭配了中華木繡球、山茶花、楓樹、亮葉女貞造型球、紫藤花架、四個月季拱門、一面月季拱門,還有景牆等一起構成了花園的骨架。
我不喜歡裸露的土壤,同時為了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減少闆結、減少土傳病蟲害,我就用混播草坪、熊貓堇、情人草、佛甲草、薄雪萬年青、礬根、金葉過路黃等分不同區域作為鋪面植物,用歐石竹、花葉洛石、姬小菊等植物作為勾邊植物,這些植物在成都都能四季常綠,熊貓堇、佛甲草、礬根、歐石竹、姬小菊還能應季開花或者四季開花。這樣就算是寒冬臘月,一片蕭條的時候,也會有大片的綠意和花開。
一年生、多年生草花,灌木、喬木、藤本,叢生、棒棒糖造型,常青、落葉的,觀葉的、賞花的、帶香味的…·各種植物随着适應性、園丁的審美和喜好而不斷調整,不斷優化,從未間斷。為了便于挪動搭配和欣賞,還需要增加一些盆栽的植物,根據植物的顔色、形态選擇适合的花盆,比如垂吊型植物适合高一些的花盆,球型的植物适合矮胖的花盆,深綠色植物适合淺色花盆等等。盡量将材質、顔色、形狀比較一緻的盆器擺放在一起,高低組合,會顯得更加整潔有序、富有層次。
經過無數次修改,我終于拿出了植物種植布局圖(圖 21-22) 。
圖21
圖22
這是植物剛種好的樣子(圖23-27)。
圖23
圖24
圖25
圖26
圖27
所有美好的背後都有點滴的辛苦和付出,換盆、移栽、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修剪、牽引、更換、補種、鋤草、清除枯枝敗葉、補充土壤有機質等等,想要層次豐富、移步換景,想要花開不斷、入眼如畫,這些勞動就必不可少。植物渴了熱了不會哭喊,它們會通過打焉兒、黃葉、瘦弱、扭曲等表現來發出求救信号,無論寒暑,都需要園丁時時觀察、處處留心,順應着植物的習性盡量滿足需求,及時發現異常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幹預,養護植物的過程也是在養心,養出一顆耐心、細緻、溫暖、有愛的心。
圖28
2020年10月收房,經過一年半的打造,終于成了我的夢中情園,給自己心愛的花園取個名字吧。想了很久,也和家人朋友讨論了很久,最終標明了“時光之外”。那還得給花園做個牌匾吧,五易其稿,終究一切都是喜歡的樣子(圖28)。
這是第一年春天的樣子(圖 29-33)。
圖29
圖30
圖31
圖32
圖33
這是第一年夏天的樣子(圖34-36)。
圖34
圖35
圖36
這是第一年秋天的樣子(圖37-40)。
圖37
圖38
圖39
圖40
這是第一年冬天的樣子(圖 41-44)。
圖41
圖42
圖43
圖44
這是第二年春天的樣子(圖45-52)。
圖45
圖46
圖47
圖48
圖49
圖50
圖51
圖52
信步花園,與植物相處,心自然就靜了下來,所有的負能量都被植物淨化,生活在時光之中,遊走在時光之外,一花一草一世界,偷得浮生半日閑。
還有很多個春夏秋天,在四季的更疊中,用順其自然之心,不急不躁,看花開花落,随歲月流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