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木槿花兒開 瑪吉阿米·木槿油畫品賞

作者:金融時報
木槿花兒開 瑪吉阿米·木槿油畫品賞

我經常能夢到凡·高的麥田烏鴉,我說那是凡·高放飛的靈魂,那烏鴉就是凡·高靈魂的象征,烏鴉就是烏鴉,隻是人們賦予了各種印象。而凡·高放飛的是它精神的高度,一個無法在生存之時與人共鳴的高度,我想做一個有靈魂高度的畫家。

木槿花兒開 瑪吉阿米·木槿油畫品賞

讀到這段瑪吉阿米·木槿油畫作品展的前言,筆者的内心瞬間被打動。追求靈魂的高度,追求藝術的精神性,這是多麼珍稀和不易。

就在這個陽春三月,瑪吉阿米·木槿油畫作品展和研讨會在北京李可染畫院宋莊院舉辦。對于當代畫壇而言,瑪吉阿米·木槿的名字是陌生的。瑪吉阿米·木槿原名尹金丹,北韓族,是一名金融從業者。她在文學翻譯領域小有成就,出版翻譯作品《無人生還》《春川屋》《李箱》等,重新編輯出版《為自由辯》。她是中國作協會員,也是天津金融作協主席。

一般而言,金融工作需要高度理性,遵從共性;藝術創作需要高度感性,張揚個性。或許就在克服這對沖突沖突的對立統一中,雙向奔赴,瑪吉阿米·木槿的繪畫作品也因而具有了獨特審美内涵和審美力量。

黑格爾說:“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木槿的職業生涯,以及文學創作和翻譯經驗,都讓她能更深入思考自然與人、社會與人、人與人、人與自我的這些關系。這種思考,也提升了其作品的精神性。

“都是很溫暖的題材,充滿生命激情,觸動很大,我要再次拿起畫筆,無論是作為職業還是愛好。”一位選擇好就業專業、放棄繪畫愛好的大學生在觀看展覽後說。這種情感的共鳴,是彌足珍貴的,也是對藝術創作者最大的鼓勵。而以情動人,啟迪心靈,本就是藝術的力量與意義。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熱愛生活的木瑾有顆敏銳而善感的心,正如她自己所言:“醉心于落花流水、自然萬物之精靈,直到飽經風雨之後的現在,依然單純熱烈,心懷悲憫,追逐世間的美好,經常熱淚盈眶。”故落筆皆深情。她的畫作取材豐富,充滿了對大地蒼生的悲憫之情,充滿了尊重自然萬物的纖細柔情,充滿了人文關懷和深沉的愛,也充滿了對生命和世事的思考。

《溫暖的家》系列無論是陽光灑滿小院,還是白雪覆寫村落,都是那麼溫馨靜谧,充滿勃勃生機;《比利時小巷》《荷蘭小屋》《烏蘭察布的老宅》《布魯塞爾的街道》,記錄了留存在心底的一處處曼妙風景;《長春道與解放路的交口》講述了流浪狗的故事,表達了與萬物同行共生長、珍惜美好的機緣與相遇的理念;《生命之源》關注海洋污染,呼籲愛護海洋、珍愛生命;《解構》诠釋了“去掉具象,發現本質”的思考邏輯;《緻敬高更》表達了對夢想和唯美的執着追求;《太極》《天地玄黃》表達了對宇宙天地的哲思;《記憶》是曆史的印記,一切輝煌終将歸于平淡,一切喧嚣終将遠去……

木槿花兒開 瑪吉阿米·木槿油畫品賞
木槿花兒開 瑪吉阿米·木槿油畫品賞

《烏蘭察布民宅》布面油畫

木槿花兒開 瑪吉阿米·木槿油畫品賞

《綻放》布面油畫

徜徉在展廳50餘幅油畫中,獲得的是聽覺和視覺的雙重愉悅。油畫本是視覺藝術,然目之所及的色彩和構圖,大都是大色塊、大筆觸,大開大合,恣意奔放,磅礴激越,仿佛回蕩着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用色大膽,不拘一格,酣暢淋漓,是木槿油畫的突出特色。《金色池塘》《次第花開》用筆厚重潇灑,色彩在布面舞動,光影充足和諧,仿佛演奏着色彩交響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木槿對油畫色彩有深入研究,對色彩運用亦有獨特見解。在其新出版的作品集《心領神繪》中,對色差、補色、進階灰、同色系等,都有專門論述。

她認為,色彩的美與醜完全是由個人感受而定,特别是在面對客觀寫生的時候更是如此,任何的光源色、固有色和環境色都是視覺和心情感受相結合的結果;色彩的美并非現實複刻,而是超越客觀的主觀感受,沒有情感的共鳴,美蕩然無存。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色彩也是如此,不同藝術家對相同色彩有不同感覺,形成了千變萬化的色彩,也形成了藝術家不同的藝術風格。

灌注木槿主觀感受的色彩,也成就了她的藝術風格。她認為,油畫寫生中有兩點要特别注意,一是色彩,“進階灰”是“色彩中的陽春白雪”;二是遠近的透視關系。在風景寫生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豐富的色彩上而忽略了“進階灰”的處理,特别是色彩的遠近空間關系與透視關系,這是看似簡單而又非常容易忽略的地方。一幅漂亮的風景畫,色彩與技巧同樣重要,但從美學角度看,色彩的“進階灰”更有味道,冷暖是色彩的靈魂,我們在色彩處理過程中一定會有想法和追求,“進階灰”是喜歡色彩的美術生的最愛。

木槿油畫作品中,“進階灰”時隐時現。《最美人間四月天》用“六分之一的粉”和“點綴的白”襯托“進階灰”,雅得令人沉醉。尤其是在《雪國》系列作品中,充分運用了“進階灰”。雪落大地,萬物有了新色調,灰黑藍橙重新排列,古拙淳樸,靈動天真,意趣十足。

遊走于寫實寫意之間,追求“似與不似之間”,形成了木槿油畫的多元風格。既有非常寫實的素描——碼頭、靜物、風景,也有偏抽象作品,吸取了印象派繪畫創作的元素,比如《緻敬凡·高》《紅玫瑰與白玫瑰》《樂》《照》《光》等。

木槿的抽象作品雲卷雲舒,浪漫不拘,但并不是沒有章法的随意為之。她認為,沒有紮實的寫生和造型能力,抽象隻是無本之木。寫實是最接近客觀物體的顔色,一般大衆最容易接受和認知的顔色,而印象風格的顔色是在寫實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更加強調色彩豐富的變化,而減弱了對形體的塑造。那麼抽象繪畫則是顔色表現的極緻,是對大自然顔色分析到了極緻階段,這裡沒有對形體的任何訴求,有的隻是光線下大自然物象的色彩流動。

為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随意潑墨”,木槿深入學習,按照學院派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構圖、造型、質感,還是空間,都不斷打磨自己,提升自己。她并不贊成給抽象畫命名,所見即所得,所思即所繪,反而更客觀理性。

徜徉在展廳50餘幅油畫中,很難相信這是一個非職業畫家創作的藝術世界。繁忙的管理工作,還承擔着作為妻子、母親、女兒、兒媳的家庭責任,在做好這些角色之餘,還能堅持創作,或許熱愛就是最大的動因。

木槿自幼酷愛畫畫,母親的支援成就了她的熱愛。木槿患有先天眼疾,克服這個障礙繪畫,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從木槿的文學作品中,在和木槿的交談中,還能深深感覺到她對家人的愛,對自然的愛,對生命的愛。談到母親這個話題,她總是眼眶含淚。木槿說:“母親願意把自己的眼球換給我。在照顧母親的過程中,看着母親從生病到衰老,看着母親一點點的變化,就像一朵花在一點點萎縮,内心是無比痛苦的。”因為這些愛,木槿的油畫作品才更有溫度,才更能打動人心、溫暖人心。

木槿花兒開 瑪吉阿米·木槿油畫品賞

徜徉在展廳50餘幅油畫中,筆者眼前不由得浮現出美麗的木槿花。

木槿花又名無窮花,它的花語是“堅韌質樸、永恒的愛”。唐代崔道融詩作《槿花》雲:“槿花不見夕,一日一回新。東風吹桃李,須到明年春。”道出木槿花的頑強生命力,從仲夏可以開到初冬,綿延不斷。工作已退休的木槿仍在追夢——成為“有靈魂高度的畫家”。在這條艱難的路上,木槿花精神将是無盡動力!

木槿花兒開 瑪吉阿米·木槿油畫品賞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孟黎

圖檔:孟黎

編輯:段嘉希

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