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國前出生的一些二胡演奏家的生年及師生關系

看近現代的二胡藝術家,江南尤其是無錫地區占了相當比重,并且新老藝術家之間往往互有淵源。稍捋一下建國前出生的一些藝術家的生年及關系。

  (1)華彥鈞(阿炳)(1893-1950),無錫人。

  (2)劉天華(1895-1932),江陰人,是劉半農的弟弟,劉北茂的哥哥。

  (3)楊蔭浏(1899-1984),無錫人。幼年就與阿炳相識。會多種樂器尤擅竹笛,得到吳畹卿嫡傳。(梅蘭芳、韓世昌等也曾受教于吳畹卿門下)。

  (4)儲師竹(1901-1955),宜興建立人。劉天華的大弟子。學生有黎松壽等。

  (5)劉北茂(1903-1981),江陰人,是劉半農和劉天華的弟弟。培養了如甘柏林、顔少璋這些盲人音樂家。

  (6)陳振铎(1904-1999),山東臨淄人。學生有張銳、陳朝儒等。

  (7)蔣風之(1908-1986),宜興後留墅村人。劉天華的弟子。“北蔣南陸”的“北蔣”即指蔣風之。培養的學生有項祖英、唐毓斌、張韶、王國潼等。是蔣巽風的父親。【筆者注:沒有查詢到“後留墅村”是宜興的哪裡】

  (8)陸修棠(1911-1966),昆山人。“北蔣南陸”的“南陸”即指陸修棠。其學生有王乙、項祖英等。

  (9)王乙(1919-2002),吳縣人。是陸修棠的學生。

  (10)張銳(1920-2016),雲南昆明人。是劉天華和陳振铎的弟子。女兒張卓娅是總政歌舞團著名作曲家。

  (11)黎松壽(1921-2010),無錫人。在少年時代,黎松壽就結識了阿炳。他積極建議并參與了搶救阿炳的《二泉映月》等6部作品,是與《二泉映月》關系最密切的人物之一。

  (12)闵季骞(1923-),宜興萬石人。是劉天華的弟子。是闵惠芬的父親。

  (13)陳朝儒(1924-),重慶梁平人。是陳振铎的弟子。陳朝儒的學生有馬友德、闵惠芬、周耀锟、姜建華、宋飛等。

  (14)項祖英(1926-1999),蘇州人。是陸修棠、蔣風之的弟子。

  (15)張韶(1927-2015),武進人。是楊蔭浏、儲師竹、蔣風之的弟子。

  (16)馬友德(1930-),山東齊河人。其學生有陳耀星、朱昌耀、周維、歐景星、卞留念、鄧建棟、王少林、芮小珠、許可、高揚、陳軍、餘惠生、楊易禾、錢志和、邢立元、顧懷燕等。

(17)劉明源(1931-1996年),中國胡琴演奏家,生于天津市紅橋區。北京電影樂團獨奏演員國樂隊首席獨奏演員、國樂隊隊長,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副主任、教授,中國音協第四屆理事,九三學社社員。

(18)魯日融, 指揮家、作曲家、二胡演奏者。1933年出生,1945年參加文藝工作,1950年任漢中文藝工作團樂隊。後來年考入西北藝術學院,學習二胡,兼修作曲、指揮。1954年畢業留校任教,擔任二胡教學,國樂隊指揮。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院長等職。

  (19)唐毓斌(1934-2013),山東榮成人。蔣風之的學生。

  (20)蔣巽風(1935-),宜興人。蔣風之的兒子。

(21)王宜勤(1937-2022),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中共黨員,原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首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副會長,國家一級演奏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2)許講德(女)(1938-),北京人。

  (23)宋國生(1938-),河北樂亭人。女兒宋飛,學生有靳學東、林聰等。

  (24)王國潼(1939-),山東人。是陳振铎、蔣風之的學生。

(25)安如砺(1939-2010年),1939年9月11日出生于山西榆次,中國第三代二胡泰鬥。原任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主任、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26)陳耀星(1941-),常熟人。從師于馬友德、甘濤、瞿安華、程午嘉等。

  (27)闵惠芬(女)(1945-2014),宜興萬石人。闵季骞的大女兒。師從楊蔭浏、曹安和、王乙、陸修棠等音樂名師。

(28)劉長福,中國大陸第一位獲得碩士學位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資深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劉天華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榮獲“國樂藝術終身貢獻獎”(2016年8月)和第八屆華樂論壇“傑出國樂教育家”(2019年10月)稱号。

  (29)蔣才如(1945-),四川成都人。先後師承蔣風之、張韶、聶靖宇、王國潼等教授。與闵惠芬并稱“北蔣南闵”。

  (30)周耀锟(1945-),江西清江人。

(31)楊積強,男,1949年2月出生,安徽安慶人,二胡演奏家。南京軍 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藝術指導,原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奏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業技術三級。

  以上所列不一而足,建國後出生、現如今活躍于中國二胡藝術舞台的藝術家就更多了,民族音樂的發展令人欣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