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作者:科普啟示錄

在山東的東北方向,有一個鄉級行政區域,它距離大連比煙台還要近,大約隻有41公裡左右。

這座位于渤海和黃海交界地帶的小島,就是北隍城島。千百年來,它經曆了無數的風浪,見證了不少曆史名人從身邊經過。

更重要的是,它的存在讓渤海這一大片海域,成為了大陸的内海。

這是怎麼判定的呢?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渤海肯定是大陸的内海

“内”是相對于“外”而言的,海域一旦被确定為内海,它就不再具有他國屬性,而是屬于所在國的領土。

内海範圍内,不管是水域還是空域,所在地國家對其擁有與陸地相同的主權。渤海是大陸的内海,既有現代意義上的疆界劃定依據,同時也有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劃定方式。

這還要從古代開始追溯起了。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限制,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和活動範圍有限。一國的土地和海域如何劃定,彼時還沒有全世界通行的标準。換言之,如何劃定是各自國家自己确立的。

這樣一來,國力的強大與否,以及所在國的具體疆界領土是怎麼樣的,就會對劃定帶來很大的影響。

比如古羅馬時期,巅峰時期,整個地中海沿岸的地區都是其領土。中間的地中海現代意義上它屬于公海,而在羅馬時期,這片廣袤的海域,就是羅馬事實上的領海。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回到大陸古代,雖然長期以來大陸是陸上強國,但是對于海域海疆的劃定,也有自己的一套準則。

按照古代的劃定方式,大陸基本上把海域劃定為内洋、外洋和大洋。

所謂内洋,是靠近陸地以及本國海島的區域,這一區域被明确視為自己的領土,通常沿内洋所在的行政區域,會具體派水師官兵負責管轄。

内洋之外便是外洋,這一海域的界定标準,在清代是以距離陸地最遠的海島為标志的。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與内洋的差別在于,外洋海域不進行行政管理,平時隻是派水師部隊在這些海域進行定期的巡邏。

外洋的區域再向外擴充便是大洋,大洋在古代又叫深水洋或者黑水洋。它遠離陸地和海島,按照古代的界定,這已屬于國界之外,不進行有效的管轄。是以,大洋可以了解為現在的公海。

從上述劃定就能看出,雖然古代海域的劃定,沒有标定有效的距離範圍,但是根據實際可掌控的範圍,基本上也能确定自身的海域管控範圍在哪裡。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按照這一原則,渤海在古代的标準中,就是大陸的内海。它三面被陸地環繞,而且在連接配接黃海的邊界地帶,還有包括北隍城島在内的一系列島嶼。

這些海島之間距離很近,從山東半島向東北,一直延伸到了遼東半島方向,它就像鍊子一樣,将渤海完全拴在了大陸陸地之内。是以從古至今,沒有人去質疑過渤海的從屬關系。

沒有标準,把太平洋據為己有

到了近代社會,海域的劃定遇到了大麻煩。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範圍擴大了,人類的活動不再局限于某一區域,開始在全球各地活動。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随之而來的問題,便是各國之間疆域該如何界定。尤其是西方殖民者搶奪侵占了大量的新土地,這些土地包括海域在内怎麼劃定,必須得制定一個公認的标準才行。

因為沒有标準的話,從公理層面,國與國之間就會失去對疆域的有效管控。比如說沿太平洋的一個國家,突然要把整個太平洋劃定為自己的領土。

現在去看,不管是哪個國家都辦不到。一是會引發衆怒,二是制定的标準不允許這麼幹。

但在沒有标準的時代,如果一個國家強勢,确實就能以實際的行動,将某片海域據為己有。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圍繞海域如何劃定,國際上經曆了漫長的争論。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新标準是怎麼來的?

沒有沿海的國家,也不用為劃定多少海域範圍發愁。沿海的國家,無論是大陸還是别的國家,對于劃定也都有各自的看法。

大陸曆史上有劃定方式,歐洲曆史上的沿海國家也有。荷蘭人在16世紀提出,應該在沿海所屬地區,确立海域向外延伸的概念。

既然提出部分海域歸所在沿海的國家管理,那麼向外延伸的範圍該是多少呢?關于這一點,曆史上一個西班牙國王曾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眼睛看得見的範圍。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這位西班牙國王是菲利普二世,他擔任國王時曾指定過一個法令,所有外國的船隻,是不能進入目力所及的海域之内的。該劃定海域範圍的方式,後來就被稱為“視野說”。

其實,隻要是健康的人眼睛不近視,看到的範圍基本上都是一緻的。是以按照這一方法,沿海國家能夠管控的海域範圍,是從陸地向海洋延伸大概14海裡左右。

等到西方人開始開始殖民,關于海域範圍的标準又變了。由于當年英國人的艦隊最強大,是以新的标準是由英國率先提出,并逐漸在世界範圍内執行的。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隻不過相對于14海裡,新标準的範圍縮短到了3海裡。乍一看起來很多人會疑惑,劃定本國能管控的海域範圍,不是應該越大越好嗎,為什麼反倒變小了呢?

這實際上是西方人采取的對自己有利的劃定方式。如果劃定的範圍大了,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艦隊,就無法自由穿行在世界各海域水道,而且也不能接近他國的海岸線。

而如果将這一範圍縮小的話,西方的艦隊就能暢行無阻,而且還能任意靠近他國的海岸線。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換言之,新的标準是從殖民者有利的角度确定的。彼時的西方人擁有堅船利炮,他們确立這一原則,列強之間在争搶殖民地時能有标準可依。至于其他弱小的國家,是沒有拒絕的權力的。

3海裡的規定,從18世紀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中葉。随着新形勢的不斷變化,大多數國家覺得這一标準需要變更一下了。

就這樣,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于1958年召開。從本質上來看,這是第一次制定全世界通行的标準。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會上,多國都提出了劃定的标準。美國人建議是6海裡,蘇聯人提出可以在3海裡到12海裡的範圍内,由沿海國家自由劃定。甚至還有國家提出來,領海的範圍應該延伸200海裡遠。

這次會議沒有讨論出明确結果,不過大陸随後将12海裡的寬度作為了劃定的标準。而且從渤海的角度看,确定12海裡的寬度,不會在出現新的标準後,将其變成公海。

如果還是按照原先的3海裡标準,那麼渤海在理論上就會變成公海。即便增加到6海裡,無論從陸地還是島嶼向外延伸,也無法滿足把渤海變成内海的要求。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增加到12海裡,渤海作為内海的現代法理依據就有了。從距離上看,由北隍城島到遼東半島的老鐵山西角,之間的距離在22海裡左右。

無論是從遼東半島處劃定領海範圍,還是從北隍城島劃定,恰好能覆寫住22海裡的範圍。這樣一來,再加上北隍城島南邊的系列島嶼,渤海在現代領海的劃定法理依據下,依然也是大陸的内海。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沒有現代意義上的12海裡規定,按照曆史上的慣例,渤海也是大陸的内海而不可能變成公海。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這一點不光大陸認可,别的國家在習慣上也是預設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将軍艦航母開到了台灣海峽,但美國人卻沒有去渤海。

當時還沒有12海裡領海的提法,西方國家認定的标準也還是3海裡,從這一點來看,美國完全可以把軍艦開到渤海向我們示威。

尤其是北韓戰争爆發後,兩國事實上處于戰争狀态,美國人更有理由将軍艦開進渤海,那樣就能直接威脅大陸的首都。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但自始至終,美國人并沒有去觸及這一底線。因為渤海千百年來預設就是大陸的内海。

也是以,現代意義上确立12海裡的原則,也隻是找了一個法理依據。實際情況是,哪怕沒有這個法理依據,渤海的歸屬性質也不會改變。

12海裡的原則

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12海裡的原則才由《聯合國海洋公約》确立了下來。原則上來說,簽署該公約的沿海國家,都會按照這一原則來劃定海域範圍。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但實際上,公約并沒有強制效力,沒有簽訂的沿海國家,理論上可以不遵守公約行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代國與國之間經貿交流頻繁,遵照相同的規定行事,可以免去很多麻煩。也是以這一原則即便沒有強制性,但也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

在現有的國際架構下,多數國家都會按照該标準劃定。至于未來會不會再發生什麼改變,那就不是當代人要考慮的問題了。

從本質上來說,海域劃定的背後,一直是按照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的。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結語

回到現代,渤海作為大陸的内海,其蘊含的巨大經濟價值,無論是鹽礦漁業資源,還是豐富的油氣資源,都歸屬于我們自己。

而在渤海黃海交界的廟島群島,同樣也有巨大的軍事意義。像北隍城島,作為控制渤海海峽的咽喉,曆朝曆代都被看重。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北隍城島

唐代攻打高句麗,唐軍就把北隍城島打造成了後勤基地,在島上建立城池儲備糧草軍械。

現代的北隍城島,島上燈塔山的航标燈24小時工作,國内外貨輪大量穿梭于附近的水道,北隍城島就有了指引行船的新使命。

定海神針!多虧這座島嶼,渤海才能成為中國内海,它是何方神聖?

至于渤海這片海域,它還是和上千年前一樣,作為我們自己的海,發揮着它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參考資料:

《從曆史文化說起,北隍城島為何“錦繡”?》 澎湃新聞 2022年4月9日

《領海基線怎麼劃》 上海社會科學院 2009年5月4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