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祁連山千億礦權案舉報人在家墜亡,“維權近20年,貧困交加”

作者:酒死了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田鶴琪 記者 張倩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2024年4月3日淩晨3時,曾轟動全國的祁連山千億礦權案舉報人金宗博從西安家中一躍而下,結束生命。

澎湃新聞從金宗博好友處确認其在住所跳樓自殺的消息,該好友表示,是物業發現異情并報警,其房子已被貼上封條。“就是維權吧,他到最後也一無所有了。從内心來講,可能就絕望了。”

該好友還提及,金宗博曾在去年10月給他發過一段文字,“我如今是孤苦伶仃、貧病交加。維權近20年,我除了一口冤枉氣外,沒有任何成績。不僅賠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把當年山陽縣交通局分給我的、我人生中唯一的房子變賣還債,身體也被維權的痛苦拖垮,糖尿病并發症越來越嚴重,今年年初以來,夜不能寐、頭暈目眩、厭食,病情日益嚴重。”

“屋漏偏逢連陰雨,凄慘的是去年11月金土地公司近20年的司機小白突然腦溢血險些喪命,如今癱瘓,更糟糕的是今年4月我弟弟突發腦梗,我們一時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一個慘字難以形容。”金宗博告訴好友。

“那一段文字其實就已經說明了他現在的這個狀态,他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了。”該好友說。

公開資料顯示,金宗博為陝西金土地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金土地公司)法定代表人。2017年6月12日,金宗博在其個人微信公衆号上釋出《青海省商務廳出具虛假檔案涉嫌官商勾結和利益輸送 緻使百億國有礦産資源流失的實名舉報》。該舉報信一經發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金宗博在文中稱,青海省商務廳與青海省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興青公司)法定代表人馬少偉互相勾結,炮制虛假紅頭檔案,影響經濟糾紛案件的最終公正判決,并導緻價值百億元的國有礦産資源流失的問題。青海省商務廳及個别上司的所作所為,已構成涉嫌濫用職權罪、僞造公文罪等,并有巨額貪腐之嫌。

金宗博所提及的虛假紅頭檔案是在2014年4月10日,金土地公司訴香港華利國際有限公司(簡稱華利公司)、興青公司侵權糾紛一案中,興青公司所出具的關鍵證據——青海省商務廳青商資字[2005]296号《關于青海省紫金礦業煤化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批複》(簡稱296号檔案)。

該紅頭檔案内容顯示,“同意香港華利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将其在青海省紫金礦業煤化有限公司所持有的95%股權折合人民币1042.91萬元轉讓給青海省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李似龍變更為馬少偉”。而當年法院依據這一關鍵證據,判決金土地公司敗訴。

公開資料顯示,馬少偉于1962年3月出生,青海西甯人。2001年起,其任青海省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從2005年開始,又擔任青海省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2001年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民營企業家,同年3月當選為西甯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2008年當選為青海省工商聯執委。

金馬二人的沖突始于2005年,并持續了14年之久。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2005年初,李似龍認識了正在青海考察項目的金宗博。金宗博做路橋起家,手上積累了近1億元資金。一個需要項目,一個需要資金,雙方一拍即合。2005年7月4日,紫金公司董事長李似龍任命金宗博為公司總經理,負責公司在礦區的勘探營運。

時隔一周左右,7月12日,金土地公司與華利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定》,約定華利公司将其持有的紫金公司49%股權及相應的一井田煤礦項目開發經營權,以490萬元的對價轉讓給金土地公司。其後,金土地公司再投資3010萬元用于紫金公司後續經營。

也是在2005年初,金宗博因想要在西甯租一處地方辦公曾找過馬少偉。當聽說金宗博的木裡煤礦開發項目時,馬少偉話鋒一轉談起了合作,但金宗博選擇了拒絕。然而,馬少偉并未就此放棄,反而從李似龍手中打開了缺口。

7月25日,在與金地公司簽訂相關協定僅兩周後,華利公司又轉向與興青公司簽訂《股權收購合同》和《補充協定》,約定興青公司以1500萬元的對價,收購華利公司持有的紫金公司95%股權及相應的一井田煤礦項目開發經營權。

李似龍的“一股二賣”,由此打響了一場持續14年的千億礦權争奪戰。而馬少偉憑借296号檔案在之後的官司中屢戰屢勝,金宗博維權之路步履維艱。

這場千億礦權争奪戰在2018年迎來反轉。據《經濟參考報》此前報道,2017年金宗博在網上“曝光”296号檔案涉假後,引起了青海省紀委的關注。省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在與金宗博溝通、回報過程中表示,經省紀委核查小組調查,省商務廳出具過296号檔案,但發出後不久發現有問題,作收回撤銷處理。

2018年5月15日,青海省紀委第六監督室馬副主任答複金宗博,“中紀委交辦了你的有關舉報信件,主要上司、分管上司都做了相關批示,證明就是說這個就是2005年10月19日出的真實檔案,但這個檔案出了之後,他們商務部又有了一個環節是撤銷收回。”

“那是哪一年收回撤銷的呢?”金宗博提出疑惑。馬副主任則稱,“就是當時發文之後。”

此前,就296号檔案真僞,金宗博曾數次向青海省商務廳申請政府資訊公開。2018年4月和5月,該廳兩次向金宗博複函,均稱“296号檔案系真實檔案”“296号檔案原始檔案丢失無法公開”,卻回避了省紀委查實的該檔案被收回撤銷的關鍵事實。為此,金宗博于2018年5月向商務部提出行政複議。來自商務部的材料顯示,青海省商務廳2018年6月5日在給商務部的行政複議答複書中稱,“檔案(296号檔案)内容不當”“該檔案已被收回撤銷”。

2020年9月,金宗博告訴澎湃新聞,“2014年青海商務廳兩次出具公函,隻說296号檔案是真實的,就是不說收回撤銷。2018年青海省紀委、國家商務部調查得出結論,在296号檔案出具後不久就收回撤銷了這一前提下,商務廳仍然隻說296号檔案是真實的,就是不說收回撤銷。”

“請問青海省商務廳296号檔案是真實的與296号檔案出具後不久收回撤銷了這個意思是一個意思嗎?”金宗博不解,青海省商務廳為何要隐瞞撤銷收回這一情節。而他為了證僞這份虛假紅頭檔案,花了整整13年。

此外,令人疑惑的是,興青公司為何能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瞞天過海”,且還能在“史上最嚴”環保督察中頂風非法開采?

2020年8月4日,《經濟參考報》再發《青海“隐形首富”:祁連山非法采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一文。記者分别在2019年4月、7月以及2020年7月共三次探訪聚乎更礦區。在興青公司露天開采現場,記者放眼望去,“開膛破肚”式采挖形成了巨型凹陷采場,觸目驚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2月,中央有關部門曾發表《關于青海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和木裡礦區生态環境綜合整治調研報告》,青海省政府就此還出台了木裡煤礦生态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然而,興青公司在2017年月和2019年7月的兩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并未收手。督察組離開的第二天,他們立即恢複開采作業。“經常是白天迎接檢查、夜間組織開采,或者上級上司、執法人員前腳剛離開、後腳就恢複生産。”興青公司内部知情人士說。

至此,馬少偉在木裡礦區聚乎更煤礦盤踞長達14年之久,涉嫌無證非法采煤2600多萬噸,獲利超百億元,完成青海“隐形首富”的蛻變。

該報道發出後5天,青海省召開新聞釋出會,公布“木裡煤礦非法開采”的初步調查情況。

釋出會披露,時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現任海西州委常委、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工委常務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梁彥國(正廳級),海西州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兼木裡煤田管理局局長李永平(副廳級),對興青公司非法開采問題,在監管上失職失責,負有主要上司責任,省委研究決定免去梁彥國、李永平兩位同志所任職務,接受組織調查。

2022年1月20日,西甯中院依法公開對李永平濫用職權、受賄一案作出一審判決,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1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币五十萬元;同年12月30日,西甯中院一審公開宣判梁彥國受賄、濫用職權一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币七十萬元。

2023年8月19日,青海西甯中院的二審判決維持了對馬少偉的一審判決:其因犯非法采礦罪和機關行賄罪獲判有期徒刑6年6個月,并處罰金630萬元。馬少偉控制的興青公司9億餘元違法所得被依法追繳。

此外, 2020年8月25日,青海省曾召開木裡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态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動員部署會,釋出了相關整治方案,并安排部署相關整治工作。8月31日,該項整治行動正式啟動,分三年組織實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