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末洋槍隊長是美國人,狂妄叫嚣無人敢動他,李鴻章冷笑:淹死他

作者:單純葡萄【實時關注】

清朝末年,原本曆經千年發展經濟繁華、國力昌盛的中華民族,卻在清朝閉關鎖國以及封建制度的蠶食下變得孱弱不堪,真可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而西方靠着工業化改革整體經濟突飛猛進,短短百年間不僅與中國齊頭并進,還在無形中已經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清末洋槍隊長是美國人,狂妄叫嚣無人敢動他,李鴻章冷笑:淹死他

國家富強國人自然也擁有着特殊好處,當時很多外國人争先恐後來到中國,十之八九都是想趁着中國亂世分一杯羹,畢竟當時的中國内,洋人是高人一等的存在。

當時清政府組建的洋槍隊隊長白齊文,狂妄自大嚣張至極,甚至連政府都不放在眼裡,面對如此嚣張跋扈的洋人,李鴻章又是動用了怎樣的手段呢?

清朝末年無疑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最為弱小和危險的時刻,當時中華内憂外患,内有農民起義揭竿而起,外有西方列強紛沓而至。

最為嚴重的是清政府各級官員各自為政,已經沒有了團結合作之心,大家在最後的時間裡為了一己私利瘋狂斂财,中華民族到了真正的生死存亡之際。

此時中國較之西方的落後,不僅是國防以及經濟上的嚴重落後,還是制度和工業化上的巨大落後。

西方國家都曆經了多次工業革命,國家工業化迅猛發展,國力更是一飛沖天,就連鄰國日本都經曆了明治維新得到了極大進步,隻有清朝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清末洋槍隊長是美國人,狂妄叫嚣無人敢動他,李鴻章冷笑:淹死他

甲午戰争徹底擊潰了清朝天朝上國的荒唐美夢,但這份打擊來得太過急促,又有些太遲,清政府此後唯一的選擇便是委曲求全、不斷讓步。

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橫空出世,其中各種利于外國人的權益層出不窮,就包括外國人犯罪,中國政府竟然沒有處決權,隻能移交給大使館處理,這項條約不就相當于外國人在中國犯罪完全沒有任何法律限制。

清政府面對列強所簽署的條約中,還提到了要進行大量的割讓賠款。而此時的清朝國庫空虛,這些巨額賠償就要中國千千萬萬個普通群眾來承擔,這直接導緻了中國社會底層農民生活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與政府的沖突激烈化,全國各地都爆發了農民起義。

面對這些群情激憤的農民,清政府決定成立一支雇傭軍來鎮壓,于是洋槍隊橫空出世。洋槍隊均裝備外國先進武器,由洋人組成,領清朝俸祿,是清朝官員對準中國群眾的槍口和矛頭,中國出現這種現象,也實在是曆史的悲哀。

清末洋槍隊長是美國人,狂妄叫嚣無人敢動他,李鴻章冷笑:淹死他

洋槍隊的首任隊長名為華爾,此人辦事牢靠,完全遵循清朝指揮調動,是以清政府官員用起此人也算得心應手,不過後來死在了戰場上。

首領犧牲了,接任的自然就是部隊的二把手,而洋槍隊的二把手正是白齊文。

白齊文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人,曾參加過克裡米亞戰争,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異常骁勇,後來戰争結束白齊文領到一份薪水,之後就遊手好閑無所事事起來。

雄心壯志的白齊文最終決定來到聞名已久的東方古國中國來一探究竟,來到這裡白齊文發現中國戰亂不斷,這也正符合他的口味。

恰逢清政府征收洋槍隊士兵,白齊文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加入,并憑借自己的指揮天賦最終混到了二把手的位置。

清末洋槍隊長是美國人,狂妄叫嚣無人敢動他,李鴻章冷笑:淹死他

華爾犧牲後,白齊文順理成章地登上了洋槍隊的頭把交椅。實際上此人的軍事能力也完全足夠勝任這個位置,不過老話說得好,自古以來上好的馬匹都是烈馬,此人的性情也是難以馴服。

得益于白齊文先進的指揮理念,他率領的洋槍隊百戰百勝從無敗績,很少陰溝裡翻船。但他出軍有個特點,那就是先付錢再打仗,每次出征前一定要先找李鴻章把薪資給結了。

起初李鴻章結錢總是很痛快,畢竟鎮壓農民起義也是國之大事,一定首當其沖解決。

可長期下去清朝的國庫本就空虛,白齊文薪資不菲,李鴻章一時半會也沒了辦法,和白齊文商量延遲付款又協商不同,一來二去雙方自然都大有不滿。

清末洋槍隊長是美國人,狂妄叫嚣無人敢動他,李鴻章冷笑:淹死他

有一次白齊文向李鴻章索要薪資,李鴻章充耳不聞當沒聽到,白齊文要了兩次也感覺心煩,竟然率領部下扛起長槍就沖進了官府中,一口氣搶劫了4萬兩白銀。此事很快傳到了李鴻章耳中,李鴻章頓時勃然大怒,可憤怒之外還有些心有餘悸。

李鴻章随即指令政府下達對白齊文的通緝令,此時後知後覺的白齊文才反應過來自己闖下了彌天大禍。

此時的政府洋槍隊他是回不去了,可白齊文又不肯善罷甘休,于是他跑到了起義軍。

這樣的人物起義軍自然也是毫不待見,于是白齊文就來往于中美之間徘徊,直到有一次好巧不巧被李鴻章給抓了個正着。

白齊文死到臨頭了還依然嘴硬,叫嚣着憑自己美國人的身份,李鴻章不敢對他輕舉妄動。

清末洋槍隊長是美國人,狂妄叫嚣無人敢動他,李鴻章冷笑:淹死他

誠然,條約中簽署過中國不得處罰外國人的協定,但李鴻章面對這樣一個敗類又豈能善罷甘休,思來想去李鴻章還真想出了個點子。

李鴻章向上海美國大使館傳達消息,将白齊文送到大使館聽候,在蘇州前往上海的船上直接将白齊文給淹死,這就是李鴻章的計劃。

說幹就幹,李鴻章在向美國領事館上報之後,果然選擇了水路押運白齊文,而在内河道上,直接下令将白齊文活活淹死。

事畢後,李鴻章向美國人說明,押運白齊文的船遭到了風暴,全船上下無一幸免,皆死于海難。

美國大使館死無對證,隻能罷休。

白齊文的事情隻是一個縮影,象征了那個年代國家和政府的無能懦弱,一個外國人觸犯了國法,非但不能就地正處,還眼睜睜地看着他嚣張至極、目中無人,我想李鴻章當時心中也是充滿了無限的悲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