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毀健康的9件事,很多人都愛做!今天起别再消耗自己

作者:北京科協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好多人卻不知道,以下這9件事非常消耗健康!從今天開始,可千萬要注意了!

一、長期不運動,突然劇烈運動

天氣轉暖,不少人開始投身到了各種運動中,但提醒長期不運動的人,一定不要突然劇烈運動。不管做任何的運動,都要循序漸進,同時,在運動前做好熱身。

河北體育學院人體科學系教授仇廣信曾表示,如果不做熱身運動,一上來就突然加大運動量,心髒就會受不了。運動前熱身就是讓心髒和各個器官有一個接受和準備的過程,無論你的身體平時有多麼健康,這個環節一定不能少。①

同樣,運動後做個“冷身運動”,通過慢跑、快走、舒展等方式,逐漸減慢動作。②

運動要循序漸進,而且還要規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徐順霖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運動要牢記“1357”。每天至少運動1次、每次連續運動不少于30分鐘、每周運動不少于5天、運動時最大心率不超過“170減去自身年齡”。比如70歲的人,運動後每分鐘心跳不超過100次/分。③

最毀健康的9件事,很多人都愛做!今天起别再消耗自己

健康時報圖

二、吃東西飲食不合理暴飲暴食

很多人的餐桌上經常大魚大肉,飲食結構不合理,加上有些人有暴飲暴食的習慣,這會增加身體的負擔,造成肥胖,也會加速衰老,更容易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

對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忌口,尤其是大魚大肉類食物,過于油膩且不好消化。對于甜食和重口味的食物也盡量少吃。忌口是為了讓身體健康更有品質。④

三、開始減肥就一點東西都不吃

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醫師支傑華在人民日報健康号刊文中表示,如果存在過度節食、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或者飲食中缺乏多樣化的營養素,也會影響免疫功能。

因為人體需要各種營養素才能正常運作,如果缺乏某種營養素,就會導緻免疫系統功能下降。例如,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D、鋅和鐵等關鍵營養素缺乏可能削弱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⑤

四、飲食不按時、睡眠不規律

規律的飲食和睡眠對身體健康很重要,定時定點吃飯對腸胃及消化系統很關鍵,規律的起居作息對大腦等多個髒器器官都有益處。

很多人不是按頓吃飯,而是想起來就吃,或者一忙就不吃,或者拿零食當飯吃,沒有規律。這容易引發消化道裡消化酶跟食物結合比例不好,影響消化吸收效率。⑥

同樣,很多人需要調整混亂的作息時間,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如果白天需要午睡,應控制在20-30分鐘之内。

五、長時間盯着手機、電腦螢幕

很多人經常抱着手機、電腦長時間地低頭看,這對頸椎是極大的傷害,對視力也會造成損傷。是以一定要合理把控使用電子裝置的時間,不要過度沉迷。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足外科主任醫師張奉琪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有些人因為長期低頭用電子裝置,顱骨外枕部骨質增生問題嚴重,會長出骨刺,甚至給頸椎、背部、頭部帶來疼痛感。⑦

長時間卧床玩手機,還容易引發耳石症,起床或躺下時會突然感到天旋地轉,頭暈得厲害。經常盯着手機看,更容易患飛蚊症,眼前小黑影來回飄動,特别是看明亮的背景更加明顯。

六、長期吸煙、飲酒過量不節制

衆所周知,吸煙、喝酒對健康“百害無一利”,最好是遠離!但是,有些人一邊吃着降壓藥、降糖藥,一邊參加各種酒局、煙霧缭繞。

在他們的觀念中,雖然有“三高”了,但認為“都是慢病,不要緊”。實際上,在用藥治療的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健康的保持同樣重要。

七、焦慮愛發脾氣,情緒不穩定

保持情緒的平和、穩定,不僅有利于自己的人際關系,對健康更加至關重要。

情緒大起大落,會影響心髒的健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病内科主任醫師劉梅林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提醒,失眠、抑郁、焦慮、愛發脾氣,可别小看這些“心病”,弄不好就會轉為心髒病。

精神壓力及不良生活習慣,可導緻血壓升高、心跳增快,導緻心血管病的發生率增加⑧。平時盡量保持情緒穩定,對健康大有好處。

八、長期高強度工作和較大壓力

浙江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黃進宇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高壓力和高強度的工作以及經常熬夜時,人體生物鐘可能會被打亂,交感神經長期處于興奮狀态,導緻體内過多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進而導緻血管收縮,血壓和血糖升高,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程序。⑨

九、過度清潔甚至有點小潔癖

一個人講衛生是好事,但過度清潔甚至有潔癖,就可能會引發疾病。

北京協和醫院變态反應學系主任尹佳在中國科學報刊文中表示,現代化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已成為大陸過敏性疾病發病率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一些有潔癖的人群,用洗髮乳、沐浴露的頻次很高,就算自己沒有過敏症狀,其後代也極易患上過敏性疾病。

應當從孩童時代就要多接近大自然、陽光、農場環境等,減少洗滌劑的頻繁使用,保護人體的上皮屏障。⑩

從今天起,重視身體健康!别再消耗自己,别再用健康為一切買單!

本文綜合自:

①2016-03-03河北新聞網《運動何以奪命?——專家揭示運動猝死真相》

②2019-03-15健康時報《運動後做個“冷身運動”》

③2015-12-28健康時報《抗衰老要強化心肺功能》

④2023-03-16人民日報健康号“神經外科杜醫生”《人過50進入養壽“關鍵期”,我們該如何做?醫生:壞習慣抓緊改》

⑤2023-07-27人民日報健康号“消化内科支醫生”《喜歡這樣吃飯的人免疫力通常不太好,5種習慣得改》

⑥2023-11-09健康時報《每5個人就有1人消化不良!改善消化不良,這件事很關鍵》

⑦2019-08-16健康時報《低頭玩手機可導緻骨骼變異》

⑧2015-12-22健康時報《節日壓力增女性心髒風險》

⑨2016-10-11健康時報《心梗多有“動粥”的根兒》

⑩2023-09-18中國科學報《秋天花粉過敏更嚴重!專家:放任不管當心變哮喘》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