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五髒之中,肺部無疑是最為“嬌弱”的存在。不同于肝髒與腎髒那般的自我再生與代償能力,也不同于心髒與脾髒那近乎無盡的包容與韌性,肺部對外部環境,特别是溫度與空氣品質的變化,表現得極為敏感。
稍有不慎,便可能誘發種種疾病,誠如俗語所言:“肺要嬌養”,此言非虛。然而,遺憾的是,盡管肺部如此脆弱,卻依然常被我們所忽視。
作為體内排毒與呼吸交換的重要器官,肺部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着我們的生活品質。當肺部出現問題時,它會通過一系列微妙而明确的異常現象向我們發出“警報”。
其中,痰液的變化,便是肺部日常健康狀況的直覺反映。痰液的形态、顔色和量,都可能成為肺部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01
痰是肺的“報警器”?
在肺部健康的狀态下,我們的身體内部環境井然有序,鼻腔和咽喉的黏液如同守護神般,默默地流入胃中,化作生命代謝的一部分,無聲無息。
然而,一旦肺部遭遇發炎的侵擾,這一和諧的景象便被打破。發炎的刺激使得黏液變得黏稠,它粘附着各種雜質,如塵埃、病原體等,形成了一個黏糊糊的團塊,我們稱之為痰。
這個痰團中,隐藏着不少威脅我們健康的元兇。病原體、灰塵等有害物質,若是讓它們肆意進入人體,後果不堪設想。
于是,我們的身體啟動了自我保護機制,纖毛如同勤勞的清潔勞工,将這些有害物質集結在一起,然後努力向上推送。
這個過程,往往會讓我們感到喉嚨發癢,最終通過咳嗽的方式,将這些痰團排出體外。是以,當我們的痰液增多時,首先要警惕的便是肺部的健康狀況。
以慢阻肺為例,咳痰便是其典型症狀之一。長期吸煙,使得肺組織承受了巨大的傷害,上面沾滿了有害物質。
當這些有害物質積累到一定程度,纖毛的功能便受到嚴重影響,換氣效率大大降低,濃痰便應運而生。
有時,這些濃痰還會卡在呼吸道裡,讓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咳出。更為嚴重的情況下,甚至需要借助吸痰器等工具來輔助排痰。
值得注意的是,痰液的顔色也會受到肺部疾病的影響。不同的顔色,往往預示着不同的病症。
02
白痰、綠痰、黃痰、黑痰,分别代表什麼情況?
白痰
咳出白痰,往往是透明的,但随着疾病的進展,其黏稠度可能會增加,變得難以咳出。這種痰液的出現,多是因為支氣管分泌的黏液增多,導緻痰液變得更為稠厚。
這背後的原因,往往與局部發炎的存在有關。發炎不斷刺激氣管、支氣管等組織,使得粘膜持續分泌痰液。
是以,長期咳出此類痰液的人,可能存在肺炎、支氣管炎等肺部疾病的症狀,同時可能伴有喉嚨腫痛、發燒、惡心等并發情況。
綠痰
綠痰相對少見,通常與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有關。這種感染可能導緻患者咳嗽劇烈,病情難以好轉,并伴随發燒、氣促等症狀。
黃痰
黃痰的出現常常與重度感冒或肺部發炎有關,如肺結核、肺炎等,也有可能是支氣管擴張的表現。這種情況下,痰液較多,并伴随劇烈咳嗽和發燒症狀,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黑痰
黑痰則可能意味着生活環境中的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當煤灰、粉塵和其他肮髒的纖維進入呼吸道時,為了保護呼吸道安全,分泌物會增多,進而産生痰液。戒煙後咳出的黑痰,實際上是肺部附着的髒東西被逐漸清除的表現,是一種好現象。
03
學會3個方法,切斷“生痰之源”
首先,積極用藥治療病因是關鍵
對于如支氣管擴張等病狀,使用抗生素和化痰藥是必要的。若病因是脾虛,中醫藥的調理則能很好地應對。通過針對病因的治療,我們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痰液生成的問題。
其次,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避免津液内停成痰至關重要
脾虛往往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是以調整生活習慣是改善體質的重要步驟。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濕氣和寒氣侵入身體,預防感冒和咳嗽。
出門時佩戴口罩,保護口鼻和咽喉。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情,做些讓自己開心放松的活動,避免過度焦慮和緊張。在飲食方面,我們要特别留意。
少吃點心、鹹菜和辣椒等容易滋生痰液的食物,而選擇溫軟易吞咽的食物,多喝湯水,有助于減少痰液的生成。适當的午休和充足的睡眠也是提升身體正氣、抵抗病毒的有效方法。
最後,學會正确的咳痰和排痰方法同樣重要
在咳痰前,最好先喝一些水,使痰液稀釋松動。然後,憋住一口氣,彎腰用力咳出。對于老年人,可以側身躺在床上,由家屬幫助拍背排痰。
拍背時,手掌并攏稍微彎曲,從肺底拍到肺尖,從外側拍到内側,但切勿用力拍打脊柱和肩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