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作者:詩意花城生活圈

有這樣的博物館嗎?

你能用"氣味"感覺到它嗎?

這是真的!

花草茶博物館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學城翔學藥廠,有"廣東省涼茶博物館"。在這裡,您可以了解中醫文化和嶺南涼茶的曆史,您可以通過不同的氣味了解草藥,您可以自己做一個獨家的小袋,還可以在戶外草藥園中感受各種獨特的植物,留在指尖的味道。

香園種植了300多種草本植物

松鼠是常客

從金峰站出來,乘坐地鐵6号線,沿着藥廠的圍牆轉一個彎,很快到達博物館的正門。這座三層樓的建築是一座"理想"建築的一部分,從高處俯瞰。門邊有幾棵高大的荔枝樹,枝繁葉茂。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香園中的李世珍雕像

大門對面是一個2000平方米的藥用植物園 - 芳香園。園内種植了300多種具有藥用和觀賞價值的樹木、草本和藤本植物,如辛辣木、檀香、黃梨、橙紅、闊麝、南闆藍根、菊花等。其中許多是制作涼茶的原料。

沿着草樹之間的小路,每走幾步甚至十幾株植物擺在我們面前,誰會想到,平時隻看到它們的幹貨,在自然狀态下就是這種樣子。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個有趣和學習的地方。松鼠不時參觀花園。他們比藥用專家更适合什麼水果。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中草藥标本

時間進入冬季,冷空氣即将來臨,香氣花園中許多草樹沒有花果,但捏着肉桂、茴香,那些不同的香氣讓人身心舒适。

展廳内有一個圓形區域——藥材氣味識别區。圍繞着百個裝有不同藥材的櫥櫃,中間圓筒顯示不同藥材的氣味,桌子是能聞到藥味的裝置。該地區有12種不同的中草藥氣味,遊客可以通過按下右側的白色按鈕并将噴射出口指向鼻孔來聞到相應的草藥。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參觀者在聞到藥材裝置之前感到好奇

這種小遊戲看起來簡單,操作實用,隻發現一排有排的困難。有些氣味隐約熟悉,但它們不記得自己是什麼;有些香氣,第一次聞起來,很難識别。這些獨特的氣味都應該是"藥劑"的一部分。

在"互動點藥區",有各種各樣的保健藥材,彌漫着淡淡的香味。這是遊客可以配置自己的涼茶的地方。我們可以按照下一個電子螢幕上的提示,從百櫃中選擇草藥來配置涼茶,配方有廣東涼茶、沙溪涼茶、四小時冷涼茶等,都是家庭的日常必需品飲品。您還可以使用小藥秤來聲明相應的芳香草本,以建立個性化的小袋。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互動配藥區的參觀者可以用小袋稱呼自己的藥

三台二十展區

告訴你涼茶的點點滴滴

博物館擁有室内面積1500平方米,加上香薰園和室外彩虹池、生态魚塘、梅香亭等景觀,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這樣,它并不是真正的大,而是走進博物館區,真正發現一粒米有千個世界一樣,豐富,人們感受到了中醫藥文化的豐富氛圍。還有一些臨時展覽,也許你來的時候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大型涼茶銅壺在順序大廳

序幕大廳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座雕塑。一個是鑄鐵,一個是銅茶壺,另一個是藥用磨坊。博物館内部部分包含"地理曆史","遺産與溯源","天人與和諧"三大單元,并設定了中醫與涼茶文化與趣味互動的兩大主題,共有20個展區,包括涼茶産地展示區,涼茶開發過程展示區,涼茶曆史展示區, 現代涼茶展示區、嶺南文化展示區、裝備及珍寶藥材展示區、配藥區、藥味識别區等體育體驗區。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涼茶店場景恢複

涼茶對于廣東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街上到處都是涼茶店,無論是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在身體安全的時候,都像是"力量的源泉",都能讓人更加分心。但要真正把涼茶一是一,二是二,很少有人能做到。

博物館内嶺南涼茶的曆史,由306 A.M。當時,東金道藥師葛洪南來到嶺南,能夠仔細研究嶺南的各種溫藥。曾撰文有名的《肘部儲備急救側》,重點介紹當地藥材,為普通人提供手藥,防治疾病。這種強調"草木四周"的理念,是中醫,也是發展涼茶遵循的原則之一。如博物館重要展示的"啜飲"涼茶,據說與水果落入井中和僧侶們受到啟發的輕孝有關。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展廳展示了嶺南幾大涼茶的傳承,其中"上清飲涼茶"已傳給第四代王永輝,王永輝也是非遺物項目"涼茶"的國家遺産。2006年5月25日,粵港澳21家涼茶生産企業擁有的18個品牌的54個配方和條款被國務院準許進入首批國家級"無遺"。涼茶市場變得更加活躍。2005年,國内涼茶飲料量不足100萬噸;涼茶從嶺南,到全國,世界。涼茶作為第二類軟飲料,是近60年來世界上第一種形成單一品類的,得到了國際認可。

可以閱讀電子版中醫奇異書

還可以爬"燕窩"

在館内,可以看到一本奇特的書——《補充殘餘的雷火公炮》,原現現存的中醫學院圖書館,為了生存孤書,館内陳列着其電子閱讀版。隻需将手移到顯示屏下方的傳感器前,然後像翻書一樣轉動螢幕即可。它的發現震驚了藥草界,是我國現存古代彩繪草本中最完整的一本傳記書。

這本書以明代宮廷畫家以《新一期雷公編纂筆記》為依據,增補藥歌,為藥物配形态圖和輔助圖,并以藥物及其編造方法為主題繪畫藝術創作,為中國古代草藥醫學文獻研究提供了一千多種彩色藥譜, 甚至古代藝術研究,又增加了大量輝煌且具有高度學術價值的新材料。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電子螢幕上顯示的"替換雷霆公共炮兵筆記"

以類似的方式顯示,有"智智光緒醫療選擇器"。該書有中英文兩種版本,于1981年11月由中國圖書局正式出版,不到半年就售罄。書中記載了慈溪、光緒兩人的醫療,如長壽、補、調、髒經絡病等處方,結合現代科學知識進行探索,對于中醫臨床疾病的治療,特别是慢性病調理、老年病預防,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朱學一說,目前組産的清熱排毒、咳痰、有益氣體清肺等許多中醫仍與書本記載的平方同功。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醫學書籍的舊手稿

說到傳統中草藥,你不禁會提到藥器。該系列的許多器皿都是通過參觀收藏的正品,如藥廠、藥桶、藥、藥鐮刀等。看着他們,腦力充沛的老藥——甚至不久前——的藥的情況,不禁讓人覺得,挽救生命和傷害并不容易。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種展現。這些工具現在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機器所取代,隻能在博物館或電視上看到。展廳裡還模拟了一個燕子的燕窩洞、伏擊的蝙蝠等其他洞。洞穴中的岩石可供遊客攀爬并體驗"燕窩"的收獲。

在廣州有這樣一座涼茶博物館:聞香識藥材,坐地鐵即到

燕窩洞

"涼茶文化不僅是廣東人的文化,也是中國人的文化,"王永輝曾說過:"民族文化的傳承是民族品牌,民族企業不能推卸責任。而這個涼茶博物館,是涼茶文化的精彩載體。

如何預訂行程?

該博物館建于2008年,長期免費向公衆開放,如果參觀者來,隻需預約博物館的官方号碼或在門口登記,如果是團體來,大約提前一天也就上去了!

靠近您的廣州生活圈

倡導生活

廣州日報集團制作

版權複制須經授權

溫:薄松竹

編輯:花城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