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作者:攝影說說

自己是個攝影愛好者,玩攝影差不多也有3年時間了,平時閑暇的時間一般就是去公園拍拍花草和自然風光這些,但是拍多了同種題材的照片總覺得有些乏味,正好去年3月份從網上無意間看到了NiSi近攝鏡這款産品,加上之前自己又沒有接觸過微距攝影這一塊内容,對這個領域還是充滿了向往和好奇,于是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自己網購了一套77mm NiSi近攝鏡套裝。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拆開包裝發現裡面是有一塊主近攝鏡,2個轉接環,還有一個便攜收納包。因為我自己平時使用的是騰龍70-180f2.8鏡頭,這個鏡頭的濾鏡口徑是67mm的,是以需要搭配67-77mm的轉接環使用。如果你們的鏡頭是其他口徑的隻需搭配對應口徑的轉接環使用即可。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NiSi近攝鏡搭配騰龍70-180的上機圖

便攜,鏡頭秒變微距

使用下來以後發現NiSi近攝鏡相比于專業的微距鏡頭而言真的便攜,因為就我個人而言,出門拍照并沒有固定的題材,看到什麼好看的想拍了就會拿起相機開始拍,可能一會拍人像,一會拍微距,一會兒又會拍風景照,這時候NiSi近攝鏡就顯得尤為友善了,因為不用頻繁換鏡頭了。當人像拍完,看到眼前有個有趣可愛的蟲子的時候,隻需要拿出NiSi近攝鏡往鏡頭前面輕輕一擰就立馬秒變微距鏡頭了,這個對于我這種随性拍攝,沒有固定題材的人來說就很友好。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畫質高清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比較擔心使用近攝鏡以後是不是會對畫質造成很大的損失。通過我自己一段時間的使用,我發現使用了NiSi近攝鏡以後對畫質的影響微乎其微或者說肉眼一般很難分辨出畫質上面的缺失。下面附幾張我使用索尼A7C+騰龍70-180f2.8+NiSi近攝鏡拍的幾組照片: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索尼 A7C+騰龍 70-180f2.8+NiSi 77mm近攝鏡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索尼 A7M3+騰龍 70-180f2.8+NiSi 77mm近攝鏡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索尼 A7M3+騰龍 70-180f2.8+NiSi 77mm近攝鏡

自動對焦

在使用過程中我發現NiSi近攝鏡還有一個很神奇的優點,就是你會發現裝上了NiSi近攝鏡以後,你的鏡頭的自動對焦功能依然可以用。相比較于專業的微距鏡頭這個優勢太明顯了,因為我們知道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專業微距鏡頭是不支援自動對焦的,而手動對焦對于剛入門的新手而言操作難度還是不小的,而NiSi近攝鏡的出現正好解決了新手玩微距的痛點。我自己用了NiSi近攝鏡拍的微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照片幾乎都是用的自動對焦,因為自動對焦拍微距真的太香了。有些敏感的蝴蝶之類的小飛蟲如果你用手動對焦,可能沒等你對好焦蟲子就飛走了,但是自動對焦卻能快速的抓拍到這些蟲子。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索尼 A7C+騰龍 70-180f2.8+NiSi 77mm近攝鏡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索尼 A7C+騰龍 70-180f2.8+NiSi 77mm近攝鏡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索尼 A7C+騰龍 70-180f2.8+NiSi 77mm近攝鏡

在使用NiSi近攝鏡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技巧,就是拍攝的時候盡可能使用較小的光圈值,我一般拍攝的時候光圈都是設定的F11,ISO2000左右,當然這是在白天光線好的時候,如果陰天條件下或者夜晚拍攝可能需要更高的ISO或者上補光燈了。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NiSi 77mm近攝鏡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你平時拍攝的題材不固定,同時偶爾還有拍微距的需求,還想要自動對焦,還對畫質有一定的要求,那NiSi近攝鏡真的很适合你。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NiSi近攝鏡,讓我與自然更親近

傅航

钣金結構設計工程師

微距攝影愛好者

圖文/傅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