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認知如何去僞存真?啊,真相,有多少謬誤假你之名而行

作者:小咨說管理
認知如何去僞存真?啊,真相,有多少謬誤假你之名而行

導讀:

今天是周末,複讀《六西格瑪管理》這本書的時候,翻看到假設檢驗這部分。啟發了老K對主觀認知客觀時,存在的“棄真”和"取僞"的思考。

認知如何去僞存真?啊,真相,有多少謬誤假你之名而行

特分享給大家。

标題借用據說是法國的羅蘭夫人的“啊,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以下是正文。

去僞存真:啊,真相,有多少謬誤假你之名而行

認知如何去僞存真?啊,真相,有多少謬誤假你之名而行

按照慣例,開篇一張圖,其餘全靠老K瞎編,絕對的原創,如有雷同,純屬熊大和熊二,二熊所見略同哈。

1 主觀認知客觀的四象限

我們的認知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判斷。

因為我們的視野有限、資源有限、能力有限……我們對客觀事物的判斷,難免會出現偏差(謬誤)。

那麼就有可能原本是正确的,我們認為他是錯誤的,這就是“棄真”謬誤。

也有可能原本是錯誤的,我們卻認為他是正确的,這就是“取僞”謬誤。

當然還有主觀認知和客觀一緻的去僞存真的部分,我們說,這個部分,其實在現實的世界裡面,隻有很少一部分,并隻為極少數人所掌握。

這就是這張圖的基本思想。

我們今天還隻是進行一個定性的讨論,缺乏資料的支撐。

而在統計技術中,有一個假設檢驗,用統計學來進行這種可能性的分析,就是将這種去僞存真進行量化地分析和判斷。

并且可以進行“得”(潛在的收益)與“失”(潛在的損失)的判斷。進而進行相對科學地決策。

當然,今天我們進行定性的讨論,更多地從原理上描述和澄清。如果要進行具體地量化分析,留待具體的管理問題,模組化論證哈。

讓我們回到開篇的這張圖,我們還是要系統地看各種可能。

這裡用一分為二(非0即1)的矩陣分析法。中間狀态暫時不考慮,隻考慮兩個比較極端的情況。

萬事萬物是客觀的,其固有的狀态,要麼正确,要麼錯誤;

而我們對這些事物的認知,則認為它們,要麼正确,要麼錯誤。

客觀狀态和主觀認知的組合,就形成一個二維矩陣(四宮格),可以分為四種狀态。

1去僞:真實狀态是錯誤的,我們也認為它是錯誤的。

2取僞:真實狀态是錯誤的,我們卻認為它是正确的。

3棄真:真實狀态是正确的,我們卻認為它是錯誤的。

4存真:真實狀态是正确的,我們也認為它是正确的。

其中1和4是我們認知的結論和實際情況是一緻的。這兩類情況,很容易了解哈。

但是2和3就是我們的認知和客觀情況發生了偏差,而且這種偏差在現實情況下普遍存在。

簡單舉例來說:

1是我們認為的壞人确實是壞人。

4是我們認為的好人确實是好人。

而2則是我們把壞人錯當了好人,把滿嘴跑火車的磚家,當作了學富五車的專家。

3就是我們把正确的,看成錯誤的了。類似把好人當作了壞人。所謂: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前面已經說過,去僞存真,是理想的情形,現實情況下,占比很小。大部分我們的認知,恰恰是處于2和3這兩種狀态。

是以,所謂的真相,大部分時間,并不被我們正确地認知。也才有了這篇文章的标題:啊,真相,有多少謬誤假你之名而行。

2 舉一個生活中的示例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再舉一個年輕人生活中會遇到的例子:年輕人處對象。或者說要找男女朋友。

這裡假設是一位美女想找男朋友哈。因為女孩子一般比較内涵,不像男孩子那麼主動去試錯,是以拿來舉例哈。

女生眼中的男朋友可以有多個特征,我們隻選取一個特征:是否渣男,來描述。

在事實上,這個男孩子,可能是一個渣男,也可能不是一個渣男(非渣男)。

這裡隐含了一個假設:這位女生對渣男的定義是明确、具體的,不可以更改的。當然實際上渣男的定義并沒有什麼客觀的标準哈。

現在就假設:A0渣男、B0非渣男。

因為我們這位女生,事先并不知道這個男孩子,到底是不是渣男。是以,如果你是女孩子,你是不掌握這個真實情況的。

你會怎麼辦?

正常的做法,是嘗試去接觸、去觀察、去了解,去試錯。然後得出一些進一步的判斷,這個男孩子到底是不是渣男。

這位女生一定會得出兩種結果(排除中間派答案哈):

A1渣男;B1非渣男。

套進四宮格模型,就很容易了解了。

去僞:當你确信他是渣男,而實際上也是渣男,你會及時地止損。恭喜你,你做出了準确的判斷,幸虧早早擺脫。

存真:當你确信他不是渣男,值得托付,經過密切地交往,确實是個好男人,恭喜你,你賺大發了。

取僞:當你以為他是個好男人,然後和他建立了親密的關系,結果深入交往一段時間後,痛苦地發現,他其實是一個渣男。這時候,你的内心是崩潰的。交往渣男的損失已經産生了。

棄真:當你以為他是個渣男,然後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的追求,後面他開始與别的女孩交往,後面你發現他卻是一個好男人。世上沒有後悔藥,你隻能怪自己的眼神不好哈,還得繼續尋找自己的下一位真命天子。

3 認知四宮格的應用,二選一的決策

客觀事實不會如我前面描述的那麼一清二楚、一分為二。

既然有不确定性存在,是以我們無論如何選擇、如何決策,都存在犯錯誤的可能性,并承擔是以帶來的後果。

對于尋找男朋友這個示例,中的2和3兩種情況,可能至少會存在以下兩種行動觀:

A:隻要是男孩子,都應該勇于嘗試,除非有證據證明對方很渣,以免錯過機會。

B:除非有證據證明對方很優秀,否則不會輕易嘗試交往,以避免損失。

請問:你如果是那位女孩子,你會選擇哪一種決定?

很多女孩子就選擇了B,開始糾結、内耗,不敢于交往了。

怎麼破?

老K用教員的《實踐論》中的一段話,經過改編,來闡述以下應對之道哈。 

認知如何去僞存真?啊,真相,有多少謬誤假你之名而行

……常常聽到一些女生在不能勇敢談戀愛時說出來的一句話:沒有把握。

為什麼沒有把握呢?因為她對于男生的情況沒有規律性的了解,或者她從來就沒有談過戀愛,或者談得不多,因而無從談到掌握談戀愛的規律性。

及至把把談戀愛的情況給她詳細分析之後,她才覺得比較地有了把握,願意去嘗試着談戀愛了。

如果這個女生在戀愛中,經過一個時期,她有了經驗,而她又是一個肯認真觀察情況的人,不是一個主觀地、片面地、表面地看問題的人(戀愛腦)。這樣,她就能夠自己做出這個男生是怎樣的人的結論,她談戀愛的勇氣也就大大提高。

隻有那些主觀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問題的(戀愛腦)的女生,遇到一個男生,不問青紅皂白,要麼一概地拒絕交往,要麼一下子陷于其中,這樣的女生,是沒有不跌跤子的。

還是那一句話,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老K建議你選B。

大膽地實踐,并在實踐中勇敢地試錯。

才能做到逐漸地去僞存真,而不要指望“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點選閱讀:成功學并未遠離,給我一雙慧眼,看清它在哪裡)。

認知如何去僞存真?啊,真相,有多少謬誤假你之名而行

更多文章,歡迎大家關注“小咨說管理”查閱,也希望您更多地互動、分享、參與踴躍留言,分享話題,覺得有用請點贊、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