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作者:前沿藝術文化探索

【簡介】

本文主要講述了新世紀以來英國中餐業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快速發展,中餐業在英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英國中華餐飲協會核心成員劉國輝在英國經營中餐已經二十年,積累了英國中餐業豐營運管理經驗和敏銳的市場眼光,他用風趣幽默的方式解讀了英國中餐業和市場。本文還介紹了一些中英交往史,如第一位到達英國的中國人的故事。希望了解英國中餐市場和中英文化的人可以深入閱讀本文,以期有更多的發現。

Introduc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British Chinese food industry in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since the new century, as well a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hinese food industry in the UK. Liu Guohui, a core member of the Chinese Catering Association in the UK, has been operating Chinese cuisine in the UK for 20 years and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s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UK Chinese cuisine industry. He has interpreted the UK Chinese cuisine industry and market in a humorous way. This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some history of Sino British communication, such as the story of the first Chinese person to arrive in the UK. People who want to understand the British Chinese food market and Chinese British culture can read this article in depth, hoping to have more discoveries.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為什麼一些英國人吐槽中餐美食?

為什麼英國被稱之為“美食荒漠”?

為什麼近五年中餐在英國發展良好?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雖然美國是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但英國留學人數增幅明顯,中國留學生湧入英國的各級學校,中國遊客也越來越多的標明英國為旅遊目的地。2008年到2018年這十年間,中國人赴英的次數幾乎翻了兩番,至2021年已超過15萬人,同比增長5.47%,在國際學生中占比22.3%,位列第一。這樣的人口數量相當于一個中等規模鎮區的規模。伴随着旅英人口數量的增長,英國中餐市場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期。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中餐美味 英人愛吃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英國人喜歡聊天舉世聞名,中餐有數千年的曆史文化,豐富的品味,一流的口感和味道,這些都是英國人樂于分享的談資。如果英國吉尼斯記錄評世界餐飲曆史文化之際,那非中餐莫屬。随着英國中餐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喜歡吃美味正宗的中餐。但因為旅英廚師群體人數多魚龍混雜,一些沒接受過規範廚行訓練的人也瞅準機會在英國做中餐外賣,以緻中餐的聲譽受到影響。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早年主要是香港人到英國開蒼蠅館子,進入21世紀以來英國開放了勞工簽,英國餐飲業廚師短缺,以福建人為代表的廚行師傅進入英國開餐館。各菜系一些進階廚師也來英國落地生根,把中國先進的餐飲文化和事業帶到了英國好多地方,現在在英國很多地方都能吃到純正的中餐。”英國中華餐飲文化協會副會長、英國中餐文化推廣大使、英國中餐餐飲管理公司創始人、英國CRTA餐飲大賽評委、第九屆中國烹饪世界大賽執委會顧問劉國輝先生于2005年以工作簽的方式旅英創業,從開奶茶店做烘焙甜點開始,2010年定居紐卡斯爾擔任聯合創始人建立中餐管理公司,于倫敦、愛丁堡、莎士比亞故居、杜倫、紐卡斯爾籌劃建立8家店面及中央配送、超市、奶茶店、面包甜品店等生态鍊産業。2017年劉國輝與夥伴共同創立了英國中餐餐飲管理公司,旨在提升整個英國中餐行業的生産以及管理标準。經過20年的發展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并籌劃着更為宏大的英國中餐産業發展布局。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砥砺五年 中餐向好

“早年的英國中餐都是從香港引進的,沒有像現在這麼多的品類和菜肴,多是順應了英國簡餐式的烹饪,如熬個咖喱。近20年來,中餐在英國開始穩步發展起來。近5年來正宗的中餐開始在英國廣為提及并逐漸普及。”劉國輝介紹:“英國人想吃正宗的中餐,英國是資本主義國家,社會高度圈層化。英國工薪階層過的是精打細算的日子,吃中餐是很奢侈的消費,點個中餐外賣就以為是中餐,撇腳的外賣讓工薪階層對中餐有了不好的印象。英國中産階級才能放開吃正宗的中餐。在英國吃中餐和法餐一樣,選擇晚宴時享用,對于中産階級而言,中餐是高端的品質餐飲。”在英國吃隻烤鴨要100多磅,炒菜都二三十磅起,這樣的價位讓工薪階層望而卻步,中産階級一周也隻能吃個兩回。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英中餐館 華人開拓

“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從遙遠的歐洲來到中國生活遊曆,在他自西向東旅行時有一位中國人由東向西踏上了歐洲的土地,此人就是目前可考的最早到達歐洲的中國人列班·掃馬。據史料記載,在漫長的亞歐大陸旅行中,列班·掃馬到達了西歐,并拜見了英王愛德華一世。17世紀以來中國出現了真正抵達歐洲并在歐洲遊曆和定居生活的人,沈福宗于1682年抵達歐洲,被認為是近代第一位到達歐洲的中國人,受到了羅馬教皇、法國國王、英國國王的宴請和接見,沈宗福回贈了中國傳統典籍,這故事放今天都能拍一部電影。19世紀中葉,英國迎來了第一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黃寬。與此同時,載有中國水手的商船陸續停靠英國港口,水手們獨具一格的中式飲食生活進入了英國人的視野,此後留學生和商船水手有所增加,簡易的中餐館開始在港口區開了起來。英國倫敦西區的第一家中餐館始于1908年的“華夏餐館”(Cathy);二戰後随着大量華人自香港抵達英國,英國中餐業開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期,但囿于經濟發展水準,當時英國中餐館水準令人不敢恭維,多是南粵清淡風味菜館,中國點心、烤鴨以及一些北派中餐也開始受到英國人的喜愛。據英國《2024年度全球軟實力指數(GSPI)報告》,中國在國家軟實力總得分上中取得了最顯著的增長,跻身全球前三,增速位列全球第一。報告資料顯示,中國和第二名英國的差距非常小,分析家預測,依據這一發展速度,中國很快将會躍居第二。随着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持續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新一代中餐館開始亮相國際市場。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先進中餐 受英歡迎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在英國,既有适合英國人的中西合璧的中式菜,又有照顧海外留學生、打勞工群慰藉莼鲈之思的道地中國菜,尤其是四川的麻辣風味菜肴在英國大街小巷聲名鵲起,得到了海外食客的廣泛歡迎。2019年4月25日,全歐洲第一家海底撈開業。2024年春舉辦的“金熊貓年度商家獎(Golden Panda Awards)2023”榜單顯示:川菜、火鍋、北方菜捧得了多數獎項,以海底撈進入英國為契機的五年,英國中餐取得了階段成果。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把中國先進的餐飲帶到英國。”劉國輝說出了當初赴英的宏願,相比于中國豐富璀璨的飲食文明文化,一些人将英國稱之為“美食的荒漠”,網絡搜尋英國十大名菜都難湊齊。曆史上,英國的國土面積狹小,資源短缺,中世紀時期英國群眾大多吃簡單的面包和烤洋芋,而同期中國的飲食已發展出四大菜系琳琅滿目的美味佳肴。随着英國擴張和貿易的發展,中國茶、印度咖喱香料等進入英國,成為英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發展出了不同類型的英國飲食生活方式。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工業革命不僅讓大量農村人湧入城市,也催生了快餐文化和工業化的食品生産,這讓本就不發達的英國餐飲烹饪水準和規模進一步萎縮,英國人也率先一步進入了工業化食品和冷凍食品時代。中國餐飲烹饪講究“食不厭精脍不厭細”理念受到英國人的喜愛是有原因的。孫中山考察了世界對中國飲食文化進行了高度的評價:“維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未過國所不及。”“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并駕。”今天,中餐人的努力在英國市場有了成果,劉國輝對比分析了如今的英國中餐市場:“本土的中國菜和英國的中國菜有很大的差別。一方面是因為國外受到中式原材料、調味品和烹饪技術的限制,另一方面方面為了适應海外中餐市場進行了改良,以适應當地人的口味。和英國飯菜原汁原味的飲食習俗不同,中國菜會強調各種口感口味和香料的風味。”英國食客對中餐的服務也是有要求的,“要接待好英國顧客不僅要懂得飲食文化,還要懂得當地風土人情。如講述宮保雞丁的背景故事,愛聊天的英國人就會覺得很有意思;英國人喜歡解壓的足球歌劇,要是能聊起來,客人就會嘩啦啦的給小費;中産階級注重的是消費品質。”劉國輝說在英國做生意要入鄉随俗,在英國做生意房東還會幫忙分析生意的風險,一門生意做起來了,想做黃還難;相反一門生意如果經營失敗,想東山再起,房東、朋友、商界都會來勸阻,想重新開張也很難。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中英融合 各有風味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曆經20年的英國創業曆程,劉國輝說自己的生活也有了英倫範兒:“我的生活方式變化很大,牛排四分熟、八分熟也能吃(牛排一般以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來分,此處說是四八分熟有調侃的意味)。在國内隻喝粥吃包子油條馄饨,現在也喝牛奶咖啡吃烤面包喝下午茶。”英式下午茶是經典的英式生活方式的象征。一到下午3點,英國人放下手頭的工作,先往茶壺裡倒上牛奶奶酪,加糖放入茶葉烹煮。混合着奶香的茶香四溢,沁人心脾,吃着可口的點心、餅幹、小三明治和水果塔,惬意的聊着天,人們又開始變得能量滿滿充滿活力,一掃午後的疲憊。英國人有多愛飲茶呢?1706年,創始人托馬斯·川甯(Thomas Twining)在倫敦開設第一家茶鋪,迄今318年仍在營業,今天川甯品牌也是英國茶界數一數二的品牌。如果說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等小說充滿着咖啡味,18世紀文壇泰鬥薩缪爾·約翰遜的《英語大詞典》、《莎士比亞集》卻是滿滿的茶香。“英國人喝午後茶有點像我們喝小酒嚼花生米,是有特色的飲食文化享受。”劉國輝經常拿中英生活方式中的相通點做比較,常有有意思的發現。美食家分析,西方人的面包、餅幹等多是顆粒粗糙的口感,中國菜講究軟爛耙糯入味,兩者是有差别又有聯系的。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創新中菜 火爆英倫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在英國擔任餐飲協會上司,劉國輝不但是一位廚師,還是一位美食活動家。劉國輝與曼城市長、杜倫市長、紐卡市長、布裡斯托市長建立了友好的互通聯絡關系。他的廚藝也受到英國精英階層的稱贊。“我們團隊研發的大漠風沙牛排,風味香辣雞塊等融合菜很受當地人喜歡,用的是中餐西廚的思路。”劉國輝的精心研發赢得了社會聲譽。

近些年,随着中餐在英國市場發展形勢趨好。日餐、韓餐、東南亞菜、土耳其菜也緊随中國餐飲的腳步拓展英國市場。“中餐科技化水準和英國餐飲食品科技水準還是有差距。我們團隊準備開展中餐半預制菜項目,提供可以‘蒸煮炸烤’的免翻鍋半預制菜,既可以面向中餐館市場,又可以進入家庭市場,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中餐美味。”劉國輝看好英國中餐創業的市場大環境:英國人對中餐有文化認同,有稅收優惠等激勵政策及良好的市場經濟制度和秩序。“在倫敦和小鎮的創業營收會有差别。在倫敦每周若有800多磅,小鎮大概就能達到600多磅,但在倫敦的工作壓力大吃住生活條件簡陋,在小鎮上是很容易被當地人接受的。在倫敦做項目會快一些。這和國内的情況相似,看創業者需要的是什麼。”劉國輝說在英國大城市和國内一樣,在小鎮也有不錯的發展機會。

英國中餐是奢侈消費,英國中餐預制菜市場處于戰略機遇期

海外華人 團結一緻

“我們華人在國外很團結!”劉國輝經過20多年異國他鄉的生活已經融入了當地社會,孩子也順利進入倫敦大學主修藝術。“剛來英國是很煎熬的,中國人喜歡熱鬧又很難融入英國圈子,經曆了一個适應孤獨的過程。前後經曆了5年才适應了英國工作生活的環境。”劉國輝能從英國走出來,靠的是高度自制力和專注于事業,“作為專業廚師,我一直保持對食物口感口味的敏銳,也很少喝酒。”劉國輝提到英國唐人街有賭場,有一些老鄉因把持不住誤入賭場,“往往輸得精光,二三十年積蓄敗光。”劉國輝深為惋惜和同情的說,“這是赴英華人要引以為戒的。”

進入21世紀以來,英國人口從2000年的5800多萬增至2023年的6800多萬,人均GDP也從2.83 萬美元(2000年)增至4.89萬美元(2023年)。英國是世界上一流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盡管英國國土面積不大,但其發達的經濟水準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環境是有有利于餐飲業創業和發展的一面,這也是中餐國際化發展的良好機遇。

後記一:英式下午茶文化。英式下午茶是英國人午後休閑生活方式,午後小憩來一份輕食簡餐,非常有助于放松心情補充能量。在中國一線城市,很多歐洲企業引入了咖啡間,一些非常狹小,還沒有衍生出暢意開放的下午茶文化。從改善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的角度來看,下午茶文化有在國内有适度推廣和發展的需求。

後記二:中西菜單的不同。中國有很多菜是意境和意會的。如螞蟻上樹、三不沾、開水白菜,這些菜隻有懂中文才有意思,如果直譯過去就沒意思,中式菜單設計重在展現中國飲食文化和文明。劉國輝發現西式菜單設計的非常科學,食物名稱準确,營養元素含量清楚,這是與西方社會生活中廣泛存在的科學教育主義有關。

後記三:電視晚餐。據了解,英國原創的電視節目數量占全球原創電視節目的45%,中國一些流行的電視節目原型就源于英國。精彩的電視節目吸引了一家人晚餐時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節目,這就是英國的“電視晚餐”生活方式。看電視時吃的晚餐多是冷凍熟食,放進微波爐加熱好就可以邊看電視邊吃。根據中餐豐富的飲食文化和色彩斑斓的呈現特點,可以探索将中餐融入英國電視節目和文化中,讓人們在耳濡目染中了解和認識中餐,進而在享用“電視晚餐”時添加中式菜品,帶動中餐産業在英國的發展。

後記四:英國中餐業的教育訓練。劉國輝說為了更好的推廣中餐,中餐将提供500個名額的免費中餐教育訓練課程,包括烹饪、營養、健康和經營等方面的課程。通過這樣的教育訓練可以提升中餐業的整體水準。這樣的教育訓練不僅提升了中餐業的競争力,還有助于顧客享用的更好更道地的中餐美味。這項教育訓練工作面對英國廚師時,還可以加入“中國美食之旅”研修課程,很多西方專業廚師對中餐有了認識之後,是願意到中國來拜師學藝的,這将有助于中英廚行之間深入交流和合作。

後記五:紳士教育。英國教育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反對天賦觀念,倡導白闆論,極為重視教育的作用。他寫道:“我覺得每個紳士(每個留心兒子的教育的紳士),他為兒子所求的事情除了留給他的财産以外,都包括(我假定)這四件事情裡面:就是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在英國工作和生活或多或少都要接受英國紳士文化的熏陶,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下,可以為中餐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更多有益的探索。洛克還提出一個紳士還應學習一技之長,比如學習木工、農藝、園藝以及熏香、油飾、雕刻等技藝。當然還可以有廚藝,這些都是中式藝術擅長的領域,中英之間可以在這方面有更多的交流話題。

後記六:海外華人要耐得住寂寞。“茫茫東海波連天,天邊大月光團圓。”劉國輝提到了海外華人參賭的危害性:“很多華人二三十年的積蓄,一夜之間就輸光了。”劉國輝也深有體會的說海外華人之間總體上是團結的。海外華人之間建立機制互相幫扶疏導,從事積極有意義的娛樂活動,甚至是建立公益性的投資平台,分散資金風險,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幫助華人更好更幸福的在異國他鄉生活。當然,這要參考英國發達的金融、保險和信用機制來進行制度設計。

補記:中國和英國都是文化大國,且有很多可比較的文化類型。如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戲劇,狄更斯和魯迅的作品,等等。深入研究中西方文化藝術中的交集和差别,可以有更多文明文化層面的發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