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汽車“虧錢”定價,新能源車企這波降價潮,雷軍也頂不住嗎

小米汽車“虧錢”定價,新能源車企這波降價潮,雷軍也頂不住嗎

萬衆期待下,小米首款汽車的官方指導價在昨晚姗姗來遲——标準版售價21.59萬元,高配版最高為29.99萬元,均為純電車。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釋出會後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價格都是虧錢的,小米原本想定23.9萬,頂配定35萬。

定價艱難,因為新能源車市競争真的激烈。3月以來,汽車行業價格戰持續蔓延。然而,人們的悲喜并不相通。有人躍躍欲試,就有人傷透了心:上個月剛買,這個月同款降價三萬,甚至還增添了配置,橫豎讓人睡不好覺。

新能源車市這波降價潮裡,車都降成啥樣了?又為何能降價?

01

新能源車市場,越來越“卷”了

春節後的新能源車市場,特别熱鬧。

早在1月份,經曆五連漲的特斯拉吹響号角,調低Model 3、Model Y等國産化車型的指導價約1萬~3萬元。彼時,降價後的特斯拉入手價,也在23萬元以上,尚不能讓市場興奮起來。

随後,國貨頭部品牌比亞迪搶灘登陸,将“秦PLUS”和“驅逐艦05”兩款高成本效益車型的新款繼續降價兩萬元,至7.98萬起步,點燃市場。

小米汽車“虧錢”定價,新能源車企這波降價潮,雷軍也頂不住嗎

比亞迪喊出了“電比油低”的口号 | 圖源品牌官網

要知道,幾乎相同配置的車型,去年底還賣10萬元左右。當時的賣點,就已經是成本效益高。

其他廠商當然坐不住。哪吒、極氪、蔚來、智己等國貨新勢力先後發聲,調低車型官方指導價。例如,2月底,哪吒汽車宣布多款主力車型全系降價。其中,哪吒X系列最高降價2.2萬元。

根據《中國經營報》等媒體統計,3月至今,超20款新能源車官宣降價。

另據汽車市場專業分析師“崔東樹”的統計,在越來越“卷”的車市,2023年已算是“降價年”。而截至今年3月15日,已有51款車型官宣降價,規模已經達去年的一半。其中,47款都是新能源車型。

小米汽車“虧錢”定價,新能源車企這波降價潮,雷軍也頂不住嗎

傳統燃油車品牌也被逼急了。近日,吉利就将旗下的星越、星瑞、帝豪等多個燃油車系降價,降幅在3000元至1.5萬元不等。經典轎車“吉利帝豪”,最低5.59萬就可入手一輛——不足北上房子一平米。

除了降低指導價,新能源車企想盡法子。電車要用電,那就送免費充電。充電需要基礎設施,那就送充電樁。加上經典的以舊換新、免費換裝、分期優惠等門店優惠鍊,總會讓你覺得撿了大便宜。

以降價刺激消費,企業屢試不爽。而市場的回應,也能讓他們暫時安心。根據乘聯會(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的資料,3月1日-17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33.5萬輛,同比激增56%,成績喜人。

不可否認,買車時考慮新能源,已是大勢所趨。中國汽車協會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汽車總産量接近3000萬台,其中,新能源車型(含增程式、插混與純電動車)占了944.3萬台,滲透率達31.4%。而在2019年,這一資料還僅為4.7%。彼時買電車,尚屬小衆選擇。

小米汽車“虧錢”定價,新能源車企這波降價潮,雷軍也頂不住嗎

而随着車輛購置稅免征政策在今年延續、汽車及基礎設施(比如,充電樁)陸續下鄉,車市活力隻增不減。想要從中分杯羹,隻能努努力,在價格上下功夫了。

02

六成維權關乎價格,

老車主吐槽降價快

降價,聽上去是好事。但老車主傷了心,且這群人的規模不小。

車主陳鋒在23年3月份購入某品牌尊榮款車型,落地價超23萬元。買的時候說是全國統一價格,沒法優惠。但不到兩月,同等配置、換了名字的車型上市,直降兩萬。不過半年,又降兩萬,甚至軟裝配置還升了級。

開上新車不到一年,累計降幅超四萬,他有點委屈:“車貸還的還是原價的車貸呢。”

他是可以安慰自己:早買早享受。但問題是,也沒早享受到多久。

跟陳鋒一樣,買車價被倒挂想投訴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在黑貓投訴平台,某頭部新能源車企近30天收到了883條投訴。短短一個月,已經占他們收到的曆史投訴量的十分之一。

其中,近六成(59%)在投訴價格問題。其次是退訂問題,即支付定金後,但想取消訂單,被門店拒絕後的投訴。品質與服務問題,亦有一定的提及。

一位投訴者寫道:“不到三個月,降價2萬元。配置并沒有太大的改變,甚至有所更新。這對于老車主,是一種不公平的待遇。是以,我們希望廠家能夠給予消費者一定的補償,以彌補我們的損失和不滿。”

然而,酒店取消、機票買貴、電商平台被坑,這些小錢,在投訴平台總是能換回點真金白銀,但願意将幾萬塊退給你的車企就少有了。

這些投訴的受理結果,通常都是轉接車企的客服,然後告訴你:不好意思,但我們不改——長期以來,跟買房一樣,車降價後給老顧客補貼的行為,鮮有發生。而所謂的“保價”政策,不過是獨幕喜劇牌偶爾發起的促銷承諾。

是以,對于車企而言,降價其實是一種飲鸩止渴——的确能止渴,讓消費者短期興趣提升,但對于總體市場的人群而言,半數以上的人還是不買賬。

麥肯錫近期釋出的汽車市場消費者調研顯示。面對價格戰,半數以上的消費者态度中立。尤其是高端價格帶,人們顯得更冷靜,僅有16.3%的受訪者認為降價會刺激自己的購買決策。

小米汽車“虧錢”定價,新能源車企這波降價潮,雷軍也頂不住嗎

一個原因是:我都計劃支出30萬以上的錢買車了,萬把塊的降價,不一定是一個決定因素。長期駕駛的體驗,才是重點。

另一方面,不穩定的市場競争與價格變化,是促使很多人長期觀望的因素——降價把人給搞心慌了。

更不用說,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表現、場景局限,一直是一個争議點。逢年過節,高速路排隊充電的窘迫,車友記憶猶新。有些車型,被人嘲笑像家庭影院,但就是不像車。以及,一些關于自燃、凍停的傳言,難免流傳。

03

成本降低,新車定價向“中間”靠攏

許多人想不明白的是,為啥新能源車之前那麼貴,這次就能降價了?

第一個原因,是造一輛電車,花不了那麼多錢了。

電動汽車生産,電力系統成本高昂。根據行業估算,電車的核心——三電系統,通常占整車生産成本的40%左右,而電池又是其中的大頭。按去年均價算,一個70kWh的電池包,使用三元锂和磷酸鐵锂電芯的成本價分别為4.5萬元和4萬元左右。

這也是為什麼,部分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方案中,若采用電池租賃方案,可立減數萬元。其實,售價上減去的這幾萬塊,就是電池的價格,而你需要支付的是每月千元左右的租賃費用。

小米汽車“虧錢”定價,新能源車企這波降價潮,雷軍也頂不住嗎

而電池成本一旦下降,車企就有了降價空間。最近一段時間,電池成本的變化眼花缭亂。

根據上海鋼聯資料,3月13日電池級碳酸锂均價報11.3萬元/噸,與一年多前的高點相比,跌幅達到八成。

另一方面,是消費市場的需求,本身就在向中間價位靠攏。一些鬥志昂揚、立足高端的品牌,也在悄悄回到12萬元-25萬元的主流價格帶。小米汽車,也隻能這樣盤算。

大家是有點閑錢,但也沒那麼多。或者,也不想花那麼多。消費緊縮的時代,拼單、團購産品都在格外受寵。而車嘛,有個代步功能就夠了,車貸也少一點——這是很多人的心态。

是以,車企才會咬咬牙,紛紛往中檔的價格區間靠。

小米汽車“虧錢”定價,新能源車企這波降價潮,雷軍也頂不住嗎

但能賺錢嗎?估計懸,産能不夠、營銷成本隻增不減,種種因素壓在車企頭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3年1至11月,汽車制造業利潤率為5%。與2022年同期相比,繼續降低0.7個百分點。

利潤一少,投資者的錢一撤,許多車企就堅持不住。剩下的,就是十幾個“新勢力”和“優等生”瓜分這個大蛋糕了。

在這場競争遊戲裡,消費者能收益很多嗎?還很難說。

車企倒閉,維修難尋。2023年,威馬、愛馳等電車品牌App面臨停運,車門都打不開,智能汽車變“智障”;車企很“卷”,都在降價——但誰知道是不是最低價,萬一不過兩個月,又降價了呢?

很顯然,我們的消費之旅,總是處于冤大頭與幸運兒的疊加态裡。

小米汽車“虧錢”定價,新能源車企這波降價潮,雷軍也頂不住嗎

(來源:騰訊新聞)

小米汽車“虧錢”定價,新能源車企這波降價潮,雷軍也頂不住嗎

作者 | 鹿鳴

設計 | 鹿鳴

編輯 | 赤耳

出品丨騰訊新聞 谷雨工作室

騰訊新聞出品内容,未經授權,不得複制和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