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區水景:曾經的“賣點” 如今的“痛點”

作者:泉州網
小區水景:曾經的“賣點” 如今的“痛點”

鑫億大廈小區内的水池幹涸

泉州網3月28日訊(融媒體記者 張曉明 文/圖)有山皆是園,無水不成景。為迎合購房者的需求,開發商把小區水景作為商品房的一大賣點,并在一些高端樓盤中廣泛應用。但是交房之後,水景維護卻成了不少物業公司的難題。正所謂開發商賣房一時爽,物業維護處處難。

記者發現,曾經作為衆多小區重要賣點的噴泉景觀,如今大多成了擺設:有的水景水體渾濁,有的則完全幹涸,有的生鏽裸露,有的積滿污垢,不少業主為此備感惋惜。小區水景為何會被閑置?這一困局有沒有破解之道?連日來,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小區水景:曾經的“賣點” 如今的“痛點”

陽光巴黎小區一期内的噴泉設施已經生鏽

現狀 小區水景多成擺設

中心市區很多小區建有漂亮的水景,當年都是開發商美化小區環境的賣點之一。但随着時間推移,景觀池的維護成了問題,處境尴尬。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泉秀街的中遠名城小區。從小區南門進入,便能看到一處面積達數百平方米的噴泉景觀,不過已經棄用。“如果噴泉開啟,很是壯觀。”蘇先生是中遠名城小區的第一批業主之一,小區建成已經20多年了。他記得,剛入住時,每天傍晚噴泉都會開啟1個小時左右,那時廣場上都是來看噴泉的業主。10多年前,池子裡就沒有水了,噴泉景觀閑置至今。

位于泉秀街的陽光巴黎小區也建有噴泉景觀,但兩個長方形水池裡的水早已幹涸。業主林先生指着鏽迹斑斑的噴泉裝置說:“我們2002年剛入住的時候,噴泉還有使用,不知何時突然就沒動靜了,水景已經被閑置了10多年,小區環境也‘失色’了不少。”

像這樣水景被閑置的小區,在市區并不少見。記者走訪了鑫億大廈、豐盛假日城堡和盛世天驕等小區,發現這些小區内的景觀池也都沒有水,噴泉裝置都已停用。

小區水景:曾經的“賣點” 如今的“痛點”

福新花園城外廣場噴泉已停用多年

刺桐路與豐澤街交叉路口的福新花園城小區建于2004年,小區外圍廣場的大型噴泉當年開啟時頗為壯觀,給不少市民留下深刻印象。如今,該處噴泉裝置已經破舊不堪,池内處于幹涸狀态,弧形池上加裝了鋁架子,不過這些架子多處變形,走在上面容易被絆倒。福新花園小區物業從業人員表示,物業幾經變更,早已不再維護該處外圍廣場的水景。

“小區内的水景池閑置,成了兒童的‘遊樂場’。”家住冠亞城市花園小區的莊女士說,她女兒曾和小夥伴在池子裡追逐,不小心摔倒撞到假山,額頭縫了好多針,還留下了疤痕。

其他一些小區居民也有着同樣的擔憂:特别是景觀池原本都安裝有景觀燈或噴水裝置,池水幹後也不知道是否徹底斷電。陽光巴黎小區的林女士表示,雖然物業已經切斷景觀池内部水電,但池内電線雜亂、景觀燈破損、鐵管鏽蝕等仍存在安全隐患。

分析 水景維護難在哪裡

對于物業公司來說,小區水景無疑是“美麗的負擔”。記者調查發現,物業公司要考慮營運成本,往往導緻水景的維護缺位。

營運成本過高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小區水景運轉不起來?物業公司或許最有發言權。

據了解,開發商在銷售房産時,會用開放的水景吸引顧客,但一旦樓盤售罄,開發商走人,水景的日常維護則轉交物業公司負責。

資深物業人士高經理告訴記者,他曾經接手一個小區,當時水景已經癱瘓,起初嘗試投入人力、物力來維持噴泉及其他水景運作,但由于地基下沉,水池頻繁漏水,就像個無底洞,反複維修仍然無效,無奈之下隻能棄用。

小區水景:曾經的“賣點” 如今的“痛點”

東海泰禾首玺小區正大門的水景

在一些新小區,記者看到水景也并未全部開啟。3月17日11時50分,記者走訪中駿雍景台小區時,小區南大門的一處大型雕塑水池并未看到水,大門内的一處小型噴泉有在運作。東海泰禾首玺小區正大門有三處水景。居民林女士說,有兩處水景在早晚各開放一次,而噴泉水池則在節假日才開放。

“主要從節約成本考慮,開放水景不僅耗水,而且耗電,成本比較高,全天開放,物業管理企業無力承受成本壓力。”多數小區的物業做出了這樣的解釋。

小區水景:曾經的“賣點” 如今的“痛點”

寶珊花園水景依然維護得較好

寶珊花園小區是我市的高端住宅小區,該小區共有三個大門,均設有景觀水池,且每個都會在早中晚三個時段定時開啟。不僅如此,小區内還有兩個大型的天然湖鯉湖和珠湖,水景維護都做得不錯。南方物業副總經理施麗玲介紹,作為高端小區,寶珊花園小區在開發建設的時候重點打造水系景觀,物業每年都要投入不小的維護費用,為的就是保證水景的正常運轉。她坦言,後期水景的維護,考驗的是物業公司的營運管理水準,單靠業主是無法維持的。對大部分物業公司來說,越是大面積的水景,越吃不消。記者走訪也觀察到,樓盤傳遞二三十年後,水景能保持原樣的小區屈指可數。

“水景确實存在維護成本高的問題,如果沒有循環的維護,水景最終都會癱瘓。”業内人士陳經理表示,隻有少數好的物業才能負擔得起水景的維護費用,而對于一些小區來說,偏低的物業費直接制約了小區水景的養護。

也有一些小區的物業負責人表示,很多暗埋在噴泉下的水管已使用多年,再加上當年設計時存在一些缺陷,使用久了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維修或更換的成本都不低,停用水景也是無奈之舉。

物業左右為難

在鯉景灣小區,物業與業委會達成共識,水景在節假日的時候才開放。物業方告訴記者,對于水景,物業公司既要考慮成本,又要考慮業主的意見。因水景維護費由業主承擔,業主對水景是否應該繼續使用産生争議,有的希望繼續保持,讓美麗的水景提升小區品質;有的要求停用,因為水景花費較大又易滋生蚊蟲,還會産生噪音。業主的各種意見,物業都要聽,也就面臨兩難選擇——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水景,是該維持正常運作還是棄用或改造?

實際上,維護成本從開發商轉嫁到物業身上後,最終還是會由業主承擔,成為小區維護管理的一項沉重開支。這也導緻有些時候,業主對水景的運作産生争議。開噴泉時,有業主質疑水電費應由誰來埋單;不開噴泉時,臭水養蚊也遭投訴。

“有些小區一年下來的養護費就要數萬元。”城東一小區物業負責人認為,水景維護費用高的确是目前小區面臨的實際問題。有的業委會支援小區水景維護,有的業委會則不願支出,業主内部的意見不一,導緻物業左右為難。

探讨 “癱瘓”的水景何去何從

不少小區的景觀水池已閑置多年,這些“癱瘓”的水景何去何從?有的進行改造“盤活”,将其重新打造成小區景觀;有的小區因各種因素隻能“一棄了之”。

花小成本改造“盤活”小區景觀

位于城東的學府上城小區是安置小區,物業費僅收取1元/平方米。記者走進該小區看到,小區内的假山水池流水潺潺,為小區的環境增色不少。“這個水景重新開機後,小區内的景觀美多了,我們都很支援。”小區内的水景“盤活”後,寶媽林女士每天帶着小孩下樓散步。

學府上城小區的安雅物業公司楊經理表示,他們接管小區後,業委會提出了“盤活”小區景觀的強烈願望。為了讓水景不被荒廢,小區借鑒了外地一些物業管理公司的好做法。首先,通過業委會為主出資、物業一起承擔的形式,花費2.5萬元進行改造,就“盤活”了原本閑置的水景;其次,物業平常及時做好清淤維護工作,周末、節假日開啟水景。這樣既能讓原有水景不被荒廢,也大大減少了相關開支。楊經理認為,通過收取專項小額公維金的有益嘗試,可有效緩解安置小區設施裝置維護難題。

打造适宜水景做到“美而不費”

在不久前的我市物業管理行業沙龍會上,不少業内人士在交流中指出,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來考慮,水景仍是未來小區園林設計的一大趨勢。在水景營建過程中,隻有堅持生态性、整體性、可持續性和經濟性共通原則,不斷探讨和創造新的路徑及方法,才能設計出美觀、經濟、實用的新生态景觀。目前,“淺水景、小水景、輕維護”的景觀值得推薦,要“做好合理規劃,不建議小區做大規模、大面積的人工湖”。此外,除了前期成本投入,後期也需要精心維護。

南方物業副總經理施麗玲認為,水景是高品質環境的綜合展現,可以提高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同時能提升樓盤價值。但水景的打造需要結合小區定位、規模、環境、安全、成本投入等多方面來考慮,并不是每一個小區都适合。考慮到成本和可持續性,水景規模不宜過大,應根據小區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觀,選擇适宜的水景,真正讓水景“美而不費”。

晉江龍湖物業陳經理也認為,一些開發商在設計水景時,并未考慮到今後營運的困難,這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她建議開發商多做淺水系水景設計,同時在水系建設時把好品質關,移交物業後不能留下大的維護隐患。

征求業主意見決定水景去留

小區“癱瘓”的水景帶來安全隐患,莊女士曾會同其他業主向小區物業提出填平水池的建議,但物業回複說噴泉是小區建設之初就規劃好的,如果改變用途需要向有關部門申請審批。因為“很麻煩”,該水景現狀至今未變。

“不管是棄用還是要改造,都應該由業主來決議,而不是‘一棄了之’,造成資源的浪費。”針對小區水景成擺設的現狀,部分有想法的業主認為,物業應該廣泛征求業主的意見,如果多數業主願意讓水景運轉起來并平攤費用,就制定水景維護計劃,讓水景運作起來;如果大部分業主不同意,則不如把水景改造成綠化景觀、健身場所或者停車場等。

律師吳培育表示,業主購房時容易被漂亮水景吸引,忽視後期維護問題,而目前物業服務合同中多數都沒有這方面約定,物業不願管。建議小區業委會選聘物業公司時細化相關約定,根據物業服務内容定物業費,不要一味追求低價,忽視相應的水景維護等開支。

受訪的物業公司也表示,泉州并無相關的法規支撐,隻有物業管理服務标準,對小區水景維護存在管理上的真空。多位物業經理建議,有關部門将小區水景的維護納入專項公維金項目,也希望社群、小區和業主加強互動,如将已“癱瘓”的水景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在廣泛征求業主意見後推進科學改造。

他山之石

社群業委會物業“三方關聯” 廢舊景觀水池變身居民休閑廣場

金域藍灣小區位于湖北武漢經開區沌陽街道,是一個建成10多年的大型居住小區。小區投用後,廣場上初期修建的6個景觀水池保留了下來,每個水池面積約40平方米。因使用年限過長,景觀水池水循環系統設施年久失修損壞,且維修成本較高。廢棄的景觀水池不僅占用了大量空間,還存在安全隐患。随着鍛煉休閑的居民越來越多,活動場地越來越局促,對廣場進行改造更新的呼聲越來越高。

2022年,針對小區廣場廢舊景觀水池改造提升問題,小區業主委員會組織召開線上業主大會,物業企業線上釋出調查統計表,成功發動3900餘戶居民參與意見征詢,獲得了近80%的業主同意。對于如何改造廣場,有的業主建議修建遊泳池,有的建議修建球場,有的建議增加運動健身設施……針對部分不了解情況的業主,樓棟管家還一一打電話溝通解釋,最大限度采納了業主意見建議。

其間,社群聯合業委會、物業多次召開“三方關聯會”,詳細制定廣場改造及資金預算方案,獲得了廣大業主的支援。業委會多方籌集公共收益資金8萬餘元,通過公開招标、“三方比價”的方式,擇優選擇施工機關,對原有景觀水池及石墩進行拆除,在原址平整場地,澆築混凝土硬化地面,最後鋪裝石材地磚,将原來的景觀水池改造成了居民休閑廣場。

責任編輯:林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