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有人開車要伸一隻手出來?

作者:壹讀

道路行車時,有些車子似乎“長出了手”。 有些人将手臂搭在車窗上,留小部分手肘或是手掌露在車窗外;有些人則是直接将大半隻手都伸出車窗。很多人對此感到不解,前段時間,“開車時為什麼要伸手”這一話題登上了熱搜。 除了用于彈煙灰、扔垃圾等不文明駕駛行為外,開車時伸出的手會有其他用意嗎?

為什麼有人開車要伸一隻手出來?

圖源:電視劇《狂飙》截圖 開車為什麼要伸手?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将手伸出車外行為的記載。 于1955年在美國創刊的《Sports Cars Illustrated》(後更名為《Car and Driver》)是活躍至今的全球知名汽車雜志,在其1955年的一張封面上,就能看見駕駛員将手放在車外的行為。

為什麼有人開車要伸一隻手出來?

圖源:參考資料[1] 汽車廣告中也不乏類似的操作。比如,曾風靡美國幾十年、曆經多次改款的福特雷鳥汽車最早于1954年投入生産,1958年第一次改款。 在其1958年的廣告圖中,也能發現駕駛員将手伸出車外的動作。

為什麼有人開車要伸一隻手出來?

圖源:參考資料[3] 汽車廣告中“伸手”的用意,或許主要是想以車上人員舒展的身體姿态塑造品牌自由、松弛、舒适的正面形象。 而對普通人來說,“伸手”可能也是為了舒适。 首先是風的舒适。有些人将手伸出車外或許是為了體驗風帶來的舒适感。 具身認知理論認為,人類的大腦和身體不是兩個系統,而是一個。埃塞克斯大學具身化領域專家、心理學家亞達·費特曼表示,當人們抵抗風帶來的阻力或者推力時,抵抗的身體姿态也會影響到人們的感覺和情緒,由此滋長抵觸情緒。 反過來說,當人們主動用身體享受風的存在時,積極的身體姿态或許也會激活正面的心理感受。

為什麼有人開車要伸一隻手出來?

圖源:韓劇《繼承者們》截圖(上)、鳳凰傳奇MV《自由飛翔》截圖(下) 當然,風帶來的也并不總是愉悅。比如,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的藥理學家菲利克斯·薩爾曼認為,與正常的風相比,幹燥炎熱的夏拉夫風攜帶更多帶正電荷的離子,可能促使人體分泌過剩的血清素,進而引發過敏、情緒激動等問題。同時,這些離子還會刺激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導緻人們可能會在極度興奮活躍之後進入無精打采的狀态。 此外,除了擷取風帶來的舒适感,也有人将手伸出車外是為了減輕身體的不舒适,比如手汗、手酸脹等常與開車相伴的負面體驗。 先看手汗。原發性手汗症是胸外科的常見病,是一種體表外分泌腺過度分泌的功能性疾病,臨床表現以手掌多汗為主,在天熱、激動、緊張等情況下可誘發或加重,影響患者生活、學習、工作和社交。

為什麼有人開車要伸一隻手出來?

治療手汗症|圖源:圖蟲創意 而對駕駛員來說,過多的手汗不僅降低手部舒适感,還可能導緻手握方向盤時打滑,頻繁擦手汗更是影響行車安全。比如,2017年5月13日,湖南平汝高速發生一起貨車側翻事故,經調查發現,事故是由于駕駛員開車時拿紙擦手汗所導緻的。 是以,除了戴手套、裝吸汗方向盤套等常見應對方式,也有司機選擇将手伸出窗外,通過風來加速空氣流動,促進手部汗液蒸發。 此外,将手放在車窗外也可能是為了緩解手部肌肉的不适,讓長期處于懸空狀态的手臂倚靠車窗休息。 駕駛員肢體長時間保持一種體位時,相應的一組肌肉群長時間的收縮會過度耗費能量,産生大量的代謝廢物堆積,出現肌肉酸痛、麻木無力、活動不利等問題。 同時,由于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長期保持震動狀态,盡管短暫、機體能耐受的無害頻率震動可以使人産生舒适感,但持久、過高的震動則會導緻駕駛員四肢關節肌肉系統長期處于痙攣收縮的狀态中,進一步有損身體舒适感。 而坐在車上又沒法大幅度調整腰腿狀态,也就隻能換換手部動作,将手四處拉伸移動,緩解下手部不适。車窗離手又近,既能通風,還能起倚靠作用,自然成為部分人的“順手”選擇。 話說回來,也不排除有人将手伸出窗外,是為了以單手開車的姿态“凹造型”,畢竟影視劇中确實塑造過單手開車“酷勁十足”的形象。比如,電影《頭文字D》中,周傑倫飾演的賽車手藤原拓海的經典動作之一就是單手握方向盤,另一隻手搭窗戶上;韓劇《繼承者們》中,豪門繼承人金歎也時不時出現類似的動作。

為什麼有人開車要伸一隻手出來?

圖源:電影《頭文字D》截圖(上)、韓劇《繼承者們》截圖(下) 但影視劇僅供觀賞,不可随意模仿學習。在實際生活中,将身體部位伸出窗外被刮傷乃至死亡的案例比比皆是,大陸《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七條也明确規定“機動車行駛中,不得幹擾駕駛,不得将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不得跳車”。 是以,不要“以身涉險”,不僅是将手伸出車外的“險”,更有單手開車的“險”。 單手開車,有多危險? “險”在單手開車行為本身,也“險”在單手開車伴随的駕駛分心。 先看單手開車這個動作本身,來自長安大學汽車學院的研究者在《基于身體動作的分心駕駛預警方法研究》一文中表示,如果駕駛員長時間單手握方向盤,出現緊急情況時容易出現手忙腳亂、操作失誤或者不能有效處置事件的情況,造成交通事故。此外,當駕駛員出現身體動作分心的駕駛行為時,手握方向盤力量減弱、握力降低,也會導緻轉向不平穩,影響正常路線行駛。 而“單手開車”更多的風險恰恰也在于“駕駛分心”。駕駛分心是指注意力指向與正常駕駛不相關的活動,進而導緻駕駛操作能力下降的一種現象。 從統計資料來看,很多分心駕駛行為可能都伴随着單手開車。 比如,來自北京交通大學的研究者曾對危貨駕駛人的日常駕駛行為進行觀察統計,通過360小時的觀測,結果顯示危貨車輛駕駛人最易發生的分心駕駛次任務是看或觸摸手機螢幕(29.8%)、打電話(24.2%)、發資訊(16.1%)、喝水(10.7%)。

為什麼有人開車要伸一隻手出來?

不同分心駕駛次任務統計結果|圖源:參考資料[10] 而與“分心駕駛”相伴的單手開車,自然也與風險相伴。 比如,來自悉尼大學喬治國際衛生研究所、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以及西澳大學損傷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曾通過自然駕駛實驗對駕駛人開展分心駕駛次任務的安全性進行檢驗,結果表明,駕駛員在車禍發生前10分鐘内使用手機,發生車禍的可能性增加4倍,并且無論是手持電話還是免提電話,都與車禍風險增加相關。 除了降低駕駛員的危險感覺能力,據陝西省行為與認知心理學重點實驗室暨陝西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研究者的總結,“分心駕駛”的危險性也在于占用司機認知資源,影響其目标的識别與檢測。 比如,來自猶他大學的Strayer、Johnston兩位研究者曾探讨過電話對模拟駕駛的影響,研究顯示,聽廣播以及拿着電話簡單重複聽到的詞彙,并不會影響模拟駕駛績效。但是,在詞彙産生任務和通過電話自由交談情況下,分心任務對駕駛會造成顯著的影響,駕駛員對突然出現的模拟交通信号燈會産生變化視盲。 簡單來說,與“分心駕駛”相伴的單手開車,不僅可能導緻駕駛員“看不見危險”,也可能使駕駛員對危險“視而不見”。 當然,如果隻是在等候紅綠燈時,短時間調整身體姿态、将手臂靠在車窗上休息,這一行為也無可厚非,畢竟開車确實很累。 駕駛員長期處于固定的工作體态和應激的心理狀态,注意力高度集中,視覺器官高度緊張,人體工作部位過度負荷,會産生肌肉骨骼損傷、神經症、胃疼、痔瘡、眼睛幹澀酸痛等多發病。比如,早在上世紀末大陸就對機動車駕駛員的職業性不适做過詳細調查,在調查的996名機動車駕駛員中,肌肉骨骼損傷的發生率87.1%。

為什麼有人開車要伸一隻手出來?

車型與肌肉骨骼損傷關系|圖源:參考資料[14] 疲勞駕駛與行車安全相關,大陸也出台相關法規來避免駕駛員疲勞駕駛。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二條中明确規定:不得連續駕駛機動車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 20分鐘。 是以還是那句話,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實在感到累了的時候,不如靠邊停車好好休息。 參考資料:[1]AceGear車志.收藏級汽車雜志封面!50 年代的《Sports Cars Illustrated》[2]曾俊夫.(2007).美國大鳥——福特經典複古跑車——雷鳥Thunderbird.當代汽車(07),104-105.[3]上海圖靈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上世紀40-60年代汽車廣告大賞[4]小鳥與好奇心.風如何吹進了我們的生活,又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心情?[5]塗遠榮 & 劉彥國.(2021).中國手汗症微創治療臨床指南(2021年版).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10),1133-1139.[6]湖南高速警察.老司機高速公路駕車釀側翻,原因竟是……[7]朱則剛.(2010).預防震動病汽車駕駛員要特别注意.駕駛園(02),96.[8]張凡,古明放 & 王培丞.(2018).基于身體動作的分心駕駛預警方法研究.汽車實用技術(21),199-202.[9]馬勇,付銳,袁钰 & 周曉桐.(2014).基于駕駛人分心影響程度的駕駛分心任務評級.交通資訊與安全(05),47-51+57.[10]李金鵬.(2020).基于模拟駕駛器的分心駕駛安全風險分析碩士學位論文,北京交通大學.[11]McEvoy, S. P., Stevenson, M. R., McCartt, A. T., Woodward, M., Haworth, C., Palamara, P., & Cercarelli, R. (2005). Role of mobile phones in motor vehicle crashes resulting in hospital attendance: a case-crossover study. Bmj, 331(7514), 428.[12]趙傲雪,莊想靈 & 馬國傑.(2020).駕駛員在交通場景中的變化視盲及其啟示.應用心理學(02),129-139.[13]Strayer, D. L., & Johnston, W. A. (2001). Driven to distraction: Dual-task studies of simulated driving and conversing on a cellular telephon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6), 462-466[14]張秀芬,張曉琴,韓玉,任秀菊,楊澤 & 孫偉.(1993).機動車駕駛員職業性不适的工效學研究.(eds.)第一屆全國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pp.170-175).[15]國家法律法規資料庫.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作者:大餅子編輯:陳燕妮值班編輯: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