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安銀行有點“痛”

作者:包不同
平安銀行有點“痛”

一家老牌銀行,走入“陣痛期”。

1

股價之“痛”

000001的成績單,來得和往年一樣早。

這串數字是平安銀行的代碼。3月15日,平安銀行公布了2023年度報告。在A股上市銀行中,這也是最早釋出年報的。

這份财報讓不少人感到興奮。平安銀行在年報中披露了史上最“慷慨”的分紅方案:

拟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币7.19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139.53億元,分紅率達到32%(分紅金額/淨利潤)。

這個分紅率,大幅超越往年10%至15%的水準。

百億分紅雖然亮眼,但依舊無法掩蓋平安銀行業績中的落寞。

2023年,平安銀行實作營業收入1646.99億元,同比下降8.4%。同期實作淨利潤464.55億元,同比增長2.1%。

營收的下降顯而易見,淨利潤的微增背後,也涉及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減少等因素。刨去這些因素,淨利潤資料同樣難言出色。

征兆其實早已出現。2023年一季度,平安銀行就出現了“增利不增收”的現象,營業收入450.98億元,同比下降了2.4%。淨利潤增速也從2022年同期的26.83%下降到13.6%。

拉長時間看,近五年平安銀行的營收增長一直在持續放緩,2023年直接負增長。

平安銀行有點“痛”

從資本市場來看,截至2024年3月25日收盤,平安銀行的股價是10.4元/股。這個數字,相比2021年的高點跌去57%,已然腰斬。

再看市值,億牛網資料顯示,平安銀行的曆史市值一度超過4800億,如今隻剩下2018億,蒸發了2800多億。

平安銀行有點“痛”

公開資料顯示,平安銀行前身是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早在1991年,這家銀行就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了,也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商業銀行。2023年末,平安銀行資産總額55871.16億元,負債總額51147.88億元,規模不小。

這樣一家老牌銀行,到底經曆了什麼?

2

零售之“痛”

答案同樣藏在财報裡。

面對業績的失速,平安銀行在年報中給出的理由是:受持續讓利實體經濟、調整資産結構及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

單看這個解釋可能不好了解。來看具體資料,2023年,平安銀行零售金融業務貢獻了961.61億元的營業收入(占比58.4%),同比下降6.65%;零售金融業務貢獻了55.25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了72.14%。

平安銀行有點“痛”

此外,截至2023年末,平安銀行零售金融業務餘額19489.94億元,較上年末的20270.05億元下降了780.22億元。

這背後是平安銀行對個人貸款結構的調整,該行主動管控了高收益、高風險業務。概括來講,按揭類貸款和抵押類經營貸款的餘額和占比提升,信用卡和消費類貸款的餘額和占比下降。

相比上年,2023年平安銀行的消費性貸款餘額壓降了569.56億元,信用卡應收賬款餘額壓降了645.99億元。

一個典型的表現是信用卡業務。資料顯示,自2016年轉戰零售以來,平安銀行信用卡業務實作了大幅增長。2018年信用卡流通量突破5000萬張,2021年更是突破了7000萬張。2022年,平安銀行新增發夾量為207.01萬張,到2023年變成了137.54萬張,一年時間減少69.47萬張。

此外,該行2023年的信用卡消費總額是27815.04億,相比2022年的33919.11億,直接跌了18%。

這種做法反映到業績上,2023年,平安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平均收益率5.43%,同比下降47個基點。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6.58%,同比下降80個基點。

此前,由于零售業務發展迅猛,外界把平安銀行稱為“零售新王”。但如今來看,無論是客戶數量、營收體量還是增速,平安銀行離招商銀行都還有不小的距離。

3

合規之“痛”

盡管平安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在降速,但過往擴張的後遺症還在顯露。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搜尋“平安銀行”,相關的投訴高達22246條,與信用卡業務有關的不在少數。

平安銀行有點“痛”

早在2021年,銀保監會消保局釋出的通報就顯示,平安銀行與第三方合作的電話銷售實物産品業務存在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情形。當時,監管收到的消費者關于平安信用卡中心電銷舉報顯著增多,經抽查該行60筆業務,其中53筆業務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占比為88.33%。

麻煩不止來自信用卡業務。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釋出的《關于2023年第一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當期監管部門共接收并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104909件,其中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29041件,占投訴總量的27.7%。

在股份制商業銀行投訴情況中,平安銀行的投訴量高達4649件,占股份制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16%,位居第一。

平安銀行有點“痛”

從資料看,這個投訴量,是招商銀行的2.2倍,是恒豐銀行的12倍。

投訴之外還有罰單。例如2023年7月,人民銀行網站公布了一批行政處罰資訊,其中32張罰單涉及3家金融機構。其中,平安銀行收到的罰單最大,被罰款3492.5萬元,12名相關負責人也被罰款合計91.3萬元。

平安銀行有點“痛”

監管披露的資訊顯示,平安銀行的違法行為包括違反賬戶管理規定、違反反假貨币業務管理規定、占壓财政存款或資金、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别義務等。

2024開年以來,平安銀行已有多個分支機構和下屬中心遭到監管處罰。

例如1月5日,人民銀行披露資訊顯示,平安銀行常州分行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别義務,被罰款75萬元。同日,平安銀行福州分行因房地産開發貸款内控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被合計處以270萬元罰款。

平安銀行有點“痛”

還有1月10日,平安銀行資金營運中心因存在避險業務考核激勵設定不合理等問題,被合計處以罰款180萬元。

頻現的罰單,暴露出平安銀行的風控與合規問題。

4

尾聲

最後一重,是變革之“痛”。

時間回到2023年6月,平安銀行釋出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同意聘任冀光恒為平安銀行行長。幾個月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複核準冀光恒平安銀行行長、董事的任職資格。

平安銀行有點“痛”

冀光恒是銀行業老将,上任後也迅速做出了行動。直覺的是組織架構上的調整。在零售闆塊,平安銀行撤掉原東區、北區、南區3個區域的零售業務管理部;在公司金融闆塊,裁撤了原六大行業事業部。從部門設定上來看,平安銀行總行部門由此前的43個精簡為32個。

平安銀行有點“痛”

此外,平安銀行的業務政策也從“科技引領、零售突破、對公做精”,調整為“零售做強、對公做精、同業做專”。

與此同時,關于平安銀行裁員的風聲也多了起來。年初,社交媒體甚至出現“平安銀行在去年初裁員30%後繼續裁員40%”的傳聞,引起熱議。盡管此事得到了平安銀行方面的辟謠,但相關的消息依舊此起彼伏。

冀光恒變革之心迫切,但業績失速、轉型陣痛的後遺症,都在加速湧來。這位老将,想必壓力也不小。

這場變革到底是神來之筆,還是無奈之舉,隻能讓時間來給出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