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作者:鹵煮疫苗

由于轉發了關于流浪貓影響生态的内容,是以在微網誌上被某企業認證的賬号評論為「延伸和誇張」,并且被該賬号轉載後,一些網絡噴子就對我開始瘋狂辱罵。

本來想反怼一下,但是看了下這個企業号日常發的内容比較正向,尤其在反對虐待動物和動物領養方面做的還不錯(第一反應跟之前那個在國家濕地公園扔投喂器被取締的“哈啰街貓”搞混了),加上該賬号試圖用論文引導他的粉絲認否定我的說法,于是靜下心來決定分析一下他所謂的“一堆論文”證據。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那麼,就來心平氣和地從讨論問題的角度,基于該賬号發的論文(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111/csp2.12861)本身說一下關于「流浪貓是不是環境殺手」的問題。

1.論文來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論文源自于《保護科學與實踐》(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Practice)雜志,這是一個環境科學和保護領域的高品質期刊。

但需要注意的是,連結中的這篇文章并不是一項「研究」而是「觀點」(PERSPECTIVE),即隻是個人從新的視角對「貓與生态環境」領域的見解、觀點或分析。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也就是說,即便是作者本人非常明确地直接說「貓不是生态殺手」也隻是個人觀點——何況并沒有,隻是認為「不能一概而論」。

論文作者Francisco Rubén Badenes-Pérez的核心觀點并非用證據否定貓對生态存在影響,反而是承認了「對生物多樣性的總體影響可能是負面的、中性的或正面的」。

也就是說,既可以有正向的,但不否認有「負面影響」。

挺意外的,不是嗎?

2.關于未來的管理方向

就像在這篇論文發表後不久後,Natura 2000(歐盟的一個重要自然保護網絡)發文(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16/j.applanim.2023.106136 )提到的内容一樣: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盡管我們無法調查每個地點的所有潛在獵物物種(例如齧齒動物和爬行動物),并且我們不能假設貓可能對所有情況下的野生動物産生負面影響(Badenes-Pérez, 2023),但農田鳥類栖息的地區唯一出現貓的情況和野生貓科動物的出現,「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威脅」。

但另一方面,上述文章作者也認可:政策讨論應該從「要求證明貓的損害的影響」轉向「預防性措施」。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國内不久前發表的一篇研究就提到了這一點,内容包括考慮基于「城市生态」環境下推動「社群貓」這個名稱替代「野貓」和「流浪貓」(連結:https://doi.org/10.3390/ani14030525 ),并且呼籲采用捕捉-絕育-疫苗-送回(TNVR,我幾年前就呼籲過)等措施的方式改善貓的福利和預防人畜共患疾病。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但所有證據都沒能直接否定貓對生态影響,并且很多研究都提示需要靠管理方法改變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單純靠否定「貓是生态殺手」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3.缺失的原文

有意思的是,引導一些網民對我進行辱罵的企業号在轉發内容中配上了Francisco Rubén Badenes-Pérez所著論文的原文翻譯(連結: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996569165332493?_wb_client_=1&mark_id=999_reallog_mark_ad%3A999%7CWeiboADNatural),但遺憾的是,翻譯卻遺漏(結合内容來看,沒有故意隐瞞的必要)了一段内容(下圖)。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這段内容屬于第五部分——貓的管理。内容如下:

無論采用何種管理方法,都「必須有足夠的強度」才能發揮作用(Benka et al., 2022;Boone et al. 2019;Schmidt et al., 2009)。全球關于貓的管理的思考也有一種趨勢,即考慮到倫理問題,傾向于放棄緻命管理的方法(Robertson, 2008;Schaffner et al., 2019; Van Patter et al., 2019a )。TNR(捕捉,絕育,放回原處——#鹵注# )是不同利益相關者(包括公衆和Audubon Society的成員)對野貓的首選貓管理方法,該協會是一個緻力于保護鳥類及其栖息地的非營利環境組織(Wald et al.,2013)。人們還提出了其他政策來協助管理貓的數量,例如鼓勵通過動物收容所收養貓,同時阻止寵物商店銷售動物(Rulli, 2017; Van Patter et al., 2019b)。

這段内容恰恰是對于貓的管理建議,包括TNVR、領養代替購買、放棄簡單粗暴的消滅,但同時強調了必須有足夠的強度。

而這段内容的兩個關鍵行動(TNR,領養代替購買),試問很多“愛貓人士”或“愛狗人士”們,你們在單純想體驗「雲撸貓」的快感之外,誰真的做到上述建議或考慮做過?

4.對該企業釋出内容的糾正

雖然該企業号将重心放在了貓對生态是否有影響的辯論上,并且轉發内容讓一些人把我認為是和一些極端人群一樣試圖毀滅他們心中那些「小可愛」的極端分子,不過還是得聲明幾點:

①關于該企業号轉發中提到的「隻有1篇論文就信誓旦旦」的描述:實際上在我發的内容中,每一條都能找到對應的論文,隻不過沒有都挂上(因為本來就是摘取别人的内容),但即便沒挂上所有的論文,我在最後也加上了兩個參考文獻(2≠1)。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②關于對流浪貓的态度:我對流浪貓的态度仍然非常明确,即如果有充足的能力,那麼就抱回去養(事實上,推動領養也是那個企業号在推動的事情)而不是投喂,或許很多人關注的是貓和生态的關系,但我隻關心流浪貓給人類帶來的疾病風險,包括病死率100%的狂犬病。

③關于我自己的貓:我家四隻貓中一隻是别人送的,兩隻是撿的流浪貓,還有一隻是撿的流浪貓把别人送的那隻給禍禍了生的形似藍貓的中華田園貓(下圖),并且嚴格室内飼養并定期驅蟲,是以我自認為比很多人更「愛貓」。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對于野外生态環境,不同研究有不同的結論,但包括Badenes-Pérez在内也沒有否定對生态的負面影響,這個毋庸置疑;其次,我釋出的内容也是引用别人有依據的内容供參考,沒有任何「延伸和誇張」,甚至已經删減不少。

從管理角度,在對于流浪貓管理如此松懈的環境(疫苗覆寫和絕育不足、丢棄頻發、人狂犬病高風險、口服疫苗未普及和防護疾病有限)下,避免額外的傷害和威脅本身就是作為普通居民的基本安全需求。

說句難聽的:要™不是沒人管,以及一堆貌似動保人士實際÷生的虛僞分子鬧騰,誰沒事兒呼籲捕殺流浪動物啊?

貓影響生态這事被推翻了?一個動保官微發的回怼論文反而更加證明

=丸=

免責聲明:本文為個人興趣創作,僅為讓更多普通人對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内容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機關、機構,未接受任何形式贊助,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公開平台,如果内容有誤,大家多做自我批評(不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