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作者:地緣曆史檔案館

#MCN首發激勵計劃#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白崇禧與李宗仁并稱“李、白”,是桂系軍閥的靈魂人物,不但得蔣介石屢次重用也被數次忌憚。甚至其卓越的軍事才能還能被日本人稱之為“戰神”,他的“小諸葛”之名貫穿整個民國時期。白崇禧曾在1949年國軍敗退之際及時建言獻策,向蔣介石提出:大陸已經難以保全,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彼時,胡志明已經在越南建立起了越共聯盟,越南尚屬法國的後花園,怎麼看都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那麼,素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為什麼會想出這樣的計策?他的計策成功了嗎?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白崇禧“小諸葛”之名名副其實

桂系軍隊是近代中國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拉動桂系前進的“三駕馬車”——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自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人才。既然如此,白崇禧在國軍敗退之際提出攻打胡志明的建議,這是挽救危亡的奇謀,還是垂死掙紮的前奏?

實際上,蔣介石對該計謀是非常認同的。1949年12月22日,已經在台北趴窩的蔣介石緻電給尚在海口的顧祝同,還轉發了白崇禧于19日給出的妙策——部隊入越剿滅胡志明。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在信中,蔣介石的口吻十分親切,他稱:顧總長,……邀請孫元良,羅廣文,王陵基等人留在川地打遊擊……剩下的國軍部隊進入粵北,和在越南的部隊配合擊破胡志明部伍。如此一來,國軍在大陸上、亦可在中越邊境生存,此為善策。如果該計策失敗,即可将其演變成國際複雜問題,将反共戰争變成國際戰争得到緩沖時機。

從這幾句話來看,蔣介石是非常信任白崇禧的計謀的,畢竟白崇禧沒讓他失望過。

1893年3月18日,白崇禧誕生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個普通的回民家庭裡,他的祖上原本是書香門第,後因父親去世而緻使家族旁落,這導緻白崇禧在幼年度過了一段艱難困苦日子,但在困境中的白崇禧卻展現了過人的毅力。1907年冬天,白崇禧來到了廣西陸軍國小,他報考了這一學校,并且以第6名的成績被錄取筆試。

大清帝國搖搖欲墜,陸軍國小正燃燒起革命的熊熊烈火,蔡锷等人已經在搖旗呐喊。白崇禧也深受其影響——不但公開剪去長辮子,還喊出“推翻清朝、建立民國”的口号。

辛亥革命爆發後,白崇禧沖向了前線,以瘦弱的身軀投入到了滾滾的曆史洪流中。1914年,他進入了北洋陸軍第10師實習,後去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步兵科學校。經過三年的曆練,白崇禧傳回廣西擔任教官。不久,因能力出衆,他又屢次升遷,在軍營中嶄露頭角。1917年年底,白崇禧結識李宗仁,黃紹竑,由此,三人成了小團體,也在日後成為蔣介石的心腹大患。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1924年,白崇禧和李宗仁等人逼迫陸榮廷下野,對方自然不同意,而白崇禧則是用實力說話,他先後奪取南甯,後占賓陽,最後進入柳州,使對方軍隊節節敗退。接二連三的勝利讓當時的軍閥都知道了白崇禧的大名,不久後,他便獲得了“小諸葛”的雅号。

當時已經在國民政府手握大權的蔣介石也注意到了“桂系諸葛”之名,是以,在北伐戰争開始時,他便派人請求白崇禧随北伐軍參與指揮戰争。在北伐戰争時期,白崇禧更是立下了赫赫戰功,每一次的重要的戰役,他都是處于指揮官的位置。

尤其是國民革命軍遭遇北洋軍閥反撲,岌岌可危之際。白崇禧臨危受命組建第一軍,成功保衛了南京。在南京,他和孫傳芳部激戰六天六夜。之後,白崇禧聲名大噪,人氣飙升國民軍閥的第一梯隊。1928年,榮譽加身的白崇禧進入北京,那時他隻有35歲,來到了人生的至高點。

彼時的白崇禧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功績已經讓蔣介石忌憚了。功高震主四個字讓蔣介石最終下定了決心——1929年初,蔣介石在被南京解散各集團軍,白崇禧震驚不已,随後,他負氣離去,後引來了蔣桂戰争以及中原大戰。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和蔣介石糾纏的40年

縱觀和白崇禧的前半生,蔣介石對其可謂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他能夠在混亂的局勢中頂天立地,力挽狂瀾,挽救自己于危亡之中,恨的是,他又是那樣的意氣風發,有勇有謀,全然不将自己當成上司,反而是割據自持,聽調不聽宣。

蔣介石對白崇禧的感情很複雜,但是在抗日戰争之前,他還沒有能力彈壓對方,畢竟那時的“共匪”才是蔣介石的心腹大患。

1931年,日本人侵占了東三省,白崇禧再次出山。這回讓他大放異彩的地方是在抗日的戰場上。1937年7月7日,白崇禧迅速響應蔣介石抗日的号召,并且聯合桂系其他将領對日抗戰。8月2日,蔣介石以極其溫柔的語言緻電白崇禧,約他來南京,共商抗日大計。自那時開始,桂系和國民政府中央的沖突暫時被擱置了下來,二人之間也有了一段平穩的相處期。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白崇禧“戰神”之名為日本人所贈——他就任副參謀總長,參與指揮了諸多的戰役,徐州會戰、台兒莊大捷、武漢保衛戰……這些都是白崇禧的戰績。

尤其在台兒莊戰役中,日軍被白崇禧和李宗仁指揮的軍隊暴打,落魄如喪家之犬的日軍被國際媒體稱為“是近代史上最慘痛的一場敗仗”。由此,全國人民士氣大振,蔣介石、白崇禧、李宗仁等被國民擁護成“抗日英雄”。白崇禧可謂是彪炳功勳,獲得了國民政府給他頒發的最高勳章——青天白日勳章。可當時就有群眾議論:蔣介石頒發勳章時不知是咬着牙還切着齒。

抗戰勝利後,資曆甚高的白崇禧出任了首屆國民政府的國防部長,後來蔣介石又調任其為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身居高位,但蔣介石一直派人盯着他的所作所為。

由于上司的忌憚,白崇禧的軍事才能和戰略才能屢屢遭到遏制,以至于二人的沖突最終鑄就了整場解放戰争的最後走向。1946年5月,四平會戰爆發。國共皆知四平的重要性,是以雙方各派出了大将出馬。蔣介石派出了最能打仗的白崇禧去前方督戰,在前線駐紮的我軍将領則是林彪。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彼時,白崇禧向蔣介石極力谏言,要在東北徹底指揮,和林彪周旋到底。但由于國際上的壓力以及對内情況的誤判,蔣介石未曾聽從白崇禧的建議,反而是在戰況激烈之時要求停戰。本來林彪的部隊大敗,卻再次關鍵時機獲得新生,組織解放軍反攻,最後以秋風掃落葉之時橫掃整個東三省。

這次的失敗讓蔣介石感到非常震驚,他震驚于林彪反攻速度之快,也震驚于白崇禧的“諸葛”之名,二人自那之後間隙頻出。1949年初,徐蚌會戰,衆人皆知這是國共兩黨決一死戰的最後契機,而白崇禧再次提出了獨到的戰略方針,可蔣介石卻故技重施——将指揮權奪過來一半。白崇禧氣急敗壞,大聲質問:指揮權若不統一,戰事必敗!可蔣介石卻未曾放在眼裡。雙方各不退讓,蔣介石信心滿滿。

結果可以預見——白崇禧負氣離開,他作出了此生最難以做出的決定:不予指揮徐蚌戰役。果然,沒有了“小諸葛”的指揮,國民黨軍隊全面崩盤,甚至導緻了蔣介石下野。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巨大的失敗讓蔣介石惱羞成怒,按照蔣介石的視角來看——此事皆是桂系的陰謀:白崇禧故意撂挑子不幹,不指揮戰鬥才惹得會戰大敗,然後順水推舟讓李宗仁上位,目的就是拉他蔣介石下馬。但在白崇禧的眼裡,雖然李宗仁上馬、蔣介石下野對他來說是件好事,但他的本意卻絕非如此。

二人之間本就有沖突,自蔣介石政治失利之後,他更是将白崇禧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同時,白崇禧也深感蔣介石的不可依靠,但對于國民政府、國民黨,他還是有着極深的感情,是以,他不肯起義,仍然選擇留在國民黨。不久,林彪揮百萬大軍南下,白崇禧已無回天之力,1949年12月,他離開了大陸,由廣西南甯飛往海口。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白崇禧為蔣介石獻上的最後一計

彼時中華大地解放步調加快,西南各省紛紛起義。見勢不妙,蔣介石成功逃到了台灣。

在局面分崩離析之際,12月19日,白崇禧獻上了他最後的妙計——邀請蔣介石派遣部隊入越,打垮胡志明,占據越北,以反攻大陸。同時,白崇禧向蔣介石提議可以留幾個将領在四川打遊擊戰,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蔣介石聽完了這個建議之後覺得可行,畢竟“小諸葛”并非浪得虛名。是以,他馬上轉發給了還在大陸的顧祝同。但綜合考察全局來看,便知該建議并不可靠,甚至有負白崇禧“小諸葛”之名。

孫元良是戰場上有名的“逃跑将軍”,讓這種人留在極其貧瘠的地區打遊擊,他恐怕跑得比任何人都快,何況,國民黨的将官早就奢靡慣了,根本适應不了遊擊隊伍的生活,是以他們打遊擊無非是就地打家劫舍罷了。那時候國民黨大勢已去,當地百姓遭國民黨軍隊欺壓多年,若是有人在當地盤踞,必然會引起百姓的“舉報”。

攻打胡志明的建議更是無稽之談。畢竟胡志明曾經在廣州和黨組織學習過,對于共産主義的信仰和對于建立統一國家的渴望都不會讓他輕易地束手就擒,是以,即使國軍入越剿滅胡志明,胡志明的隊伍也必然會和對方周旋到底。更重要的是,彼時的法國人早已将越南當成了自家後花園,國民黨軍隊去法國的地盤耀武揚威,顯然是非常不靠譜的。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是以說,白崇禧的幾條計謀并不靠譜,但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糊塗的計策呢?這是因為該方案并不是白崇禧的首創。

早在衡寶戰役和廣西戰役期間,桂系内部的主退派夏威等人就曾經主張過應該将主力部隊帶往越南,不管是法國人,還是胡志明,都擋不住大軍壓境。但當時的“小諸葛”不聽,非要等決戰時美國的援助,結果他節節敗退,成了光杆司令之後,才不得不回頭想到了這招。

是以說,這隻是理論上的可行,實際操作起來難上加難。畢竟當年臨安淪陷,大宋即将滅亡之際,宋朝統治者也考慮過進攻越南以擴充生存空間,是以兩相結合來看,這隻不過是苟延殘喘。由此便可看出,白崇禧已經沒有辦法再做出更多的謀略,國民黨軍隊已經到了最終局。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諷刺的是,那時的蔣介石相對來說還比較安全,陳誠已經在台灣為他布置好了一切,是以他還有閑情逸緻将這個計策轉發給顧祝同,希望他們還能為自己再争取一點勝利的曙光。

後來的結果則是——白崇禧不但失敗了,且敗退台灣後還徹底被蔣介石架空了。由于蔣介石對桂系屢次逼宮事件懷恨在心,是以白崇禧一直處于被監視狀态。1950年,白崇禧出任了國民黨内的高官,卻日日遭受特務的監控,甚至蔣介石還在白崇禧公館對面設立了個派出所,可謂是侮辱至極。

1966年12月,白崇禧死于卧室,屍身發綠,死因不明。在他死後,蔣介石表現得極其悲痛,他給予了白崇禧最高規格的治喪儀式,還親自對着白崇禧的遺體三鞠躬。當時在場的人無一不感到可笑,要知道,白崇禧和蔣介石的關系從來都談不上親厚,那後者的滿面悲痛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1949年,白崇禧向蔣介石獻出一策:大陸已難保,可入越剿滅胡志明

當蔣介石向白家子弟表示關懷,“有什麼困難就和我說”時,白崇禧的兒子直接出言回擊,“白家子弟從來沒有任何困難”。和他們的父親一樣,白家的子孫們都不曾向蔣介石低頭。

一代名将白崇禧的死讓人唏噓,他和蔣介石糾葛40年的光陰更讓人感慨。由此可見,國民黨内部權力傾軋、鬥争激烈,任那位諸葛在世都改變不了國民政府垮台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