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生讀三國之二十二:抛磚引玉計,舍得鞋子套住狼

作者:員外123
張生讀三國之二十二:抛磚引玉計,舍得鞋子套住狼
張生讀三國之二十二:抛磚引玉計,舍得鞋子套住狼

釣魚需用釣餌,隻有先讓魚兒嘗到一點甜頭, 它才會上鈎。三十六計之十七計為抛磚引玉計。抛磚引玉計中,“磚”就是餌,“玉”才是魚。而智者總能在“磚”與“玉”之間找到更好的選擇。《三國演義》中,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們選取幾個來看看。

張生讀三國之二十二:抛磚引玉計,舍得鞋子套住狼

一是董卓舍馬得呂布。三國演義第三回中,董卓與丁原鬧翻了臉。董卓本想殺雞儆猴,不料見丁原身後站着一人,手持方天畫戟,對着董卓怒目而視。一打聽原來是呂布。第二天,丁原率呂布出擊,把董卓打得大敗。董卓發愁之際,呂布的同鄉李肅向董卓獻計,自願前去說服呂布。并勸董卓要舍得抛磚,獻出赤兔馬,說道:欲取天下,何惜一馬?董卓欣然與之,更與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呂布見利忘義,竟然殺掉丁原,投奔董卓。董卓抛磚得玉這筆買賣很劃算。然而,呂布再想要得到貂蟬時,董卓卻舍不得了。在司徒王允的美人計下,董卓的生命劃上了句号。這也說明,在董卓心裡,貂蟬顯然不是引‘玉“的“磚”,而是他心中的”玉“。

張生讀三國之二十二:抛磚引玉計,舍得鞋子套住狼

二是丁斐舍馬救曹操。《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中,曹操殺掉西涼馬騰後,馬騰的兒子馬超興兵雪恨,攻打曹操,奪了潼關。曹操帶兵來到潼關前與馬超對壘。馬超采納了韓遂的建議,在曹操渡河時便發起攻擊,打得曹操潰不成軍,沒命地逃跑。當時的渭南縣令丁斐正在南山之上,他看到馬超的追殺使曹操時刻都有生命之虞,于是打開寨門,将所有的牛馬驅趕出來。一時間,滿山遍野到處是牛馬。西涼兵見狀,都回過頭來争搶牛馬,無心追趕狂逃的曹操。曹操也是以化險為夷。曹操上岸後,聽說是丁斐用“縱牛馬以誘敵”的妙計救了他,立即提拔丁斐為典軍校尉。丁斐的縱牛馬以誘敵,實際就是以利誘之的謀略,利益會使人的目标改變,利欲熏心使許多人迷失方向。

張生讀三國之二十二:抛磚引玉計,舍得鞋子套住狼

三是孔明舍馬誘仲達。諸葛亮北伐中原,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糧草。第六次北伐時,魏蜀在祁山對陣。蜀國的糧草在劍閣,運輸困難。諸葛亮用上了木牛流馬開始運糧。很快司馬懿便得到消息:蜀軍用木牛流馬轉運糧草,不用費多大力氣,牛馬還不用喂東西。于是便派人搶了三五匹回來,仿造了兩千餘隻,開始運糧。孔明大喜,命王平去截殺魏軍運糧隊伍,并交待說:如有追兵,就把木牛流馬的和舌頭扭轉,牛馬就不能動了。果然,王平按照諸葛亮的辦法驅趕了兩千多隻木牛流馬,把魏軍的糧食劫了回來,還差點埋伏殺了司馬懿。計策中,第一次蜀兵被搶走的幾匹木牛流馬和肚子裡裝的糧草就是誘餌,就是諸葛亮抛出的“磚”,後來司馬懿仿制的幾千木牛流馬和肚子裡的糧草就是“玉”。諸葛亮隻付出了很少的糧食和幾匹木牛流馬,就得到了司馬懿幾千匹木牛流馬還有糧食。

張生讀三國之二十二:抛磚引玉計,舍得鞋子套住狼

抛磚引玉計,其實就是為了更有效地迷惑誘騙對手,主動送給敵人一 些小恩小惠,使其先嘗到一定的甜頭而放松警惕,借此進一步利誘他自己上鈎。這樣,己方雖付出較小的代價,卻可獲得較大的好處。這是一種先予後取的政策。生活中,作為普通人都有易受暗示和從衆心理,這是抛磚引玉計實施的心理基礎。是以說,如果要防範上别人的當,就要做到遇事要有自己的主見,認為該做的事,别人 阻止不了;認為不該做的事,别人也勸不成。不要受人蠱惑,防止别人用磚引走我方的玉。

張生讀三國之二十二:抛磚引玉計,舍得鞋子套住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