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作者:老鷹畫室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是一位法國畫家,出生于諾曼底的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他在8歲時受到一位畫家在村裡教堂繪制油畫的啟發,進而激發了他對藝術的濃厚興趣,并立志成為一名畫家。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相比前一張自畫像,感覺這張更生動有趣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1612年,成年後的普桑離開家鄉前往巴黎,并加入了手法主義畫家拉爾馬的工作室學畫。在這裡,他對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産生了濃厚興趣,尤其是對拉斐爾的作品。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1623年,普桑應一個意大利詩人朋友的邀請前往意大利,威尼斯是普桑到達意大利的第一站。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我們知道,在文藝複興時期,威尼斯畫派曾煥發過燦爛的藝術光輝,尤其是體香、喬爾喬内等大師的作品,在威尼斯的幾個月時間裡,普桑對威尼斯畫派中富有感性色彩的輝煌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為了追求更深入的藝術了解,普桑在1624年時前往羅馬。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在羅馬,他接觸到的羅馬畫派的風格跟威尼斯畫派的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重視素描、輕色彩,注重人物結實的造型,後者則恰恰相反。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這時期,普桑在畫神話題材的作品時,他開始嘗試實驗兩種截然不同的繪畫風格,這成為他藝術生涯中的一個關鍵時期。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此外,他結交了許多人文學者,這些人對他的思維方式和知識水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在羅馬的第一個時期,即1623年到1640年,取得了顯著的畫藝成就,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普桑顯現了自己的巴洛克的畫風。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阿卡迪亞的牧羊人》

出于對提香的崇拜,普桑在1629年也畫出了像《阿卡迪亞的牧羊人》這樣的作品,流露出對古代的真實迷戀。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阿卡迪亞其實是希臘南部伯羅奔尼撒半島中央的一塊高地。古代時居住着崇拜半人半羊的山林和畜牧之神的牧羊人和獵人,在藝術和文學裡,阿卡迪亞被描繪成猶如天堂的田園。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墳墓上刻着的“Et in Arcadia ego”據說是出諸古羅馬詩人維吉爾之口,意思是說,“即使是在阿卡迪亞,我(即死亡之神)也依然存在”。

也就是說:即使是在阿卡迪亞這樣牧歌般的世界裡,逃避現實的人仍然無以擺脫死亡的相伴相随。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盡管普桑在羅馬時的作品參考和模仿了很多意大利時期大師的作品,自己也嘗試了很多的繪畫風格,但他始終感到無法達到自己心中理想的水準,對古代藝術的崇拜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展現。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他不斷地探索不同題材,包括神話、宗教和曆史,由于常常涉及複雜的構圖和衆多的形象,普桑總是先研究相關的文字資料,然後畫出一些速寫,接着他用特制的蠟像在一個小的舞台模型上進行安排。再據此畫出草圖,最後才訴諸油畫布。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有意思的是,普桑身在意大利,卻已在法國形成一定的影響,以至于,17世紀30年代後半葉,巴黎的年輕藝術家們就有意遵循普桑的畫風。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然而,1840年普桑回到巴黎并成為路易十三的宮廷畫家後,重要的委托件源源不斷的同時也迎來不少其他宮廷畫家的妒意。普桑發現自己所接的委托件未必是自己所能勝任的,而且完成的作品也未獲得什麼好評。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無論是他的藝術理想,還是他的倫理标準都與法國君主有沖突。兩年之後,普桑不得不再傳回羅馬。他的藝術生涯充滿波折,但他通過不斷的實驗和探索,成為巴洛克時期一位傑出的畫家,對後來法國藝術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盡管普桑堅信理性是藝術的指導原則,但是他筆下的人物形象卻從來不是冷冰冰、毫無生氣的。後世的法國畫家,譬如大衛、安格爾和塞尚等,都是普桑的崇拜者。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比較遺憾的是,他在世時并沒有親眼看到他,的創作與畫風被17世紀後期的法蘭西學院所接受和認可。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

實際上,他的繪畫主張:繪畫必須面對人的最為高貴而又嚴肅的情境,必須依照理性的原則并通過典型而又有秩序的形态表現出來;繪畫與其說是視覺的,還不如說是心靈的等繪畫理念,對法國的新古典主義具有根本性的作用與意義。

普桑:靜谧的偉大,高貴的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