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若有這4個“小毛病”,是暗示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别亂糾正

孩子若有這4個“小毛病”,是暗示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别亂糾正

大家好,我是布谷媽~

很多寶媽說,經常被孩子的奇葩問題折磨得腦仁疼,或者總因為孩子的一些搗蛋行為而哭笑不得。

孩子怎麼就這麼淘氣呢?為什麼不能像别家小孩一樣,安靜一點?

但其實,每次孩子“淘氣”的背後,都可能是他們智力發展的一個小高峰。

孩子若有這4個“小毛病”,是暗示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别亂糾正。

孩子若有這4個“小毛病”,是暗示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别亂糾正

一:問題制造者

布妞從4歲開始,就把“為什麼”挂在嘴邊:人為什麼要吃飯?所有的動物都要吃飯嗎?細菌從哪裡來?細菌有媽媽嗎?為什麼有時候下雨有時候天晴呢?為什麼會天黑?星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面對她應接不暇的“為什麼”,布谷媽都想去買本《十萬個為什麼》了。

你說得太淺吧,她會不停地問,你說得太深吧,她又聽不懂。關鍵是,很多時候,布谷媽也不知道它為什麼會這樣啊。

真是頭大!

有些家長面對問個不停地孩子,難免就會煩:“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但其實,孩子這種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态度,是智力發展的标志。因為提問題,就是在探索世界。

這種天生的好奇心,是學習的起點。

孩子若有這4個“小毛病”,是暗示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别亂糾正

他們對周圍環境的探索欲望強,總想弄清楚事物的原因,大腦活動得更頻繁。

好奇心強的孩子,對新事物接受和了解得更快,這直接關系到智力發展。

面對布妞的“為什麼”,布谷媽常會犯錯,那就是直接告訴她答案。

有心的家長,可以别急着一味回答,而是引導他們一起找答案。或者帶着他們去查書或者上網找,又或者帶他們到生活中去觀察,自己找到答案。

這樣既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能培養自學能力。

孩子若有這4個“小毛病”,是暗示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别亂糾正

二:拆家,拆個不停

從孩子1歲半開始,家長們就要面臨一個難題了——孩子的手就停不下來,喜歡拆家。

從開始扔毛巾、扔墊子;到後來翻抽屜、翻衣櫃;到後來摳沙發洞、摳牆壁;再到後來,拆玩具、拆遙控器、拆椅子。

總之,孩子就在拆家的路上一路狂奔,頭也不回。

看着他忙碌的小身影,你忍不住想說:“你是帶着什麼秘密任務來我們家的嗎?你想找什麼?我幫你找!”

說實話,孩子還真有任務,那就是:通過拆卸來探索世界是怎麼運轉的。

孩子若有這4個“小毛病”,是暗示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别亂糾正

這是大腦邏輯思維發展的萌芽,通過動手以及觀察和思考,他們了解了原理和因果關系。

這實際上也是在學習和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提供一些不那麼貴重的東西,或者比較安全的物件,讓孩子去拆個夠。

還有個小提醒,那就是當孩子有自行車後,可以讓他們自己學着拼裝、修理。

拆自行車,既能讓孩子得到極大的滿足,還能鍛煉他對細節的把控和進行邏輯推理。父母簡直不要太省心。

三:有自己的想法,還執拗

有一次去朋友家,朋友5歲的女兒不小心将玩具車掉沙發縫裡。她用手去夠,但夠不着。

朋友伸出手想幫忙,不料被女兒一把拽住:“媽媽,不要動,我自己來。”

她跑去找了一根棍子,想把玩具撥弄出來,試了一會,還是沒成功。朋友又忍不住提建議:“把沙發挪開就行了。”

女兒執拗地喊道:“不行,我就要自己拿。”

孩子若有這4個“小毛病”,是暗示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别亂糾正

女兒找了塊磁鐵,将它綁在棍子上,然後再伸進去。沒想到,玩具車還真被她“釣”出來了。

朋友看到這一幕,也是很驚訝,孩子的小腦袋瓜子裡,真是藏了不少想法呀。

孩子的執拗,遇到問題不想讓大人介入、不輕易接受大人的觀點,可能會被認為是“頑固”、‘不聽話’。

但這種不盲目服從,恰恰是他們獨立思考的表現。

他們會有自己的邏輯和獨立性,能自己想到問題的關鍵點,并且找到解決的辦法。

長大以後,他們會形成批判性思維,不會人雲亦雲,反而是更睿智、更聰明的那一個。

是以,平時遇到那個愛說“我自己來”的執拗小孩,我們不妨多一些耐心,給他們多一些試錯的機會,讓他在獨立解決問題中不斷成長。

孩子若有這4個“小毛病”,是暗示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别亂糾正

四:愛反駁大人

有位寶媽說,她兒子就特别有主見,經常反駁她的話。

有一次看電視,電視裡一個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她趁機教育兒子:“你看,要是這個孩子手拿穩一點,就不會犯錯了。”

沒想到,兒子卻說:“不犯錯他怎麼知道這樣拿不對呢?雖然碎了一個碗,但他學到了經驗,我覺得很值得啊,不應該挨罵的。”

說得很有道理的樣子,寶媽都不知道怎麼反駁。

還有一次,兒子要她陪着玩。寶媽卻說,正忙着工作,沒法陪他。兒子問:“那你不能減少一些工作,抽點時間陪我嗎?”

寶媽開玩笑回答,我減少工作,工資會變少,就沒法給你買玩具啊。

兒子卻認真地說:“玩具買回來沒人和我一起玩,那這玩具有什麼意義呢?”

寶媽被問得語塞,一時竟不知道怎麼回答。

孩子若有這4個“小毛病”,是暗示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别亂糾正

孩子質疑父母的話或者規則,不是他們故意想要為難父母,而是在獨立思考以及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

這說明,孩子有看到不同角度的能力,也有辯證思考的能力。

我們不妨多一些耐心和寬容,有時候他們說得對的,不妨讓步,尊重他們的想法。

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迹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小淘氣”的行為,隻是可能的高智商迹象之一。

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我們耐心引導,給予他們充分的了解和支援,讓這些小“淘氣鬼”在好奇和探索中成長。

以上這些“小毛病”,你家孩子有哪一個呢?

【圖檔來自網絡,侵立删】

作者簡介:布谷媽媽,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婚姻情感咨詢師,專注兒童心理,讀懂孩子輕松養育,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