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天花25分鐘做這件事,是最好最便宜的續命藥!

2024年開年最火的電影當屬《熱辣滾燙》,主人公樂瑩在絕望之中發現了打拳這一運動方式,重拾了信心,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這部爆紅的電影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運動潮”,然而運動雖好,切不可貪“多”!最新研究發現:運動時間不是越長越好,存在着一個“黃金時長”。

運動“黃金時長”:

每天25-40分鐘最佳!

最近發表在醫學知名期刊《梅奧診所學報》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運動和全因死亡率之間不是完全成正比關系,而是存在着一條U形曲線的關系,這意味着存在一個運動“黃金時長”。

每天花25分鐘做這件事,是最好最便宜的續命藥!
每天花25分鐘做這件事,是最好最便宜的續命藥!

這項研究跟蹤了哥本哈根城市近萬名參與者,進行了長達25年的資料調查,涵蓋了自行車、網球、慢跑、遊泳、手球、舉重、羽毛球、足球等各種運動項目。

研究人員仔細統計了參與者每周的體育鍛煉時長,并将其與當地的死亡記錄進行對比。

令人驚訝的是,研究發現,每周鍛煉2.6到4.5小時的人,其死亡率比不運動的人群低了大約40%。

然而,鍛煉時長不是越長越好,每周超過4.5小時後,死亡率不降反升。

研究發現,每周鍛煉時長超過10小時,雖然死亡率比不運動的人要低,但與鍛煉2.6到4.5小時的人相比,死亡率不降反升。

研究人員估算,每周鍛煉2.6小時或每天鍛煉25分鐘,相當于每日步行數約7000到8000步。而每周鍛煉4.5小時或每天鍛煉40分鐘,相當于每天步行12000步。

每天花25分鐘做這件事,是最好最便宜的續命藥!

結果顯示,在達到每周鍛煉2.6到4.5小時這個臨界點後,繼續增加運動時間并不能帶來更多益處,甚至還會适得其反。

是以,從效益最大化的角度來看,每天走7000到8000步或鍛煉25到40分鐘是最佳的運動方案,以最少的運動時長擷取最大的健康效果。

除了時長,

運動還遵循4個原則!

運動既能提高身體素質,還能愉悅心情,帶來的身心健康是不可忽視的。然而,運動除了有時長的要求,還要遵循這4個原則:

安全性原則

每天花25分鐘做這件事,是最好最便宜的續命藥!

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前要做準備活動,但是不少人卻忽視了運動後的拉伸練習。研究發現,運動後拉伸有助于放松肌肉,提升肌肉彈性,能有效地減少運動損傷。

運動時人體肌肉不斷收縮發力,彈性下降,如果運動後長期不做拉伸,可能帶來這些問題:局部發炎因子、代謝廢物等排不出去,導緻疲勞加重,恢複速度變慢。

久而久之,會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是以建議:拉伸練習時間至少要保證10分鐘,或者約為運動持續時間的1/3。

全面性原則

每天花25分鐘做這件事,是最好最便宜的續命藥!

不同類别的運動将帶來不同的健身效果,運動方式“雜一點”好,最好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

有氧運動能夠增強心肺功能,提升身體的攝氧量,提高心肺的耐受性,降低心髒病、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有助于延年益壽。

力量練習有助于提升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的穩定性,避免運動過程中因力量不夠帶來的損傷。

柔韌性訓練即拉伸練習,可以提升肌肉的伸展能力,讓身體更舒展、動作更靈活,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循序漸進原則

每天花25分鐘做這件事,是最好最便宜的續命藥!

運動的方式和強度因人而異,講究循序漸進。對各類運動知識缺乏或基礎運動能力太差的人,一開始很難跟上的高強度或者高難度訓練,訓練期間容易出現動作變形,發力不正确非但訓練效果打折扣,更容易導緻受傷。

如果運動時出現頭暈、目眩、胸痛、惡心、呼吸急促、心慌、嘔吐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及時就醫。如果運動後有持續的、較明顯的疲勞,就應适當減少運動時間。

持之以恒原則

每天花25分鐘做這件事,是最好最便宜的續命藥!

這個世界上隻有一個最好的運動計劃,那就是持之以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旦停下來,之前的成果都白費了。

對于選擇運動項目,應以興趣為主。有興趣的運動項目比較容易堅持下去,而且運動者也能從中獲得較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