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台:“小秧苗”育出“大産業”

作者:張掖農業農村

高台縣積極推進工廠化、集約化育苗基地建設,發展育苗産業,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高台:“小秧苗”育出“大産業”

  這幾天,走進位于高台縣南華鎮智号村的景輝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育苗大棚,機器轟鳴,五六名勞工正在機械化流水線上娴熟地操作。一個個空秧盤被整齊有序地放上輸送帶,随後機器便自動填入營養土、灑水、播種、再覆土,制作完成後,勞工們再将其放到大棚内催芽。據了解,與人工播種相比,機械化育秧每天能夠制作上萬個秧苗盤,不僅節約了生産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還具有生長整齊、速度快、提高畝産量、實作精良播種等優勢。“我們的辣椒苗已經全部育完,現在育的是加工番茄苗,育苗量在2千萬株。”景輝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耀東介紹說。

高台:“小秧苗”育出“大産業”

  在該縣巷道鎮的新優高科生态田園專業合作社育苗基地,放眼望去,一株株綠油油的菜苗長勢喜人,勞工們正忙着澆水、保墒、管護幼苗。“我們合作社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裝置,通過改良基質、使用水肥一體化等技術育出了适應性強、抗病性強、成活率高的優秀種苗,非常受種植戶的歡迎,開春的這段時間是育苗高峰期,與‘冬閑育苗’不同,開春的育苗緊跟市場需求,能夠帶來非常可觀的經濟收益。”新優高科田園專業合作社經理王忠琪說道。

  據了解,新優高科生态田園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方式,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從事育苗培育、蔬菜種植,個人所得提高1000元左右,實作合作社與農戶互利共赢。至目前,入社農民達到100多名,合作社通過對入社農民專業教育訓練,實作标準化管理,年育苗量130萬株以上,銷售收入130多萬元。

高台:“小秧苗”育出“大産業”

  工廠化育苗産業的蓬勃興起,不僅為高台縣及其周邊縣區蔬菜種植戶提供了優質種苗,還為附近群衆提供了就業機會,增加了家庭收入。“我們農閑時節在育苗基地打工,一天能掙近200塊錢,不但把家照顧上了,還能掙錢補貼家用。”宣化鎮利号村村民高曉英說。

  近年來,高台縣圍繞農業科技創新,通過項目帶動和資金扶持,培育壯大瓜蔬育苗産業,大力推廣集約化、智能化育苗技術,達到省時省工、節約農資、秧苗提質、多茬培育、增産增收的目的,進一步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目前,全縣已建成景輝、康翠等集約化育苗中心6家,育苗品種達30多個,年可提供優質蔬菜、花卉種苗3億株以上,保證縣内近30萬畝蔬菜種植種苗需求,并銷往酒泉、嘉峪關等周邊地區,以産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提升了農村增收緻富的“造血能力”。(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