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商業化之路猜想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AI應用的商業化還需要經曆一定的路程,這篇文章裡,作者就分享了他關于AI商業化的看法——去做細分領域的AI,甚至是細分行業的AI。
AI商業化之路猜想

這個方向是我一直想寫的,隻是對于AI的了解,我可能隻停留在使用過的層面,故此有念頭卻未動。前幾天與一個做AI研發的朋友閑扯,出于信任他問我AI商業化的看法,我基于商業和營運方面的知識,為他提供了一些建議。

我将整個交流的問題和建議,全部分享出來。目的在于想驗證未來5年内,AI商業化是否真的像我說的那樣,實作商業化。這個事情倒不是為了标榜什麼,隻是覺得有觀點不表達,老憋在心裡,非常難受。

一、朋友的問題

朋友是做技術開發的,有自己的團隊。隻是這幾年技術外包這種經營方式,越來越沒有市場了。同業競争壓力也大,同行互相比價,團隊優勢也明顯。最近,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他的想法是,基于ChatGPT做一款AI出來。

我沒具體問技術實作的事情,畢竟隔行如隔山。我隻是問了一個問題,就是你想做一個什麼方向的AI?他說現在還沒有想好,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方面的AI應用了。再者說這個AI研發出來,應該是找投資機構,進行融資,還是要怎麼操作?

其實朋友的迷茫,我很清楚。現在市面上所有的AI應用,基本上都在技術上和應用上下功夫,在商業化方面也都是靠原有資金,或找機構進行融資。而商業化在未來,幾乎是所有AI應用要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二、我的問題

目前,我對AI應用的認知,隻停留在使用層面。用AI寫個工作報告,寫個日報周報啥的,最多生成點短視訊,在配個文案。因為我是營運的關系,和産品經理走的比較近。他們給我說,他們也在用AI寫點PRD,生成原型圖之類的。

最近因為在大量寫營運類文章,對于文章的需求比較大,于是想着用AI解決一下,自己也偷個懶什麼的。結果方向生成出來的文章,根本符合我的要求。我能看到和感覺到的,所有生成出來的文章,都是程式化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泛泛而談。

是以,之後我基本上還是自己動手,用AI來輔助,提供一些觀點,或幫忙結尾。目前AI應用給我的感覺是,它無法做到獨家視角,更不可能做到符合一個人的特性。而且,AI應用即使“喂”了很多資料後,還隻是基于資料編寫,智能化沒想象的那麼高。

三、商業化之路猜想

結合朋友和我的問題,我對AI應用商業化方向,有一個大概的猜想。在表述之前,分享一下,我對朋友說的一些建議。任何的産品想要商業化的前提,就是讓人先用起來。我想表達的是,盈利模式是商業化的基礎,而流量是盈利模式的核心。

對此再結合到AI應用領域,我先向朋友舉了一個例子——高德。高德對于C端的應用,是完全免費的,是以才“戰勝了”凱立德,在中國站穩腳跟。而高德的商業化是将定位系統,賣給大公司作為業務基礎嵌入。這個不是我們了解賣使用者資料。

那麼AI應用呢,除了用起來,定制化收費,找個融資管道外,有沒有其他商業化之路呢?

目前我能感覺到的,AI現階段還是泛應用狀态,能做到的是解決80%普适化問題,如寫文章,或者寫個視訊腳本。要不就是應用在某個職業體系内,比如幫助産品經理寫個PRD,再轉化成産品原型。

對于真正行業性的領域,AI目前還不夠智能。

在我看來,AI商業化之路,真正可實作的,是在某行業的深入應用。我們現在使用的AI,是基于大量資料學習所形成的體系展示。這就意味着真正AI 真正值錢的,是供它自主學習的大量資料。

試想一下,如果将這些資料進行分類,再依靠不停的“喂”行業内資料,供其自主學習,是不是意味着,AI會成為行業的“專家”(我說的是行業,不是職業)。是以,對于某個行業來說,真正值錢的是,基于大量行業資料,形成的解決方案,而非AI應用本身。

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現在看病的AI,據說準确率達到94%。但是人類疾病不是單一的,病因也是多樣性,甚至還有很多并發症,這些都是無法解決的。如果我們将所有醫療病例和診療方案,“喂”給AI學習,是不是AI會更精準。

當AI應用到某個醫院的時候,醫院依靠處方箋和藥品收費,是不是商業化落地。隻是幫助醫院實作盈利的不是AI本身,而是基于AI自主學習的醫療資料。就像我說的高德一樣,地圖本身是免費的,真正值錢的是定位技術。

四、建議内容

是以我給朋友的建議,真正做細分領域的AI,甚至是細分行業的AI,而不是常用AI。真正實作商業化的不是AI本身,而是AI背後的行業資料和行業資料。甚至可以實作AI,能主動抓取行業最新資料和解決方案,做到自主學習。

這樣做的好處,還有一個,就是能做到“先入為主”。當大家都在做泛領域的時候,可以先占領細分市場。比如一提到無人機,第一個永遠是大疆。行業的頂端,比的不是價格,而是誰更專業。是以,AI的未來是誰擁有更專業更多的行業資料。

商業化講究的是如何布局,畢竟大家拼到最後,盈利模式都差不多。如果一開始就能在一個行業深耕下去,意味着未來在這個行業裡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如同我們所知行業巨頭那樣,無論技術和管道再變,在使用者心裡的位置是不變的。

結語:AI應用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隻能憑我所知所感,窺得一絲門徑,甚至連門徑都算不上。不過,我堅信的是,做行業深入AI應用,絕對是未來AI商業化落地方式之一。

本文由 @營運研究院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