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戰争稅”?蔡英文當局“害台誤民”
綜合台媒3月21日報道,21日,蔡英文當局“行政機構”發言人林子倫在記者會上說:“為籌軍費财政部研議征收戰争稅一事,并非事實,在此澄清。”
台“财政部門”21日也在官網上強調:“現階段并無報道所稱為籌軍費,研議戰争稅(費)的征收問題。”
該部門表示,相關部會均于每年定期召開會議分别策訂各項動員準備方案,并參與防務部門演訓驗證,就各項想定模拟情境,回應處置狀況,驗證财力等動員運作機制,以備不時之需。
台“财政部門”負責人莊翠雲昨日透露,台灣銀行、“金管會”與“财政部門”去年都做過“金融兵推”,如果真打起仗,“财政部門”為籌措戰備資金,可以考慮增加稅、費。
莊翠雲此言遭解讀為要收“戰争稅”,在島内引發軒然大波。
3月21日,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表示,談這些事情令人毛骨悚然,且一旦發生戰争,産業将凋敝,稅真的能收到嗎?
王鴻薇強調,戰争期間有很多突發狀況,想要用戰争稅來支撐财政金融,這根本就是妄想,維持和平才是唯一的方法。
這件事情真的是天馬行空,完全是空話,如果真的發生戰争,第一個要面對的可能是金融市場崩潰,甚至在整個外彙市場,新台币會跌到多少,并不知道,股市價格會跌到多少也不知道。
那個時候再說要向台灣人民征收“戰争稅”,到底可不可以收到?而且戰争期間有很多突發狀況,想要用“戰争稅”來支撐财政金融,這根本就是妄想。
王鴻薇指出,如果戰事打得非常長,産業大概也都崩潰,民生凋敝。
如果要收戰争稅,請問是戰前收,還是戰争期間收,還是戰後收,無論如何,要談這些都令人毛骨悚然,賴清德馬上要就任,難道賴清德上任第一個想到的是向人民征收戰争稅?
王鴻薇表示,維持和平才是唯一的方法,因為如果今天發生戰事,過去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包括半導體産業等,都是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努力。
一旦發生戰争,這些都将付諸東流,是以要用盡一切力氣維護和平,不要發生戰争。
蔡英文當局“财政部門”提“戰争稅”,或許是為了煽動緊張氣氛,能夠更好地推動增加财政預算包括防務預算。
值得一提的是,金門海域又傳出波瀾。
金門有兩名釣客17日出海失聯,18日被海警尋獲,這兩天島内傳出其中一名25歲胡姓男子是現役軍人身份,導緻接返2人計劃生變。
對此,台陸軍“金防部”19日晚間并未證明失蹤釣客是否為軍人身份,強調有關接回金門事宜,金門縣政府都在協調中。
21日,台“立法機構外事及防務委員會”邀集蔡英文當局“安全部門”負責人蔡明彥等進行業務報告。
蔡明彥受訪時說,每天都有接到相關進度彙報,目前正在溝通協商當中。
對于之前失聯的金門釣客,傳出有一名是現役軍人身份,對方是否不放人?蔡明彥表示,兩位金門群眾搭乘海釣船出海,因為油料用完,漂流海上,最後被海警機關尋獲。
台“海巡署”透過溝通相關管道,進行密切溝通,每天都有接到相關進度回報,目前正在溝通協商當中。
此前台 “海巡署”指出,金門縣胡姓、吳姓釣客出海釣魚失聯,已被海警尋獲,目前正由相關機關協調兩名釣客接返方式中。
對于最近事件是否和520有關?蔡明彥說,目前沒看到這樣關聯。
萬一有事,台灣的金融韌性如何?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資金禁得起戰争?莊翠雲透露可以考慮增加稅、費,但須先立法。學者則建議可指定用途,以“捐”代“稅”。
對此議題,蔡明彥說,相關讨論都在研議過程,尊重相關業管機關。
據台灣《聯合報》3月21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家屬本來以為兩人很快就能回來,沒想到拖那麼多天,家屬都很擔心。
先前曾發生金門釣客出海釣魚不幸身亡,當時經過各機關的奔走,當晚就将遺體送回。
據報其中一名釣客有慢性病,家屬擔心出現斷藥可能導緻病情發作。家屬希望如果人暫時回不來,至少可以送藥過去,順便探視。
由于兩名釣客都住在金沙鎮,金沙鎮鎮長吳有家第一時間就去了解慰問,這幾天也持續跟家屬保持聯系。吳有家也請金門縣長陳福海協助溝通。
台“海巡署”昨天透過管道聯系對方海事機關,得知人還在海警機關,還未移交。對方并沒有就何時移交做出回應。
對此,台退役少将栗正傑在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中表示,“我意料不到居然是一個軍人跑到海裡面去釣魚,這真的是匪夷所思”。
栗正傑指出該事的嚴重性,“以前在金門,軍人是絕對不可以到海邊的,更不要說出海。隻要出海一定是用迫擊炮擊斃,甚至派海龍蛙兵把人抓回來,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因為很可能是叛逃”。
栗正傑說,“去年才發生二膽的士兵跑到沿海去,今年怎麼會讓這士兵跑到海裡去?現在金門兵兇戰危的狀況已經很嚴重了,居然這些營連長在幹什麼?真的是混飯吃,很嚴重,怎麼會一點管束、限制都沒有?讓這些士兵放假可以坐船出去?”。
栗正傑最後坦言,“可見金門第一線的守軍根本毫無戰備意識,這些營連長一點點的警覺、應變能力都沒有,這種部隊怎麼打仗?這代表這些營連長都沒在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