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黛玉的母親,全書未露面的賈敏: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作者:與華順金融
林黛玉的母親,全書未露面的賈敏: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紅樓夢》中,作為女一号的林黛玉,應該是最讓人喜歡的角色。她的漂亮、活潑、幽默、感性,以及與賈寶玉之間甜蜜的戀愛時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提到林黛玉,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會是什麼?想來,應該是她在初進榮國府的點點滴滴。

第一次踏入榮國府的林黛玉,在經受喪母之痛、與父分别的雙層悲痛的情形下,在榮國府中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原文于林黛玉初入榮國府的一幕,給出了八個字的評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這八個字,流露出了林黛玉敏感而細膩的性格,而這一點,在她初入榮國府中的表現,也是一一對應的。

比如,第一次與賈母以及衆姐妹共進晚餐,飯後,便有這樣一個細節。

下人給衆人端上了一杯茶,在林家,飯後喝茶,需要等一刻鐘以後;隻是,面對這一幕,林黛玉并未流露一絲的疑惑,也沒有發表任何的見解;而是默默地,學着衆人喝茶的樣子,品起了茶。

等茶餘飯後衆人相聚在一起閑聊之時,賈母詢問她:如今都念了什麼書?林黛玉如實回答,剛念了《四書》。

《四書》、《五經》,乃是封建社會的男子,走仕途科舉之路的必修課,如寶玉這樣的公子哥,時至今日,隻怕還未入門,然而林妹妹,卻已熟讀了《四書》,可見,林家書香門第的家教,是名副其實的。

林黛玉的母親,全書未露面的賈敏: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林黛玉的母親,全書未露面的賈敏: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而當林妹妹反問衆姐妹都讀了什麼書的時候?卻被告知,她們僅僅認得幾個字,不做瞎子罷了。

林妹妹瞬間會意,明白了賈府對女子“無才便有德”的教育方針,是以,在後文,當賈寶玉詢問她讀了什麼書的時候,她直言:不曾讀書,隻上了一年學,些許認得幾個字罷了。

如此聰慧、如此細膩,讓人在震驚之餘,對于她悲劇的身世,似乎更加充滿了憐憫。

而除了細膩與聰慧之外,林黛玉給我們留下的,還有風流妩媚的姿态。

當在女人堆裡長大的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妹妹的時候,便被她的風流妩媚徹底震撼了,原文,對于林妹妹外貌唯一一次的描述,便定在了這一刻。

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母之女,忙來作揖。厮見畢歸座,細看形容,與衆各别:

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如此風流韻味,也讓慣于女色的纨绔子弟薛蟠,僅憑一面之緣,便對她一見鐘情,終其一生,不曾忘記。

在聰慧與細膩、在風流的姿态背後,林妹妹還具有兩個優點。

1、富有才情的詩詞才華。

在榮國府中,在大觀園這個青春活力的舞台之上,衆人都作出了不少詩詞,但是,顯然,在這衆多的詩詞之中,無疑是林妹妹的詩詞,更具有感染力。

林黛玉的母親,全書未露面的賈敏: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比如在賈元春省親之時,她替寶玉所做的《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裡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如此輕快、如此歌功頌德、如此俏皮,也難怪,貴妃娘娘見了,會極力贊美。

而在林妹妹所做的衆多詩詞中,論幽默論風流,想來還得是她以白海棠為題創作的《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缟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其字裡行間,不僅形象刻畫出了她風流妩媚、活潑嬌羞的性格,同樣,也抒發了,在人前歡快的她,在失去親人的凄苦之中,她的孤寂與落寞。

如此佳作,雖然最終輸給了端莊沉穩的薛寶钗,但是,相信在大多數朋友心中,都是與寶玉一樣的認知:她所做的《詠白海棠》,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在林妹妹的身上,除了這些優點之外,想來,還有一點,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那就是她的幽默。

比如面對咬舌根,将“二哥哥”說成“愛哥哥”的史湘雲,她的調侃一般:“偏是咬舌子愛說話,連個二哥哥也不會叫,就是愛哥哥愛哥哥的……

比如,面對手舞足蹈的劉外婆,她的調侃一般:

林黛玉的母親,全書未露面的賈敏: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林黛玉的母親,全書未露面的賈敏: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當下劉外婆聽見這般音樂,且又有了酒,越發喜的手舞足蹈起來。寶玉因下席過來向黛玉笑道:“你瞧劉外婆的樣子。”

黛玉笑道:“當日聖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衆姐妹都笑了。

也難怪,就連一向沒有存在感的迎春,在芒種節這一天,因為林妹妹未出現,也是特意想起了她。

在大觀園中,在衆姐妹中,若論誰最歡樂?當屬史湘雲,隻是她的直率品性、她的大大喋喋,讓她并不怎麼閱聽人人的歡迎;反而是聰慧、感性、有底線的林妹妹,是衆人心中的開心果。

2、對朋友始終保持的善意态度。

比如在薛寶钗的生日宴會之上,面對史湘雲當衆将她比作戲子,她選擇了沉默;比如,面對史湘雲親近寶钗、對她冷嘲熱諷,林妹妹所呈現出來的包容。

比如,昔日的好友襲人(與她還是同月同日生日),選擇親近寶钗,而處處針對林妹妹,她同樣選擇了包容。

無論昔日的姐妹對她做了什麼?都無法改變她對姐妹的情意;如此之人,相信即便生活在當下,也是具有好人緣的存在。

而如此優秀的林妹妹,她的母親賈敏又會是怎樣呢?相信,透過林妹妹,我們也能看到賈敏的影子。

作為前科探花、官居蘭台士大夫的林如海,年僅四十多歲,便因失去妻子賈敏而生出厭世之心,由此我們不難推測,他們之間也是有着如同寶黛之間刻骨銘心的情意。

林黛玉的母親,全書未露面的賈敏: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作為前科探花,林如海不僅才華出衆,在他身上,還具有讀書人少有的帥氣:因為能獲得“探花郎”的稱号,外貌是除才華之外最重要的條件。

作為榮國府的當家人,即便經過幾十年的時間,王夫人對于賈敏的嫉妒,仍然毫無減少:

“你說的何嘗不是,但從公細想,你這幾個姊妹也甚可憐了。也不用遠比,隻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像個千金小姐的體統。如今這幾個姊妹,不過比人家的丫頭略強些罷了。

因為嫉妒賈敏,導緻從林妹妹第一次進入榮國府,王夫人便毫無掩飾的對她流露出了冷漠、流露出了的抵觸情緒。

由此可見,昔日賈敏未出閣的時候,她在榮國府中,是何等的體面;何等的讨人喜歡。

小結:

賈敏去世,讓賈母悲痛不已;面對女兒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血肉林黛玉,她用盡了餘生,來呵護林妹妹,可見她對女兒賈敏的情意。

林黛玉的母親,全書未露面的賈敏: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雖然在《紅樓夢》這部小說中,賈敏從未出現,但是,我們從林黛玉身上的優秀、從王夫人對她的嫉妒、從林如海對她的深情、從賈母對她的思念,似乎都不難想象出,她的真實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