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防止孩子被霸淩?這套家庭預案,最好别用到,但必須要知道

如何防止孩子被霸淩?這套家庭預案,最好别用到,但必須要知道

最近,我手機裡的視訊推送讓我焦慮難安,憤怒難耐。

先是邯鄲三個國中生長期霸淩同學,并以殘忍的手段虐殺了他,一想到這個被殺害的孩子生前遭受的痛苦,我就會難過的呼吸不上來。

而他的爸爸,卻需要全程參與孩子的屍體解剖過程,從死後的傷口去推測孩子生前遭受了什麼傷害。

再是2023年8月30日,湖北荊州那個将4歲女童扔進糞坑的12歲男孩,在接受了6個月心理矯治後被釋放了,正常上學了。

故意殺了一個人,但卻因未成年而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隻用了6個月,這個男孩的人生就重新開始了,而被殺女童的家人,卻要用一輩子來承擔失去孩子的痛苦。

緊接着我又刷到了濟南一個國中生在廁所被兩名同學毆打、揪頭發、踢踹,跪爬在地上瑟瑟發抖。

一個接一個的霸淩新聞事件,讓人無比憤怒。

我知道這是大資料推送導緻的,但卻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兒子下半年就要上國小了,他是一個内向慢熱,能被女孩一拳打哭的孩子,我無法預知他會不會遇到霸淩。

是以,我迫切的需要梳理出一整套完整的應對校園霸淩的預案,未雨綢缪,以防萬一。

也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父母,能夠和孩子一起,将“如何應對校園霸淩”作為一個重要的家庭預案,熟記于心。

如何防止孩子被霸淩?這套家庭預案,最好别用到,但必須要知道

哪些行為是校園霸淩

對于如何界定霸淩,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副教授黃冬羅列出了5種類型:

1、人身欺淩,比如日常所見的,故意的拳打腳踢、推撞絆倒。

2、财産欺淩,比如故意破壞孩子的文具、桌椅闆凳,直接索要錢财。

3、言語欺淩,比如給對方起侮辱性的外号、罵很難聽的話、造謠、背後傳閑話。

4、關系欺淩,比如拉幫結派搞排擠、惡意造謠、取笑、孤立等,此方式在女孩團體中比較常見。

5、網絡欺淩,比如在網上罵人、潑髒水、帶節奏、炮制侮辱性圖檔視訊、發起惡意網絡投票。

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小孩子嘛,都是小打小鬧而已,哪個年代的孩子之間不打架呢?但是這個判斷放在今天明顯不合理了。

霸淩很有可能就是從最初試探性的小打、小踢、小推、小撞開始的,霸淩者想要看看被霸淩者敢不敢反抗、會不會還擊、好不好欺負。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去辨認哪些動作是欺負性質的,哪些是對方不小心的,如果是欺負性質的行為,我們都要用正确的方式反擊回去,捍衛自己的邊界。

如何防止孩子被霸淩?這套家庭預案,最好别用到,但必須要知道

哪些孩子容易成為被霸淩目标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被霸淩,霸淩者通常會選擇有以下特點的孩子作為霸淩對象:

1、身體或者心理上有明顯缺陷的孩子,他和别的同學不一樣,這樣的孩子容易成為霸淩者嘲笑、欺辱、擠兌的對象。

2、孤僻、總是落單、沒有朋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欺負起來沒有危險,因為沒有人會幫他。

3、家庭條件不好,父母無暇顧及,學習又差的孩子,這類孩子很容易産生自卑心理,越自卑的孩子越唯唯諾諾,缺乏為自己撐腰的力量。

4、身體單薄、瘦弱矮小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弱不禁風,還無還手之力。

5、在父母強權、打壓下長大的孩子,這類孩子從小沒有建立起自我邊界,也缺乏反抗強者的經驗,非常懦弱。

6、缺乏父母關愛、保護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長期缺乏保護和關注,容易感到孤獨和無助,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也沒有可以保護他們的成年人。

7、生活在親子關系緊張、糟糕的家庭中的孩子,這些孩子缺乏父母的信任和關愛,缺乏安全感,不自信,被欺負時習慣用忍耐來保護自己,進而成為霸淩者的長期目标。

8、學習好但沒有朋友,缺乏社交的學霸,這類孩子雖然學習好,但也是因為隻會學習,沒有朋友,也會成為霸淩對象。

如何防止孩子被霸淩?這套家庭預案,最好别用到,但必須要知道

不過話回來,如果我們把以上這些問題都避免了,孩子是不是百分之百就不會被霸淩了?這也不一定。

著名央視主持人尼格買提說自己小時候總被霸淩,霸淩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總是跟一個女孩子放學走在一起,而喜歡那個女孩子的男孩子看不慣他而已。

看不慣而已,如此随意的霸淩動機。

霸淩者想要霸淩某個孩子,任何一個事情都能成為理由。

就像奇葩說辯手席瑞所說,校園霸淩是完全沒有邏輯的,我們不應該從霸淩者身上找原因。

解決霸淩事件,一定要對霸淩者重拳出擊,而不是教育被霸淩者自己解決問題。

如何防止孩子被霸淩?這套家庭預案,最好别用到,但必須要知道

解決霸淩事件需要多方力量

霸淩多發生在學校隐蔽的地方,保護孩子的力量方應該是學校和老師,如果霸淩事件的性質已經觸犯了法律,保護孩子的力量應該是法律。

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這幾個權威的力量并不能夠完全的給孩子們提供安全保障。

那個把4歲女童扔進糞坑的12歲少年,因為未成年而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僅僅接受了6個月的矯治教育就被放出來,背上書包正常上學了。

邯鄲三名國中生殺人事件中,學校和老師卻說這是一個意外,被害者和殺人者平時關系非常好。

廣東佛山一個二年級男孩被同學霸淩半年之久,其父母在班級群中讨要說法卻被班主任踢出群。

霸淩事件得不到妥善的處理,這頭壓下去,那頭冒起來,層出不窮。

作為父母的我們能不焦慮嗎?

如果法律、學校、老師都沒有遏制住霸淩,那麼父母就是孩子的最後一道防線。

如何防止孩子被霸淩?這套家庭預案,最好别用到,但必須要知道

如何識别孩子是不是被霸淩了

很多孩子被霸淩了很久都不敢告訴父母,而有的父母因為隻關心學習成績,或忙于工作,也沒有察覺到孩子的異常,最終導緻孩子走向悲慘的結局。

是以父母一定要掌握識别孩子是否被霸淩的方法,當孩子出現以下異常行為時,我們就要警惕起來:

1、孩子身上有明顯的傷痕,尤其是衣服遮蓋住的部分,傷痕是孩子被霸淩的最直覺信号。

2、孩子突然不想上學了,或者出現逃學、裝病請假、厭學等行為。

3、孩子的情緒、性格突然發生了變化,原本是開心活潑的,喜歡說話的,突然變得悶悶不樂,情緒暴躁起伏不定,不愛說話。

4、孩子的文具等物品經常無緣無故損壞、丢失,問其原因,孩子遮遮掩掩說不清。

5、孩子睡眠出現問題,經常做噩夢、哭着醒過來、失眠、半夜驚叫等。

6、孩子非常抗拒人際交往,不願社交。

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應該可以察覺到孩子突然發生的改變以及異常行為,但很多父母會将這些求助信号視為孩子不想好好學習,太叛逆,進而錯過幫助孩子的機會。

如何防止孩子被霸淩?這套家庭預案,最好别用到,但必須要知道

如果孩子被霸淩了,父母該怎麼辦

當父母發現孩子被霸淩了,意味着我們要和孩子開展一場激烈的鬥争了,這場鬥争不僅需要硬氣,還需要智慧和政策。

我在腦海裡預演了一遍,假設出了以下幾個應對霸淩的預案:

如果是偶然的被打事件,那就走學校途徑來解決。

第一步:表達對孩子的支援和關心後,冷靜的了解事情的全部脈絡

第二步:找老師反映情況,要求老師協調兩方家長當面溝通

第三步:要求對方孩子道歉

如果是性質惡劣的霸淩事件,比如孩子經常被毆打的狀況,那就不是道歉這麼簡單的事情了。

第一步:堅定的表達對孩子的支援和關心,詳細記錄霸淩的事件經過、包括時間、地點、人員、霸淩方式。

第二步:報警,和警方配合,如有必要也可以加上驗傷環節。

第三步:由警方出面協調兩方父母碰面進行後續工作,比如當衆道歉。

第四步:持續關注孩子的動态,防止孩子被繼續霸淩。

隻有警察出面,才能震懾到對方孩子和家長,也能表明我們不妥協、不随便息事甯人的态度。

央廣網對霸淩的評論是:遇到性質惡劣的霸淩行為,老師和學校要向公安部門報警,依法處理,如有瞞報的,被發現後應該嚴肅追究其責任。

總之,我們還是要優先選擇正當合法的途徑來解決霸淩事件,如果這個途徑走不通,那就試試非正常途徑,比如。。。(就不明說了,避免不良導向)。

一直以來,我都會告訴兒子:我們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如果你要是被被人欺負了,第一時間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會用盡一切辦法來保護你。

如何防止孩子被霸淩?這套家庭預案,最好别用到,但必須要知道

如何預防孩子被霸淩

霸淩事件一定是預防大于先,我們不能等到孩子被霸淩了才開始反思家庭教育有何漏洞。

如何預防孩子被霸淩?以下5個方法,我們要持續去做:

1、我們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學習、社交等狀況,在聊天過程中,切記不要總是想趁機教育孩子,把聊天變成批鬥大會。

2、我們可以和孩子在家中模拟訓練,扮演可能出現的霸淩場景,手把手的教給孩子面對霸淩該如何用堅定的語氣反擊,如何做出挺胸擡頭毫不畏懼的身體動作。

3、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支援孩子們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幫助孩子發展自己的特長,讓孩子在喜歡做、能夠做的事情中發展出自信力和價值感。

4、讓孩子持續堅持體育鍛煉,經常體育鍛煉的孩子,從身體外形到氣質談吐,保持一種積極向上、陽光開朗的力量感。

5、注重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讓孩子在集體中有較好的人緣,有很好的朋友。

【寫在最後】

校園霸淩絕不是簡單的小打小鬧,也不是簡單的欺負人,希望我們國家關于霸淩、關于未成年人刑罰定責的法規越來越完善,希望學校和老師能高度重視霸淩事件,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遠離霸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