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帶動“房子”?結婚離婚雙飙升,2024新生兒或接近1000萬

“孩子”帶動“房子”?結婚離婚雙飙升,2024新生兒或接近1000萬

結婚登記人數終于上漲了,不容易。

3月15日,民政部網站公布了《2023年4季度民政統計資料》。據官方統計,2023年全國結婚登記數為768萬對,離婚登記數為259.3萬對。

“孩子”帶動“房子”?結婚離婚雙飙升,2024新生兒或接近1000萬

其實這個事是有預期的。

年初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公布了去年的結婚數,上漲居多。

比如江蘇民政廳的資料,2023年結婚登記453852對,增長約10.08%。

淮北民政2023年共辦理結婚登記21179對,同比增長高達91.87%;

浏陽日報的報道,全年辦理結婚登記5443對,相比2022年增加458對,這是自2015年以來首次止跌回升。

山西太原、河南許昌洛陽,結婚登記人數都出現了止降轉升。

從全國範圍看,2023年的結婚數,比2022年增加了84.5萬對,上漲了12.4%。

有意思的是,媒體在報道離婚登記數的時候,都說對比2022年的287.9萬對,減少了28.6萬對,下降幅度高達9.9%。

這一增一減,數字就好看多了。

而且報道裡,都在以28.6萬對這個數字反推,去年3季度離婚登記同比還增加了33萬對呢,現在全年居然減少了28.6萬對,那一定是去年最後三個月,離婚人數猛降了61.6萬對。

這顯然有違常識。

我看也就人口學家何亞福文章說的清楚,離婚,分協定離婚和法院判決、調解離婚。

2023年離婚登記對數為259.3萬對,這隻是協定離婚的數字。

2022年協定離婚登記對數是多少呢?隻有210萬對。把所有類型離婚加起來,才是媒體算的287.9萬對。

也就是說,去年離婚登記數量非但沒有下降,反而猛增了49.3萬對!

是以大家在關注結婚數罕見增長的時候,更應該看到,離婚數也大幅增加了。

為什麼去年結婚的變多了?

原因不難猜,2022年什麼情況大家都懂,面都見不着還結什麼婚?實體意義上的阻隔,讓很多人的婚期推遲到了2023年。

還有一些牽強附會的說法,說什麼寡婦年,龍寶寶之類的,都攢到2023年結婚,那就有點扯淡了。

道聽途說的流言,是不可能影響百萬人群體預期的,參看曆年結婚和生育人數,生肖的關聯性也不大。

關鍵的問題是:結婚人數十年來首次上升,能持續嗎?

難,确實難。

結婚數量多少,取決于三個因素:1,年輕人口數量。2,初婚年齡。3,結婚意願。

這三者的趨勢,都是不可逆的。

2000年五普的時候,14~35歲人口規模達到峰值4.91億人。

“孩子”帶動“房子”?結婚離婚雙飙升,2024新生兒或接近1000萬

之後就一直下降,2020年七普的時候,大陸青年人口降到4.01億人。

人少了,結婚也晚了,初婚年齡現在已經接近30歲。

不光結婚晚了,因為彩禮房子車子攀比,農村多光棍,城市多剩女,男女之間無法比對,對立越來越嚴重,結婚意願當然也在下降。

既然人數、年齡、意願這三個因素沒法改變,那隻能是短暫的回光返照罷了,這也是大家的共識,不用說太多。

不過,我們倒是可以通過結婚人數來推算今年的出生人口。

國聯證券有份報告提供了一個計算方式:

生育率=出生人口數/前一年結婚登記對數。

這樣來算,那今年的出生人口,就等于2023年的結婚對數*生育率。

那我們就可以把生育率,取2022-2023年的均值來算,按1.3。

768萬對乘以1.3,也就是說,今年的出生人口會達到998.4萬人,接近千萬新生兒了。

這一算可不得了,去年出生人口是902萬,一年能多生近百萬人。

行,就算頭胎生育意願下降。

2019年的時候,一胎出生人數/前一年結婚對數是61.25%。

“孩子”帶動“房子”?結婚離婚雙飙升,2024新生兒或接近1000萬

2022年,這是國人生育意願最低的一年,頭胎/前一年結婚對數降到了57.72%。

這樣來算,還是能達到950萬的水準。

去年能生902萬,已經是超預期了,今年新生兒就算沒有998萬那麼多,在950萬-1000萬之間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還是上面說的,這隻是基于數字的讨論。

短暫的需求積壓,與長期結婚、生育意願下滑關系不大。

更不能,就此推論出“孩子”帶動“房子”的結論。

生育形勢的變化,對房地産的影響,更多是戶型、産品力的變化,卻改變不了總量的萎縮。

如果各位經常去看房子,會發現這兩年跌幅最大的房子,大部分都是80-100平米左右的兩房間,如果再帶上暗衛,東西朝向,手槍戶型,貶值速度更快。

這一類房子,和90平米以上三室的差價不斷在擴大。

但是對總量來說,婚房、學區房的需求是一直下降的。

光大證券報告,把人口對房地産的影響劃分為三個周期:

1,1999-2010年,人口進城紅利期,樓市特征是“供不應求”。

2,2011-2030年,人口拐點,青壯年少了,剩下的購房需求有哪些?

無非就是,老年人為子女購房、戶均人口下降、家庭小型化分居買房,還有就是棚改拆遷。

3,2030年之後,人口紅利期基本結束,慢慢過渡到人口負債期,隻剩有錢人的改善需求了,住密度低的大房子,住洋房大平層,這一塊需求很小。

以前,孩子能帶動房子,是因為孩子源源不斷。

以後,孩子與房子脫鈎,老房子,破房子,小房子遍地都是,剛需不缺房,改善才缺房。

可話說回來,那些好房子在少數富人間聚散流動,又跟大部分人,大部分房子有什麼關系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