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掀起的"抗疫戰争",對于600多天的"不戰疫情"的遵義來說,無疑是一次大考驗。
近日,在遵義抗疫一線,走訪了多個社群、核酸檢測點、志願服務點、物資供應點,記者親眼目睹了紅城兒童攜手共進,緊緊依靠各級黨組織,在省政府的堅強上司下,全力支援,一點一點地參與到這場"無煙格鬥"中來, 并深切感受:城市的英雄有英雄的人,英雄的人有英雄的角色!
86年前在長征路上種下的紅色基因,造就了紅城兒女奮起迎接挑戰、敢于拼搏、勇于勝利的勇氣。正如北方五千名兒童跟随紅軍北上,他們的全力支援與配合,在今天抗擊疫情的鬥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與疫情的戰鬥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這種精神,從未消散......

"我們的城市肯定會像以前一樣恢複"
鳳凰山下,蜿蜒的湘江穿城而過,秋江兩岸的河岸很厚,偶爾有行人經過也是匆匆忙忙的。身穿紅色背心的志願者繼續緊緊抓住街頭。
"疫情爆發後,我們呆在家裡,有社群通知進行核酸檢測,并按順序檢測到,"他說。10月25日,老城區街道上的居民排隊等待核酸檢測,相距一米,社群工作者受到歡迎。
"遵義,加油!"在檢測點上,四歲的"太空夢娃"馮金辰每次都乖乖地排隊等候,測試會讓喉嚨很不舒服,孩子帶着眼淚勇敢地堅持。蕭夢娃被拍到顫抖的聲音,收獲了無數心痛的贊美。"我們的城市将能夠像以前一樣恢複。馮金辰的母親陳女士說,從上到下,我們都非常重視,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疫情。
深秋夜寒,遵義著名的"鳳雞豆面",在全市推出70多家專營店,隔夜為參加核酸檢測的醫務人員送餐500餘餐。"隻要有人在那裡,生意就會回來,"老闆馮啟龍說。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盡早獲勝,并幫助自己。"老馮的故事在網上流傳開來,一時間,全省的"辣雞面""鍋粉""冷粉"聲援"豆花面"抗疫聲融為一體。
25日上午11.m,"楊"的女婿楊偉正在與其他志願者一起打包飯盒,為值班的醫務人員、民警和社群志願者送餐。"我是英國國籍,但我的妻子是遵義,我玩的是中國疫苗,吃羊粉,遵依是我的家,遵依加油!"
"當你需要你的時候,像戰士一樣站起來。在另一次爆發中,李瀾一如既往地堅定。作為紅花崗岩區人民醫院消化科第二黨支部副書記、護士長,去年他帶着貴州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前往武漢。遵義爆發,她先"請打",沖到抗疫前線。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能夠盡快結束疫情,讓我們的'家'恢複到原來的狀态。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主任、主任師傅曉雲表示,近日,醫院數千名醫務人員在抗争第一線進行核酸檢測,目前危機,這是一項"守衛"的職責。
"老了,有些程式不懂,從業人員會幫忙安裝,希望大家配合醫護人員做好核酸采集工作,這是自己負責的,也是對全家和全市遵義負責的。在新浦新區新浦街道紅星社群,居民劉大昌成為走廊動員者,讓市民時刻關注社群的發展,政府第一時間進行合作。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人,向紅花崗岩區紅十字會捐贈了2000元,并給所有奮戰一線抗疫人員寫了一封感謝信,"看到日夜戰中在防控崗位上的醫務人員、社群工作者和志願者的辛勤勞動, 我愛幫忙,隻從微薄的積蓄中拿出兩千元,一顆小小的心!"
"感謝未透露姓名的業主捐贈給酒店消毒劑..."在桃溪華亭區紅花崗岩區業主群中,類似的資訊不時跳出來,社群院子裡、口罩、消毒液、礦泉水、友善面等材料越來越多,你一點點,我指出,小區溫暖越來越強烈。
充分信任黨委政府,自律、了解合作,參與支援,這是遵義人民抗擊疫情的方式,也是紅基因的激增。
社群管家"疫情"行長
"大家排隊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不要排隊,不擁擠,自覺有序地進行核酸檢測......"近日,在惠川區仁和遠區首例病例中,社群支部書記李英在辦公室、核酸檢測點、建築物之間不停地運作。
"社群6000多名居民的安全和健康是重中之重,必須盡一切努力防控社群疫情。李瑩說,社群共建有141個區、街道、社群三級黨幹部,組建了8個臨時黨支部,24小時嚴格守牌點,320多名"名城先鋒"黨員志願者和群衆志願者,為疫情防控"銅牆鐵牆"做好工作。
因為每天都是午夜回家,天亮前沒有出門,紅花崗岩區新東門社群的基層幹部張能強好幾天都沒有和家人碰過上面。
"為了讓老人、婦女和兒童在有效防疫的背景下高效、有序地接受核酸檢測,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在每次核酸檢測之前,他都會提前到小區進行場地布置。每個人都說他看到他松了一口氣。
在惠川區人民和元區,24歲的黨齡楊勝利左臂戴着紅臂章,用醫護人員幫助社群做核酸檢測,他說,目前疫情爆發,是黨員應該站在第一線。
當地上司人通路一個社群時,一名80歲的老人攔住了他,并"抱怨"他的社群。說他是黨員,想去社群幫抗疫,社會"懷疑"他老了,不同意。
紅花崗岩區南門關社群管轄區域廣,居民區人事結構複雜,人員流動,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社群黨組織150多個機關、社群成員開展"敲門行動",對5600戶家庭進行挨家挨戶檢查,動員居民參與核酸檢測、防控措施、政策落實到"千家萬戶"。
"現在排隊好多了,聽聽一家的副戶主的話。10月25日,該區3800名居民在惠川區街道清洗區杜仲林場區的核酸采樣點進行有序的第二輪核酸檢測。"今年我們有一個聯席戶主,有大事發生是很有用的。舒馬社群黨總書記表示,該社群在其管轄的12個區内,46個商店和零售戶戶設立了76個聯席戶主,社群聯絡聯席戶主,聯席戶主聯系居民,資訊傳輸一部手機即可完成。今年年初,按照省委統一部署,遵義開展了"一中心、一網十戶"和"黨組、網格成員、十聯戶"治理機制,重點加強基層治理,提升服務水準。全市共劃分126162"十個聯合戶"基本機關,明确126162聯戶。遵義市防控指揮部表示,"一夜之間組織160萬人進行全面核酸檢測,沒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和嚴格的組織體系,幾乎不可能完成任務。"基層管理水準的提高,在這次抗疫中,充分連接配接了'指揮系統'和'末神經'。
建黨旗飄揚,先鋒服務線。截至目前,遵義市已有13000多名黨員幹部主動向社群服務部門彙報,下沉到52個社群450多個網格和社群建築,光鮮辨別,佩戴黨徽,以身作則,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政策宣傳、人員測繪、核酸檢測組織、 維護防控秩序等工作。
紅色遵義,黨旗飄揚,86年來,精神始終如一。
細碎和易碎,彙聚成韌性
一場爆發,觸動人心。全國人民全省人民的全力支援,遵義人民在抗擊疫情的每一個角色、各種力量下,在精雕細琢的堅韌不拔中。
10月25日5點.m,遵義會川區上海路吳江豫園區的志願者,身穿紅色背心,敲響了九個2702單元的門:"這是你在超市買的商品,我們稍後再送你上門。"
居民陳立滿收到裝滿蔬菜、雞蛋和豬肉的購物袋後,感恩道:"把物品放在網際網路上,怕社群封閉管理不進來,生活就受到影響。有了你的幫助,心是堅實的,非常感謝!"
封閉是活動區域,封閉的責任和使命,是紅城人民的溫暖幫助。
社群300多名在職黨員,19名吳江豫園社群從業人員"搬"回家辦公,為1167名居民服務到底。
在遵義市紅花崗岩區東新彩虹城"最受歡迎線"餐廳,雖然沒有客人,但店員很準時,忙着準備食物,
"如此多的醫護人員、社群工作者、志願者每天24小時都在前線,他們需要保持溫暖。店長王麗媛表示,目前,"最受歡迎線"餐廳遵義四家店按照疫情防控規定暫停,但仍有30多名員工自願入駐,為了堅持到各個集中隔離點、社群、醫院等一線員工制作、分發愛餐, 平均每日傳遞1000盒大米。
在蘇塞區毛利鎮,20多名榮民自發組織成立了一支新的旅隊志願服務隊,已經工作了好幾天。隊員進村向群衆宣傳疫情防控防護知識,張貼公告,分發宣傳資料,力求每一項工作都一絲不苟。"這是'戰場',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天天堅毅,讓老兵吳世勇的聲音變得有些嘶啞,他說,當士兵們,爆發應該有所作用。
"老人家,我已經幫你登記了,你坐在這裡,等你到那裡我就幫你過關。在惠川區南京路社群的核酸檢測點,遵義紅十字志願者正在幫助老年人用手機掃碼并登記檢測。在遵義抗擊疫情的戰場上,200多名紅十字志願者發起了千小時志願服務接力賽。
10月25日.m 6點,剛進入夢境的陳陽舉起電話,再次響起,"貴州省人民醫院和參謀醫院協助醫療隊7.m到達各個地點,需要接送。"
随着當地醫療隊接力幫助遵義,陳陽主持了遵義市大港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服務,繪制旅遊大巴、符合衛生條件的非應急車輛等,組織志願者接送醫護人員和消毒物資,分發核酸檢測材料,志願車輛24小時待命,為抗疫跑出"加速度"。
目前,遵義全面核酸檢測仍在進行中,與疫情的鬥争尚未結束,但紅城人民在疫情爆發面前所展現的精神,将成為戰勝疫情的最大力量。"天使白""守護藍""志願者紅""衛生橙"...那一個接一個、正義的身影,一次又一次的手牽手相傳,就像86年前,遵義人上橋上紅軍進城,将成為這座城市最難忘的畫面。
黃霞,貴州日報《天空眼》記者
遵義日報記者 餘山嶽
編輯:劉偉
編輯:楊彥傑
來源:天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