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亞迪接連降價,年輕人的第一台車和小米漸行漸遠

比亞迪接連降價,年輕人的第一台車和小米漸行漸遠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都有人正年輕。

而年輕人早晚都會擁有自己的第一輛車,從現在的市場環境和大趨勢來看,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并不是小米汽車,而是比亞迪。因為小米19.9萬都不可能,但是秦已經跌破8萬,海豚也已經跌入10萬區。

比亞迪接連降價,年輕人的第一台車和小米漸行漸遠

秦PLUS和驅逐艦05直接打出了電比油低,一己之力挑戰整個燃油車領域。這魄力,誰看了都得說句佩服。而且比亞迪就是有降價的底氣,不到8萬起售,金融政策下來,月供也就千元上下,首付門檻低,可能隻需要一個MINI EV的價格;每月負擔也低,可能隻需要兩三頓飯的價格。對年輕人來說的确很友好,說它是年輕人第一輛車,一點也不誇張。

比亞迪的開年降價,受傷最嚴重的是誰?你以為是比亞迪點名的燃油車,還是價格相反,同為冠軍熱門人選的朗逸和軒逸?從目前來看,小米汽車無辜躺槍。

比亞迪接連降價,年輕人的第一台車和小米漸行漸遠

要說小米汽車也是挺委屈,都是新能源,SU7也不是油車,而且和比亞迪秦PLUS以及驅逐艦05都不是一個級别的産品,沒有對比性,但卻成了第一個中槍的車企。主要是藏着掖着售價,頻繁釋放“有點貴”信号的小米汽車,比亞迪“不講武德”頻頻降價的動作下,在消費者情緒的裹挾中,意外地上了熱搜。

那句話怎麼說,出來混早晚都要還的。在手機3C行業,小米的壯舉就是将價格打了下來。在汽車行業,小米就需要為“把價格打下來的人”的行為付出代價。

網友們的情緒也很好了解,比亞迪都一降再降,你(小米汽車)宣稱要做年輕人的第一輛車,怎麼也不能賣的太貴吧?

比亞迪接連降價,年輕人的第一台車和小米漸行漸遠

而小米汽車的做法其實也很好懂。先想想,小米汽車要做汽車領域的誰?華為。但是有别于華為和車企的跨界合作,小米汽車選擇了直接下場造車。共同點就是和華為一樣,都強調突出人車家的生态互聯,也剛好凸顯了科技公司造車的優勢,比起其它新勢力而言,優勢明顯,有更多的主動權,也能確定科技産品和車輛的相容以及便捷實用性。

但遺憾的是,新能源時代變遷太快,早就過了野蠻定價時代。問界好歹還蹭了一個邊,把整體的定位和價格定在了高端市場,而小米拖到現在還沒上市,喪失了自主定價的絕對掌握權力,即便真的有超越30萬的産品實力,但最終定價也不可避免地要結合當下的大環境來參考。

大環境的前提下,想跳出價格談産品力是不現實的。20-30萬這個細分市場,新能源車型競争有多激烈是有目共睹。為了吸引眼球下放四五十萬車型才有的配置的舉措早就不稀奇了,小米汽車放在25-30萬這個價位區間,其實沒什麼特别大的優勢可言。

比亞迪接連降價,年輕人的第一台車和小米漸行漸遠

是以它隻能更低,但更明顯的是,小米不甘于再複刻3C行業的成本效益路線,它想要和華為追求同緯度,或者它想要澎湃不輸給鴻蒙的高度。這也是和華為的差別所在,不管華為跨界的車型售價幾何,其實對華為的品牌高度沒什麼影響和損傷,分享和虧損是有車企承擔的。但是小米汽車就不同了,略顯被動和受限制。

我們再來回頭看小米汽車,小米SU7作為品牌首發車型,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是性能嗎?還是那神似保時捷的外觀?都不是,小米汽車真正的核心優勢還是在于使用者群體,對比其它新勢力造車企業來說,小米汽車自帶閱聽人,産品力并不能助力它脫穎而出,永遠會有比它更好更新更強的産品,真正能讓它實作突圍的,還是粉絲。

但小米如果要抛棄成本效益路線,就意味着想要和自己的潛在閱聽人做一個割裂,那試問,當一個品牌摒棄了自己的強有力競争點,那它如何取勝?是以小米汽車即便不斷釋放價格有點貴的信号,也一再的強調價格不交朋友,最後依舊會被動地在價格上做出讓步。

更何況大環境注定了,2024年将會是比2023年還要卷的一年。價格戰已經不足以形容2024年的車市了,就拿比亞迪為例,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風向标,開年它就釋放了兩個信号。它會在産品實力和價格上,卷出新高度,用創始人王傳福的一句話來形容,在10萬以下以及10-20萬這個價位區間,比亞迪掌握着定價權。比亞迪的整車智能布局,以及秦PLUS下探到7.98萬的售價,都在作證這一點。掌握着整個完整産業鍊,從原材料到知道再到後市場深度覆寫的比亞迪,有着技術的支撐,也有着定價的主動權。

比亞迪接連降價,年輕人的第一台車和小米漸行漸遠

而這對整個汽車行業來說,都意義深遠。價格戰從秦PLUS開始,将會蔓延到各個價位區間,畢竟但競品都再降價,你不降價就意味着被動。而小米汽車,生不逢時,趕上了這個關鍵節點,如果還要像年前一般,一味地為了品牌後續産品規劃拔高SU7的定價,那麼等待它的隻有一首涼涼。畢竟比亞迪和特斯拉都在開打價格戰,而它們二者又相當于手機行業的華為和蘋果,但行業巨頭都在降價,毫無根基可言的小白又如何獨善其身?

最關鍵的是,從無數次網友們的投票以及鋪天蓋地的回報,都不難總結出,坊間對于小米汽車的價格接受上限就在20-25萬,起售門檻最多再20萬上下,如果再高,那小米汽車自帶的閱聽人群體也會損失大半,直接将這份破天的富貴拱手送給極氪007和銀河E8。

比亞迪接連降價,年輕人的第一台車和小米漸行漸遠

是以小米SU7遲遲不定價不公布售價,也是深受定價困擾。一方面是營銷手段,一方面也是真的騎虎難下。定低了後續SU3和SU5等車型沒法開展,但是定高了可能就沒有以後了。是以不斷地釋放價格高的信号,也是試探市場回報。但是好在,這場博弈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雷軍已經表示,小米SU7馬上就來了。我們不妨再等等,萬一有驚喜呢?

和想賣30萬的小米汽車說一句,你想賣的不是年輕人,是年輕的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