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格力集團換帥,格力電器的董明珠還在

格力集團換帥,格力電器的董明珠還在

2月19日,格力集團“換帥”一事登上熱搜。據格力集團官網顯示,周樂偉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黨委書記、委員等職務。值得一提的是,周樂偉在2016年接替了董明珠的職位。此後,董明珠繼續擔任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兼總裁和法定代表人。康洪将出任格力集團新任黨委書記、董事長,資訊中并未出現董明珠的名字。實際上,作為格力電器曾經的控股股東,格力集團在出讓股份後,與格力電器的關系已大幅削弱,此次人事變動也基本與格力電器無關。

格力集團換帥,格力電器的董明珠還在

兩個經營主體

格力集團前身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工業發展公司,也是珠海市首家國有企業。1991年,他們将下屬的塑膠公司和空調器廠合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新的空調器廠,也就是後來的格力電器。

目前格力集團旗下業務涵蓋産業投資、建設投資、城市更新、建築安裝、服務營運等多個領域,家電不是其主攻方向。

格力集團、格力電器兩個經營主體間更多隻剩股權上的聯系,截至2023年三季度,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股權比例僅為3.44%,在前10大股東中名列第四。本次格力集團的人事變動,與格力電器關系不大。

公開資訊顯示,1976年出生的康洪是四川蓬安人,這也是格力集團首次迎來“70後”“一把手”。康洪畢業于中山大學稅務專業,大學學曆,2000年參加工作,任廣州留學人員創業園有限公司行政助理,此後曾在廣州大學城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廣州市重點公共建設項目管理辦公室等處工作。

縱觀康洪的工作經曆,主要在地方政府負責城市開發,他曾在橫琴任職多年,先後擔任珠海橫琴新區統籌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橫琴新區發展改革局局長、橫琴新區商務局局長、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

北京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格力集團,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董明珠還在

時至今日,格力集團、格力電器間的關系已經淡化,雖然在新聞報道中,董明珠與格力兩個名字總同時出現,但多年來董明珠已不在格力集團擔任重要職務,而是安心執掌格力電器,從業務關系上看,格力電器已不在格力集團核心成員企業之列。

也正因格力集團換帥一事發酵,讓很多網友關心目前市值破2000億的格力電器究竟屬于誰。十餘年來,格力電器這家市值超2000億的巨頭一直由董明珠“掌舵”,在2023年業績創新高後,格力電器何去何從,成為市場關注重點。

雖然董明珠一直以強勢的姿态引領着格力電器發展,但是從股權結構看,截至2023年10月30日,董明珠在前十大股東中名列第七,持有約5449萬股,占比為0.97%。第一大股東為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約9億股,占比為16.02%。

站在珠海明駿背後的是高瓴資本,2019年12月,格力集團與高瓴旗下的珠海明駿簽署《股份轉讓協定》,約定珠海明駿以46.17元/股的價格,受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9.02億股股份,占格力電器總股本的15%,合計轉讓價款為416.62億元。股份轉讓過戶登記完成後,格力電器無控股股東,亦無實際控制人。

雖然珠海明駿目前是第一大股東,但在格力電器的經營上存在感不強。實際上,當年高瓴資本之是以能入主格力電器,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信任格力電器管理團隊,不過分幹預經營。當時想要入主格力的不止一家,高瓴資本與厚樸資本間便展開過一場競購大戰,對于最終獲勝原因,高瓴資本的回複是:高瓴資本尊重公司管理團隊,能為格力創造巨大的長期增長紅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格力電器的前10大股東中,排名第三的“京海網際網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海互聯”)也與董明珠關系密切,該公司目前持有約3.8億股,占比約6.8%。早在2006年,10家格力電器的地方銷售公司合作組建了“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也就是京海互聯的前身。雖然京海互聯多次減持過格力電器股份,而格力電器與經銷商之間的愛恨糾葛也一言難盡,但長年來,京海互聯一直處于格力電器前10大股東名單中。

多元化難題

市場觀點認為,自2012年格力電器上一代“掌門人”朱江洪退休後,公司便進入了“董明珠時代”,而董明珠也以強勢、果敢的上司風格,帶領格力電器走上高峰。據格力電器業績預告,2023年全年預計實作營業總收入在2050億元至210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7.8%至10.4%。預計實作淨利潤在270億元至293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0.2%至19.6%。

董明珠稱,2023年是格力電器成立33年來取得的最佳成績之一,公司創造了曆史新高的稅收。她表示,希望2024年格力電器的國家稅收能夠超過200億元。

不過以空調著稱的格力電器也并非沒有對手,在“白電三巨頭”中,美的同樣押寶空調,至于誰是空調之王,雙方也各執一詞。從2023年年中報看,除空調外,消費電器、機器人業務在美的集團的營收占比中分别達到34.6%、8.8%,而格力電器超70%的營收來自于空調,生活電器的占比僅為2.2%。不少投資者熱切盼望着格力電器能夠實作明顯的多元化轉型。

在業内專家看來,格力電器在管道方面的改革也漸漸顯露成效,成為其2023年業績增長中不可忽視的因素。資深産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談道,2023年,格力電器的業績增長主要是恢複性增長以及多元化戰略推進的成效,營業額超過了曆史頂點,格力原來主要靠線下實體專賣店,這兩年不斷在推動銷售管道的扁平化變革、向電子商務轉型等一系列措施,都是格力電器業績增長不容忽視的原因。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