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作者:宋葉暖

前言

當賈玲的新片《熱辣滾燙》和沈騰的《飛馳人生2》在銀幕上引爆春節檔票房時,張藝謀無聲無息地推出了他的新作《第二十條》。

這部喜劇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故事——窮人想要伸張正義,可法律面前他們卻舉步維艱。

那麼,在這個看重流量和口碑的時代,一部反映底層生活的電影,能否引起大衆的共鳴?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真實地刻畫那些處在法律邊緣的“窮人”?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為什麼就不能“裝窮”呢?

當下的娛樂圈,“裝窮”似乎成了一種流行。隻要你夠努力,就能在銀幕上演繹各種市井小民。比如熱依紮在《無所畏懼》中,分明手握巨款,還非要哭窮。

觀衆看了,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哭。當代社會的崇尚虛拟捧殺現象泛濫,在娛樂圈和網絡平台上傳播,尤為突出。

眼看現實生活中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一部分人意氣風發,而另一部分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于是一些商業作品想要在這個悲喜交加的時代背景下捕捉流量,就開始有意無意地消費"窮"這層标簽。比如前兩年很火的一個網絡綜藝節目,就是請一些吃穿不愁的名人。

到窮鄉僻壤的鄉村和農戶家中做些勞作,最後總結出他們對于生活的感想。這背後透出的奇觀風骨和優越感,無疑在消費貧困地區的同時也消費着這些普通人的隐私。

然而真正在窮鄉僻壤裡求生存的普通人,他們的内心世界根本無人問津。是以,這種把“窮”當做一種标簽和噱頭的作法。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對那些真正生活在貧困線下的人來說,無異于另一重傷害與侮辱。但是張藝謀在《第二十條》中呈現的主人公,郝秀萍一家卻截然不同。這個家庭的“窮”已融入骨子裡。

破舊的瓦房,荒蕪的院落,這就是他們的家。一看便知,這就是紮根在底層的普通人家。當惡霸欺辱他們、摧毀他們的家園時,你能真切地感受到郝秀萍的無奈和絕望。

她不得不站在樓頂的邊緣,這已經是這一家人最後的倔強。她内心的千頭萬緒,外人無從得知,但卻在鏡頭語言中悉數傾吐。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這種真實的氣質是很難作假的,這也成為觀衆對這個家庭産生強烈共鳴的根本原因。有人問,郝秀萍真的就那麼窮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裡,誰說窮人就一定很慘?關鍵在于,無權無勢的他們在法律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和弱小。

這才是張藝謀想要呈現的“窮”的真谛。他要呈現的,不是生活的貧窮,而是精神層面上對這個世界的迷茫、無助和絕望。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法律面前的渺小與無力

當公共汽車司機因為見義勇為被判三年,那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量刑問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普通勞動者在面臨巨大壓力後的内心崩潰。

他明明沒有過錯,卻因為一時意外而要背負犯罪的污名。這對他和他的家人而言,是難以承受的打擊。他們在法律面前是如此地冷落和無助,他辛勤打拼的一生在這一刻土崩瓦解。

而真正的惡霸則逍遙法外,這又豈不是對正義的踐踏和嘲諷?是以,法律本來應該保護每個普通群眾的權益,卻在這一刻淪為了錢權交易的工具。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檢察官韓明的兒子也面臨類似的困境,難道這就是做好人應得的下場嗎?而真正的惡霸們卻濫用法律,将這些本就脆弱的窮人逼上絕路。

他們在金錢和權勢面前不堪一擊,隻能任由踐踏和蹂躏。這是多麼令人心痛的事實:本應伸張正義的法律,反而成為了強權馳騁的刀槍。

當影片中檢察官說出“法,是讓壞人的犯罪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付出更大代價”這句話時,你看到了窮人内心的真實寫照。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他們渴望這種溫暖與公平,但現實卻常常把他們推向萬劫不複的深淵。窮人也有普世的期待和價值觀,他們也渴望生活在一個光明磊落的世界。

奈何能力有限,難以改變現實的殘酷。這種落差感才最令人心酸。是以,當有評論說這段台詞太煽情時,你是否不能苟同?在這些人心中,它分明就是一種聲音,一種來之不易的正義。

它揭示着世間的不公與痛苦,但也暗示着希望,讓人看到溫暖的曙光。如果這也算煽情的話,那必須是一種積極愉悅的情感宣洩。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那麼什麼才是對“窮”的正确刻畫?

當然,世界上本沒有什麼對與錯。但至少在我看來,像張藝謀這樣從生活細節中刻畫“窮”,要真實得多。你能從郝秀萍破舊的衣着上看出歲月的痕迹。

你能從她淩亂的發絲中感受到絕處逢生的無奈;這種細微之處的積累,才是“窮”的真正寫照。因為窮并不是一團漆黑,而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無奈與堅韌。

每個窮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和内心,需要尊重和了解。與之相比,那些手握巨款還在影視作品中哭窮的人,真是可笑至極。他們不過是在消費“窮”這層标簽,來博取眼球而已。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這種行為實在是有損于那些真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普通人。我們應該審視的不是誰最慘,而是在現實的生活畫卷裡,有太多不為人知的角落在發生着無聲的悲劇。

那些在法律邊緣掙紮,在道德底線上探索的小人物,他們需要關注和呵護。是以,是否該重新審視一下什麼才算是對“窮”的恰如其分的刻畫?

《第二十條》無疑給了我們答案——從現實的生活點滴當中,融入“窮”的無奈與堅韌,用電影的魔法喚起人心,這才更能打動人心。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那麼,還能期待什麼?

當《第二十條》在春節檔以10億的成績默默收官時,它給觀衆帶來的亮點遠不止票房這麼簡單。它讓人看到,原來喜劇也可以有溫度,也可以反映現實。

它更像是一個縮影,反映了很多普通人心中的焦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不應該隻是一個空洞的理想。它還需要很長的道路來實作。

我們活在這個時代,親眼見證着中國法制建設的步步推進,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檢法機關、立法部門、司法體系、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這種變革才能真正落地。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但影片最後的高潮也在向觀衆傳達希望——法律終會變得更公正,它也終會站在受害者一方;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保護每個無辜的人。

當溫情,理性與正義交織在一起,這也許就是我們還能繼續期待的東西了吧。也許下一個10年,《第二十條》中的種種不公終會被打破。

到那時,電影中的種種場景就隻會成為昔日的記憶。而我們也終會活在一個真正的法治社會,人人享有應有的尊嚴。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結語

當電影《第二十條》為那些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發聲時,它點燃的不僅是正義的呼喚,也是人性的回響。在追求物質豐富的同時,我們更需要學會了解和包容。

因為那些處在法律邊緣掙紮的人,也和我們一樣渴望公平和尊嚴。如果說,他們在鏡頭中展示的種種悲歡并不真實,那麼我們也無需太過同情。

但這些生活畫面中的點點滴滴,無不是現實中的縮影。在這個多元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寬廣的胸懷,去擁抱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态。

油頭粉面就别演窮人,《第二十條》告訴你,窮人應該怎麼演

當貧富差距日益加深時,電影或許無法解決一切社會問題。但至少,它為建立和諧幫助架起了一道橋梁,讓不同生活圈子的人産生聯系。這也是《第二十條》的意義,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