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作者:全城探秘

放眼全球,世界性大河并不少。

比如大陸的長江、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非洲的剛果河、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幾條河流,等等。

仔細看看地圖就會發現,這些世界性大河有很多都擁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彼此的幹流河道和河口都相距很遠;

比如北美洲的幾條世界性大河中: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北美洲河流分布

聖勞倫斯河占據了東北邊那一塊,入海口也在拉布拉多半島南邊,流入了大西洋,馬更些河流域位于北美洲北部,向北流入了北冰洋,育空河則占據了北美洲西北邊的阿拉斯加半島,并流入了太平洋;

至于南邊的兩條世界性大河密西西比河與格蘭德河,雖然都流入了墨西哥灣,但二者的河口卻相距甚遠,直線距離超過800公裡;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同在墨西哥灣的密西西比河河口與格蘭德河河口,距離也非常遠

另外,密西西比河幹流河流流經北美洲中部的平原地區,而格蘭德河的幹流河道則位于西部的山地高原中。

再比如在亞洲: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大陸的黃河與長江入海口,直線距離也超過700公裡

大陸的兩大河流長江與黃河,除了曆史上有一段時間黃河南下奪淮,與長江幹流河道有過親密接觸外,大部分時間兩者都相安無事,一個盤踞大陸北方,流入渤海,另一個橫貫大陸南方區域,流入東海,二者入海口的直線距離達到700公裡;

再往北沿着逆時針方向,黑龍江與西伯利亞地區的幾條世界性大河勒拿河、葉尼塞河以及鄂畢河,雖然流域範圍互相挨着,但幹流河道與河口也都隔着非常遠的距離。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亞洲部分大型河流分布

而在其他地方,大多數世界性河流的情況也都差不多。

那麼,為啥這些世界性河流無論幹流還是入海口,彼此相距都非常遙遠呢?

1.在我看來,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彼此“王不見王”。

關于世界性大河,可能沒有比較明确的标準,但卻有三個被普遍認可的名額,那就是長度、流域面積和年徑流量;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剛果河為啥是世界性大河?

因為它的長度達到4640公裡,流域面積高達370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也有13026億立方米,三個資料在全世界所有河流中都能位居前列。

長江、密西西比河也差不多,兩者的長度分别為6397公裡和6262公裡,流域面積分别達到180萬平方公裡和322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分别達到9600億立方米和5800億立方米。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亞馬遜河流域圖

最典型的就是亞馬遜河!

它之是以被大多數人公認為世界第一大河,甚至号稱“河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長達6440公裡,流域面積高達691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則達到非常驚人的69300億立方米,三個名額相比其他世界性大河,幾乎都擁有壓倒性優勢。

上面提到的三個資料,實際上可以用一個詞概括;

這就是空間。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每一條河流的流域,實際上就相當于它的成長空間

很明顯,長度、流域面積,原本就是空間的另一種說法啊;

而年徑流量的大小,除了與流域的氣候有關之外,另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空間,畢竟空間越大,就意味着擁有更大的集水區,才能夠獲得更大的水量;

換而言之,世界性大河,是需要足夠大的空間來進行“發育成長”的;

排除掉氣候幹燥等因素的影響,正常來說,一個足夠遼闊的地方,如果沒有出現世界性大河,那麼當地肯定分布着數量衆多的中小型河流,它們彼此被分流而難以形成合力;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歐洲大西洋沿岸中小型河流衆多,是以沒有出現世界性大河

反過來,如果空間不夠大,比如東南亞或者大洋洲數量極其衆多的島嶼,即使降雨量非常充沛,也無法形成世界性大河。

說了這麼多,其實隻想說明一個問題:

世界性大河幾乎是“王不見王”的。

我們都知道,在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有着非常強的領地意識,尤其是個體較大、實力更強的大型食肉動物,比如獅子、老虎等,不僅領地意識很強,其領地範圍也相當之大;

是以在非洲大草原上,不同的獅群幾乎不會相遇,而在大陸,俗語中更有“一山不容二虎”的說法。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河王”亞馬遜河,流域範圍橫跨南美多個國家

同樣的道理,在河流界,世界性大河則可以看做是各自所在區域的“王”,它也需要面積龐大的流域範圍作為自己的領地;

也許源頭接近,也許流域範圍挨着,也許有一些支流交錯分布,但它們的幹流河道,幾乎都隔着較遠距離,就像是不同地區王者的“緩沖地帶”一樣,讓各自都擁有足夠的“成長空間”。

2.除此之外,世界性大河彼此不相見的另一個原因則是:

它們可能原本相見了,但其中一條,變成了另一條的支流。

二王相見,勢必要分出勝負,看看誰才是真正的王者,河流也一樣,當兩條河流相遇,肯定要分出誰是支流誰是幹流;

如果二者的長度、流域面積以及年徑流量相差較大,那也就算了,但很多世界性大河,它的一些支流也相當大,就隻能讓人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歎;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葉尼塞河及其支流

比如葉尼塞河的兩大支流,上通古斯卡河與下通古斯卡河,前者全長3397公裡,流域面積104.5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1450億立方米,後者長度也有2989公裡,流域面積47.3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1160億立方米;

單獨拿出來,相比一些世界性大河也不遜色多少吧?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

比如密西西比河的最大支流俄亥俄河,全長2100公裡,流域面積52.8萬平方公裡,而其2300億立方米的年徑流量,更是差不多占到了密西西比河的一半;

如果河流會說話,恐怕俄亥俄河也要跟密西西比河說上一句,吾與汝孰強孰弱?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剛果河及其支流

比如剛果的兩大支流,烏班吉河長2300公裡,流域面積為77.3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達到2365億立方米,更别說開塞河了,長度約1940公裡,流域面積90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高達3137億立方米;

也就是剛果這樣的河流界“變态”,換了其他大多數世界性大河,誰能鎮的住這倆?

最後,當然也少不了真正的“河王”亞馬遜河: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亞馬遜河的兩大支流

它的兩大支流就更加吓人了,馬代拉河長達3350公裡,流域面積120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高達1.05萬億立方米,以及内格羅河,全長2252公裡,流域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近1萬億立方米……

這要單獨拿出去,其他世界性大河不都得甘拜下風?尤其是它們的年徑流量最為讓人吃驚,除了亞馬遜河與剛果河之外,幾乎再也找不到第三條可以達到1萬億立方米的河流了;

但它們終究都變成了亞馬遜河的支流,成為其水系的一部分。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亞洲部分河流分布

那麼,有沒有例外呢?

有沒有兩條世界性大河,二王相見,卻難分伯仲呢?

你别說,還真有。

我查了一下資料,世界範圍内這樣的情況最起碼有三處;

一處位于南亞,這就是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恒河全長2525公裡,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達到5500億立方米,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大陸境内的河段又叫雅魯藏布江,其長度達到3100公裡,流域面積小一些,但也有29萬平方公裡,其年徑流量最為讓人驚豔,高達6180億立方米;

兩條河流的三大名額,都是妥妥的世界性大河級别,尤其是年徑流量,在全世界所有河流中都能位居前列;

它們各自奔流數千公裡後,在孟加拉國境内彙合,最終流入孟加拉灣。

另一處位于南美洲,這就是亞馬遜河與托坎廷斯河。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前者就不用說了,托坎廷斯河同樣南美洲的一條大型河流,全長約2750公裡,流域面積83.6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高達5676億立方米;

這個資料怎麼說呢?相比亞馬遜河确實遜色不少,但放眼全球能跟亞馬遜河比肩的河流也沒有啊,說它是世界性大河,我覺得名副其實。

托坎廷斯河與亞馬遜河之間隻隔了一座島嶼,算是使用了同一個河口,雖然這個河口被稱為亞馬遜河口,但托坎廷斯河好歹保住了自己獨立河流的身份;

當然,這也有些僥幸,二者彙合的地方距離海岸線已經非常近了,如果再靠近内陸一點,說不定托坎廷斯河也會變成亞馬遜河的又一條支流。

第三處同樣位于南美洲,這就是巴拉那河與烏拉圭河。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其中,巴拉那河長約3800公裡,流域面積約260.5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高達6500億立方米左右,妥妥的世界性大河;

烏拉圭河的資料要低了不少,全長2200公裡,流域面積36.5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1451億立方米;

雖然都算得上世界性大河,但兩者的體量卻有很大差距,它們在下遊的共同河段叫拉普拉塔河,也被很多人稱為拉普拉塔-巴拉那河;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拉普拉塔河水量非常大

由此可見,雖然烏拉圭河依舊保持着相對獨立的身份,并沒有被視為巴拉那河的支流,但整體而言,下遊河段還是以巴拉那河為主。

而比較有意思的是:

這三處河流界的“二王相見”,也造成其河口處出現了非常獨特的現象。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1.在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河口區域,兩條世界性大河共同沖積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這個三角洲寬度達到320公裡,從孟加拉灣海岸線算起,深入内陸的距離高達500公裡,面積則超過了10.5萬平方公裡,區域内的人口高達3億,其中孟加拉國國土有70%以上的區域位于恒河三角洲上,而其人口高達1.71億;

作為對比,其他幾個比較出名的河口三角洲裡,尼羅河三角洲面積約2.4萬平方公裡,人口約4000萬,湄公河三角洲面積約4.4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000萬;

可以說,無論哪方面,恒河三角洲都大幅領先于其他河口三角洲。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2.在亞馬遜河與托坎廷斯河河口區域,雖然沒有形成河口三角洲,卻沖積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沖積島,馬拉若島;

馬拉若島長290公裡,寬有161公裡,面積則達到4.8萬平方公裡,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沖積島,也是巴西第一大島嶼;

很難想象,巴西幅員遼闊,擁有長達7400公裡的大西洋海岸線,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國,但其最大的島嶼卻不在遼闊的大西洋,而在兩條河流的河口處;

并且,即使把馬若拉島放到大陸,也能毫無懸念地成為第一大島嶼。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3.巴拉那河與烏拉圭河下遊的共同河道,既沒有形成河口三角洲,也沒有形成沖積島,但卻形成了世界最寬的河口;

從二者交彙處一直到河口這段河道,被稱為拉普拉塔河,長度約320公裡,看似平平無奇,但拉普拉塔河的寬度卻是一絕,交彙處寬度就達到48公裡,到與大西洋接壤區域則達到220公裡,最寬處甚至達到290公裡;

我們常說亞馬遜河河口非常寬,但拉普拉塔河河口同樣毫不遜色,甚至因為太寬,整條河又被稱為拉普拉塔灣。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從空中俯瞰,拉普拉塔河的河水奔向大西洋

4.這些河流原本年徑流量就非常大,交彙後的水量更是遠超其他世界性大河;

比如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年徑流量加起來超過1.1萬億立方米,亞馬遜河與托坎廷斯河的年徑流量則達到7.5萬億立方米,巴拉那河與烏拉圭河交彙形成的拉普拉塔河,年徑流量也超過8000億立方米;

把它們放到一起,就相當于強強聯合,也許長度和流域面積還能分開算,但疊加後的水量之大超乎想象。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亞洲南部大型河流的河口分布

最後,咱們再回答一個問題:

世界性大河那麼多,為啥就這幾個地方它們能“二王相見”呢?

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三個地方的地形都相對封閉。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地形

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交彙與南亞東北部區域,北邊是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東邊是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西南則是印度半島上的德幹高原,兩條河流自不同方向奔騰而來,但隻有南邊的孟加拉灣這一個出口;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亞馬遜河與托坎廷斯河流域地形

亞馬遜河與托坎廷斯河所在的亞馬遜平原雖然面積很大,但其西側是安第斯山脈,北側是蓋亞那高原,南側是巴西高原,這片區域幾乎所有河流都成了亞馬遜河水系的一部分,托坎廷斯河也隻能流向亞馬遜河;

巴拉那河與烏拉圭河位于南美洲南部,其西側同樣是安第斯山脈,北側是巴西高原,東邊的大西洋海岸線附近還分布着巴拉那高原以及衆多山地,隻有東南方向有通往大西洋的缺口,是以即使巴拉那河與烏拉圭河之間原本隔着馬拉卡茹山,在下遊還是流到了一起。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巴拉那河與烏拉圭河流域地形圖

第二,三個地方的降雨都非常充沛。

其中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大部分區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高達1500-2000毫米,亞馬遜河流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巴拉那河與烏拉圭河流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1200-2400毫米之間;

豐沛的降水,使得其中一些河流即使長度不長,流域面積不大,但卻憑借着巨大的年徑流量依舊能夠與世界性大河比肩。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三個地方都是水資源相對豐富區域

第三,這些河流交彙處距離海岸線都很近。

比如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交彙處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西北,到海岸線的直線距離隻有不到100公裡,亞馬遜河與托坎廷斯河交彙處就位于亞馬遜河河口了,而巴拉那河與烏拉圭河交彙後,形成的拉普拉塔河長度也才320公裡;

兩條世界性大河相遇會發生什麼?年徑流量7.5萬億立方米你能想到

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交彙處,距離孟加拉灣很近

個人覺得,也許它們的交彙處再深入内陸一些,當中的一條很有可能就成為另一條的支流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