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年買房,5年後會不會“富得流油”?王石近乎明示,明白了

作者:房産新談

近期,随着各地政府救市政策的逐漸加強,房地産市場呈現出一定的波動,關于是否購房的争論愈發激烈。有人主張趁着房價相對低位時果斷出手,擔心五年後房價若上漲,購房成本将大幅增加。而另一方則持觀望态度,認為目前購房可能面臨較高風險,最好的政策是靜待市場明朗。

面對這樣的分歧,知名企業家王石曾發表觀點,指出在全球貨币寬松背景下,通脹壓力逐漸顯現,進而可能對大宗商品價格産生影響。雖然王石并未直接明示房價走勢,但是他對于房價的走勢幾乎是明示了。咱們來看一看王石發文的主要内容:

1、目前很多國家為了快速恢複和提升經濟發展,都在實施貨币寬松政策;

2、由于貨币超發,會導緻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輸入性通脹;

3、用配圖表達了豬肉和房地産,其實想表達的就是房價會上漲。

2024年買房,5年後會不會“富得流油”?王石近乎明示,明白了

然而,我們必須理性看待這一問題。房價的漲跌受到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包括經濟發展、政策調控、人口流動等。是以,購房決策不能僅憑單一因素或個别人的觀點而草率作出。對于普通購房者而言,更為關鍵的是根據自身經濟狀況、購房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來做出明智的選擇。

此外,我們還需要密切關注市場趨勢和相關資訊,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購房計劃。同時,保持理性投資的心态至關重要,避免盲目跟風或恐慌性購買。畢竟,購房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投資,需要我們謹慎對待,確定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房價真的會随着成本上升而如王石所預測的那樣上漲嗎?在筆者看來,房價的漲跌并非僅由成本決定,成本上漲并不意味着商品價格必然上漲,近兩年的房價下跌趨勢便是一個有力的證明。是以,要深入剖析房價走勢,我們必須結合目前樓市的實際情況進行細緻的分析和判斷。

2024年買房,5年後會不會“富得流油”?王石近乎明示,明白了

1、供大于求,作為影響房價漲跌的關鍵因素,其背後的邏輯深植于供需關系之中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大陸房價如乘坐高鐵般飛速上漲,屢次突破曆史新高。許多人是以深信房價隻漲不跌。然而,房價上漲的推手遠不止于此,建築成本的增加和人們對住房的旺盛需求,共同構成了房價上漲的雙輪驅動力。

以1978年為例,當時全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僅3.6平方米,城市住房空缺超過800萬套,凸顯出住房資源的極度稀缺。自1998年住宅全面商品化以來,人們對住房的需求如洪水猛獸般釋放,導緻短時間内住房資源供不應求,房價是以大幅攀升。

1998年的房改不僅釋放了住房需求,更推動了房地産行業的蓬勃發展。從那時起,大陸的房地産行業步入了高速發展的軌道,大量住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城市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然而,随着城鎮化的推進,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對住房的需求持續旺盛。是以,盡管房地産行業發展迅猛,但住房資源緊缺的問題在過去多年一直存在,房價也在供需失衡的狀态下不斷攀升。加之炒房者的炒作,房價上漲速度更是遠超多數人的工資增速。

2024年買房,5年後會不會“富得流油”?王石近乎明示,明白了

時光荏苒,轉眼間大陸的房地産行業已走過了20多個春秋。目前,住房資源緊缺的問題已經得到了有效解決。據國家統計局和央行的資料,超過96.86%的城鎮家庭已經擁有了住房,戶均擁有1.5套房子,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也已經躍升至40平方米以上。

在目前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收緊的大背景下,住房資源過剩的問題開始逐漸浮出水面。尤其當一些投資客對房價走勢持悲觀态度時,他們不僅停止了房産投資,反而開始大規模抛售房産。統計資料顯示,今年3月份全國二手房挂牌量環比激增86%,幾乎是2月份的兩倍。而且,從2021年3月份開始,全國二手房挂牌量一直持續上升,而成交量卻不斷下滑,顯示出二手房市場的銷售壓力日益加大。目前,北京、鄭州、哈爾濱、南京、武漢、成都和重慶等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經超過10萬套,部分城市甚至超過了15萬套,重慶的二手房挂牌量更是突破了20萬套。

與二手房市場類似,新房市場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截至2023年底,全國100個城市的建立商品房庫存已經累積至5.1億平方米。更值得關注的是,與二手房一樣,新房在庫存不斷攀升的同時,銷售難度也在逐漸加大。統計資料顯示,無論是新房市場還是二手房市場,現在都出現了供大于求的情況,住房資源過剩現象越來越嚴重。

2024年買房,5年後會不會“富得流油”?王石近乎明示,明白了

2、越來越多的人不看好房價,抛售房産,導緻二手房價格對新房價格造成沖擊

近期,我的一位從事房地産中介的朋友向我透露,現在的購房者似乎對新房的熱情減退,反而對二手房青睐有加。這究竟是何故呢?盡管二手房的中介費通常占房價的2%左右,但相較于新房的傭金,這一比例相對較低。盡管二手房交易流程繁瑣,耗時長達兩三個月,但房産中介仍更願推薦新房。

為了促進新房銷售,開發商給出了頗具吸引力的傭金,這也讓房産中介更願意向購房者推薦新房。然而,購房者現在卻更偏向于選擇二手房。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很多城市,二手房的價格已經低于新房。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看跌房價,開始抛售房産,導緻二手房越來越多。令人驚訝的是,這些二手房中,不乏準新房,甚至未曾有人入住。

過去,人們熱衷于購買新房,主要是因為期房價格相對較低。但這種低價往往伴随着虛假宣傳、品質問題、延期交房甚至爛尾的風險。然而,如今的二手房市場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随着二手房挂牌量的增加,市場競争日益激烈,業主們為了盡快出售,紛紛降價。這導緻二手房價格不斷走低,甚至有些業主願意承擔部分中介費以吸引購房者。

2024年買房,5年後會不會“富得流油”?王石近乎明示,明白了

是以,面對存在品質問題、延期交房和爛尾風險的新房期房,即便開發商漲價,購房者也可能不再買單。在二手房市場逐漸占據優勢的背景下,開發商或許需要重新審視他們的銷售政策,以應對這一市場變化。

在深入分析房價漲跌的原因時,我們不難發現,供需關系和資金才是房價走勢決定性的因素,而建築成本的增加并不總是直接推高房價。是以,當我們嘗試預測一個城市未來的房價走勢時,建築成本這一單一名額顯然不足以支撐我們的判斷。相反,我們必須綜合考慮該城市的發展潛力和房地産市場的供需狀況。

以一二線熱門城市為例,這些城市因其獨特的經濟、文化和資源優勢,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使得住房需求持續旺盛。在供需失衡的情況下,房價自然會水漲船高,呈現上漲趨勢。然而,對于人口不斷流失的三四線城市,随着人口減少,住房需求相應減弱,房價也會逐漸趨于穩定或下降。

2024年買房,5年後會不會“富得流油”?王石近乎明示,明白了

是以,在分析房價走勢時,我們必須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視角,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才能得出更為準确和全面的結論,不要被單一名額所迷惑。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房價走勢,為未來的投資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援。

供需關系和資金才是房價走勢決定性的因素,有人沒錢不行,沒人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