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味道,新名片:“水”陶堰的不變與變 │ 新春走基層

作者:體壇報
老味道,新名片:“水”陶堰的不變與變 │ 新春走基層
玉兔辭舊春華啟,龍騰新春氣象新。體壇報記者與你分享家鄉的所見所感,讓我們一起去重溫兒時的記憶,體驗不一樣的年味,許下來年的期盼。

春節假期,由于媽媽的電動自行車在途中突然“罷工”,讓我不得不慢下來,推着車徜徉在紹興陶堰的老街上。

老味道,新名片:“水”陶堰的不變與變 │ 新春走基層

老街理發店

封存在兒時記憶裡的那家皮糙但餡多的大肉包店仍在營業。街上唯一的“老式”剃頭店裡,坐鎮的師傅雖已完成了新老更替,但理發套餐裡自帶的刮臉服務,依舊是這家老店對老客們不變的承諾。

老味道,新名片:“水”陶堰的不變與變 │ 新春走基層

印象中,我的家鄉永遠都是這樣一副模樣:水多、橋多,就是變化不多。

她雖“溫婉動人”,人傑地靈。也曾想求新求變,轟轟烈烈地進行過招商引資。但這座曾夾于紹興縣、越城區和上虞三個區縣交界處多年的“邊陲”小鎮,依舊還是十年前,或許是二十年、三十年前甚至更久遠時的樣子。

老味道,新名片:“水”陶堰的不變與變 │ 新春走基層

陶堰老街

可以說,陶堰的“不變”在每個本地人的意料之中,不過這種“不變”恰恰成為了“水”陶堰最為寶貴的底色,看上去水依舊是水,但關于水的文章卻推陳出新,緩慢地發生着某種變化。比如“東鑒湖、水陶堰”這張極具老味道的新名片。

老味道,新名片:“水”陶堰的不變與變 │ 新春走基層

陶成章故居

陶堰是特點鮮明的江南水鄉。這裡河網密布,據相關資料顯示水域面積占據了小鎮38%的面積。白塔洋、百家湖、洋湖泊、浙東古運河……曾經婚喪嫁娶、做客趕集時總也離不開的這些河道,在功能性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幾年前,紹興鑒湖國家濕地公園項目落戶陶堰,水鄉終于發掘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自然禀賦,也找到了最适合她的發展道路。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體育+”的文章和陶堰“水”的文章眼下正在慢慢對齊顆粒度。

老味道,新名片:“水”陶堰的不變與變 │ 新春走基層

聽居住在河邊的我的發小介紹,去年端午節,這裡就曾舉行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劃龍舟比賽。來自全省各地的16支龍舟隊伍展開激烈角逐。一大早,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就開始争搶“地盤”,岸邊、橋上,甚至是沿河居民樓的視窗,無不人頭攢動。

據說前後共三天的活動,共吸引兩萬多人線下觀看,還有五六十萬人通過線上圍觀。按照發小的話說:“真是比過年還鬧猛!”

老味道,新名片:“水”陶堰的不變與變 │ 新春走基層

而除了在水上舉辦體育比賽,向省、市水上運動隊發出常年駐訓的誠摯邀約外,休閑垂釣、親子環湖跑道、露營基地等多樣化水上休閑運動業态也正在陶堰這一泓碧水間鋪陳開來。相信在不遠的将來,時常抱怨小鎮停滞不前的陶堰人,都會為這裡的“不變”而感到無比慶幸。

本報記者:鐘樑 圖自水鄉陶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