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喝酒臉紅的人,為什麼建議你要勇敢“拒酒”?

作者: 隴南文縣釋出

春節,總是伴随着家庭聚會、朋友相聚,還有那難以避免的“勸酒文化”。

對于不少人來說,喝酒後的難受成了節日裡的一大困擾。尤其是那些一喝酒就臉紅的人,對酒精的反應更為敏感和劇烈。

對于喝酒就臉紅的人,真的建議你勇敢地拒絕喝酒,因為酒精在這類人體内造成的傷害更大。

喝酒臉紅的人,為什麼建議你要勇敢“拒酒”?

健康時報 圖

喝一口酒後,

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當我們喝下一口酒時,酒精就開始了在我們體内的複雜旅程。這個過程不僅涉及酒精的快速吸收,還包括了一系列複雜的生化反應。

首先,酒精從口腔進入胃部,雖然一小部分酒精在胃部被吸收,但大部分酒精是在小腸中被吸收的。小腸具有廣闊的表面積,使得酒精能高效地進入血液。一旦進入血流,酒精就開始在全身循環,接下來的代謝過程就在肝髒進行。

肝髒在酒精代謝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這裡發生的第一個關鍵步驟是由酒精脫氫酶(ADH)催化的反應,将酒精轉化為乙醛。乙醛是一種有毒的化合物,可以引起一系列不适反應,如頭痛、嘔吐、心跳加速等。

為了處理這種有害物質,肝髒中的另一種酶——乙醛脫氫酶(ALDH)迅速将乙醛進一步氧化為乙酸,這是一種相對無害的物質。最後,乙酸進一步被代謝成水和二氧化碳,通過尿液和呼吸排出體外。

喝酒臉紅的人,為什麼建議你要勇敢“拒酒”?

圖檔來自參考文獻①

然而,人體對酒精的代謝速度會因人而異。性别、體重、遺傳因素,甚至是飲食習慣都會影響一個人的酒精代謝速度。例如,女性的胃酒精脫氫酶活性低于男性,這可能使得她們在同等量酒精攝入下,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較高,乙醛積累速度也更快;不過這也給了肝髒更大壓力,造成她們酒精同樣消除得也更快。年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随着年齡增長,人體的酒精代謝能力通常會下降。

我們不難發現,酒精在身體内的代謝過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每一次飲酒,都是身體内一系列化學反應的開始。

喝酒後臉紅的人,

面臨哪些風險?

喝酒後會臉紅,無疑是衆多飲酒後的反應中最常見和引人注目的一種,很多人當作了喝高興了、會喝酒的表現。但實際上代表着喝酒後風險巨大。

首先,這種現象在中國人群中尤為常見,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遺傳因素。我們在解酒的第一階段具有先天優勢,可以快速地将乙醇變為乙醛;但是大約有1/3的中國人解酒速度會在第二階段落後,乙醛并不能快速變為乙酸。

喝酒臉紅的人,為什麼建議你要勇敢“拒酒”?

圖檔來自參考文獻④

除了遺傳因素,我們還要考慮到身體對乙醛積累的生理反應。乙醛是一種強烈的血管擴張劑。當乙醛在體内積累時,它會使面部的血管擴張,導緻皮膚變紅。

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外在的臉部紅潤,它實際上反映了身體内部的一種應激反應,影響并不止臉紅。

這種現象與某些健康風險相關,例如乙醛是一類緻癌物,由于乙醛的積累,在酒精相關的緻癌作用中發揮着核心作用,增加口咽癌、食道癌、結直腸癌等癌症的風險。

是以,當我們看到有人在飲酒後臉紅時,這不僅僅是一個外在的生理現象,更是提醒我們,身體以這種方式對酒精作出反應,告誡我們需要對飲酒持更加謹慎的态度。

本文來自:2024-02-10科普中國《一個優雅拒絕喝酒的理由(不是頭孢)》(蔣永源),部分内容有删減,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