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播“鐵頭懲惡揚善”被封禁是值得鼓掌還是要讓人歎息呢?

作者:張的閑談屋
主播“鐵頭懲惡揚善”被封禁是值得鼓掌還是要讓人歎息呢?

一名擁有超500萬粉絲的“打假”主播“鐵頭懲惡揚善”在抖音、快手、微網誌等平台上的賬号均被封禁,這事大家議論紛紛。有支援的,也有同情的,各位怎麼看呢?

我說說我的看法,單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呢,着實可惜,他的出發點可能是流量,但是在這個追尋流量的過程之中确實做了不少打假的好事,這點值得稱贊,而在有了流量之後确實又有點狂,讓很多人生厭,他本身得罪的人也比較多,被落進下石也在所難免,是以,一聲歎息!

主播“鐵頭懲惡揚善”被封禁是值得鼓掌還是要讓人歎息呢?

而他的言論最被質疑的有三點:

第一,汶川地震的事。

主播“鐵頭懲惡揚善”被封禁是值得鼓掌還是要讓人歎息呢?

再一次直播連線時,談到了救災,談到了汶川。鐵頭表示許多地方想地震,因為汶川地震的時候,很多人發了國難财,比如各地的捐款、捐物等等,都沒有發到個人手裡,最終肥了私人。這種情況确實很多、很多,是以,這個論調應該說不算是問題。但是其他人,尤其是他的對頭、眼紅的就開始造謠了“鐵頭說其他地方巴不得地震、盼着地震”,這就有點斷章取義了,但是輿論确實是擴散開來了。

第二,關于國歌的問題。

主播“鐵頭懲惡揚善”被封禁是值得鼓掌還是要讓人歎息呢?

有人在直播間裡問了一些很簡單的問題。鐵頭回應到:什麼國歌的名稱?有多少民族?最大的島嶼?等等,這些太簡單了,接受過9年義務教育的都能回答上來,沒意思,問點難的。因為他不羁的口氣,又被舉報了。

主播“鐵頭懲惡揚善”被封禁是值得鼓掌還是要讓人歎息呢?

理由是損害國家榮譽……

第三,自曝涉黃經曆,并稱“已過追訴期”。

主播“鐵頭懲惡揚善”被封禁是值得鼓掌還是要讓人歎息呢?

此前在一次網絡直播過程中,網紅“鐵頭”突然自曝涉黃經曆,講述了自己過往的嫖娼曆程,并揚言:“我還找了兩個,1800元。你們想不想聽,想聽的話把贊點到20萬,咱八九年前的事情了,我現在說出來不行啊,已經過了追訴期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是以,他說的過了追訴期是真的,不過後來被多名網友舉報,自己又反悔說是按摩,隻能說懂得都懂,隻不過是言多必失,在公共場合說了不該說的話,這遭罰沒有毛病。

這三點是他在網上備受争議的原因。乍一看似乎存在問題,但仔細琢磨又覺得沒什麼大問題。不過,在直播連麥時,他的态度和語氣确實存在不妥之處。在社交媒體時代,言論的傳播速度極快,很容易被斷章取義或曲解。隻能說他打假太多,得罪的人也多,是以沒有人去搞他,我是不太相信的。正因如此,他才給了别人可乘之機。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還沒紅呢就開始自己招黑,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嘛,有人可能趁此故意設局來制造争議或抹黑“鐵頭懲惡揚善”。在網絡環境中,各種資訊繁雜,很難确定某些事件是否是有人故意做局,可能是存在競争對手或其他利益相關者,試圖通過制造負面輿論來打擊“鐵頭懲惡揚善”的形象和聲譽。這種做局的行為可能是為了争奪流量、市場佔有率,或者出于其他個人或團體的私利。

說到這,“鐵頭懲惡揚善”事件引發了廣泛的争議和讨論,這不僅涉及到個人的言論和行為,更折射出了社交媒體時代資訊傳播的複雜性和影響力,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公衆關注的焦點。而一旦成為焦點,個人的言行就會被放大和解讀。是以,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同時,我們也應該理性看待他人的言論,避免盲目跟風和斷章取義。

最近這樣的事情屢有發生,反轉再反轉,是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能盲目跟風,要有自己的判斷。

而對于“打假”主播這樣的公衆人物來說,他們的言行具有更大的影響力。他們應該更要以身作則,為社會傳遞正能量。在追求流量的過程中,不能忽視道德和法律的底線,要以真實、客觀、負責任的态度對待自己的觀衆和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