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作者:觀察者網獨家視訊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仲麟

民航工作者,民航業評論員

人的一生有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次上學,第一次騎車,第一次踢球等。随着年齡的增長,解鎖的第一次成就越來越多,待解鎖的第一次也越來越少。但到了而立之年的我,在2023年新解鎖了一個第一次:第一次當爹。與大部分第一次當父母的人不太相同的是,在整個懷孕以及随後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雙方父母除了經濟支援之外,其他并沒有怎麼參與。一方面是當時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所導緻的,一方面也是兩邊父母們主觀不想以及客觀不能所決定的。加上當爹媽時我和夫人都已經三十多了,是以整個過程中基本都是我們自己做主,幾個重要決策也都是我們自己做決定。實際上,我的夫人在整個懷孕期間就不斷做功課抄别人作業做足了準備,是以我隻需要聽她訓示堅決落實就行。是以我和夫人當父母的畫風多少有些不一樣,在旁人看來多少有些“離經叛道”,當然要我說這應該屬于“朋克帶娃”。孩子的小名往往寄托着父母的期望或者美好的寓意,但是我和夫人給孩子起小名的畫風顯然有些不太一樣。在夫人臨産之時,她所在的寶媽群有一天不知怎麼突然讨論算命了,讨論孩子起什麼名會不會有什麼沖撞,對孩子未來命數不好等。夫人當即就表示,孩子小名就叫建國了,看看哪個算命先生敢說這個名不好,誰敢說這個名克孩子——就這樣,夫人起的小名叫建國。當然作為新時代父母,我起的小名也是有些不走尋常路,當淩晨産房内孩子哇哇落地之時,我突然想到就在72年前的這一刻,在遙遠的北方,一群群最可愛的人正在夜晚的掩護之下穿過鴨綠江前往陌生的異國他鄉。沒錯,孩子的生日正是抗美援朝紀念日,也是以我給孩子起的小名叫援朝,畢竟他現在的幸福生活來自于那些最可愛的人的奮戰。既然孩子有兩個小名,那麼日常怎麼叫呢?夫人喊建國,我喊援朝,很公平。朋友們得知我們給孩子起的小名後陷入了沉默,一位東北朋友表示這也沒毛病,抗美援朝本就是建國之戰。孩子的奶奶也不甘落後地給孫子起了個專屬小名,因為屬虎是以稱之為小老虎。聽着孩子他奶奶一口一個小老虎,心中想着還好孩子不姓林。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大手牽小手孩子出生之後,我們選擇請月嫂阿姨而不是去月子中心,因為在上海一個月月子中心的錢足夠請三個月的月嫂阿姨了。但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兩個月後月嫂阿姨就要回老家過年了,由此也産生了一個問題:以後娃怎麼帶?這時候擺在我們面前的有三個方案:1.完全靠自己帶娃,白天夫人為主、晚上我為主;2.花錢請育兒嫂,每月花費約等于我的工資收入;3.讓我父母來帶娃。由于當時正好過年請不到育兒嫂,是以這個選項直接忽略了。而1月份尚在疫情肆虐之時,讓父母過來帶顯然存在相當的風險,是以最後選擇是我和夫人自己帶。縱使我們事先做足了功課,也學會了足夠的帶娃技巧,但依然讓我們精疲力竭。就比如穿尿不濕這事吧,有幾次給孩子換上尿不濕後我沒弄好導緻發生了側漏,弄得衣服和床墊上都是尿。得虧夫人功課做得足,在床單下鋪着一張隔尿墊,沒有滲入到床墊内。喂奶又反過來了,夫人喂奶的時候孩子經常不配合,沖泡了160ml的奶往往隻喝100ml,有的時候甚至隻喝80ml,導緻奶量不怎麼達标。但是我喂奶時,那些不肯喝奶的招數在我面前沒有用,如果隻是喝多了需要換換氣,我就等上一會再敲奶瓶示意繼續喝,而如果該繼續喝又不喝時則不斷敲奶瓶底督促喝,這使得孩子在我手上喝下的奶量往往比夫人手中要多不少。而喝好奶後,我就化身為無情的拍奶嗝機器,把他抱起來靠在肩頭實打實的拍上5分鐘,打出兩三個奶嗝後才放下來——你看這還真就是各有所長。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半夜喂奶,生無可戀為了哄娃,當時真就是有啥招就都用上了。孩子睡覺時依賴安撫奶嘴,一旦安撫奶嘴掉了出來就可能哭鬧起來,但是奶嘴他又會嗦着嗦着自己掉出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屬實啥招都想出來了,除了準備四五個奶嘴準備随時塞上之外,還用嬰兒玩具頂着奶嘴防止掉出來……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朋友送的海馬玩偶俨然成了頂奶嘴的工具但就靠兩個新手父母帶娃,到底沒那麼輕松,當夫人帶娃帶得腰椎間盤突出複發之後,我們認為這樣無法持續下去,選擇了請育兒嫂。第一個試用的育兒嫂是通過中介找來的,本來是準備試工一天,結果到了中午夫人就堅決讓我停止試用。出于默契我當時并沒有多問原因,給來試工的育兒嫂結了半天的錢并且多給了些,就讓她回去了。之後夫人和我說,這所謂的育兒嫂給孩子沖泡奶粉時連奶瓶刻度都看不懂,還問夫人是不是應該加這麼多水。而且給孩子洗澡時是直接拉扯孩子的胳膊而不是托着身體,完全不像帶過嬰兒的育兒嫂,懷疑其履歷是做假的。最後在熟人介紹之下,請了一個隻有三十幾歲但非常熟練的住家育兒嫂來帶娃,讓我們松了口氣。這育兒嫂阿姨雖然年輕但是帶娃經驗很豐富,讓我和夫人挺滿意,孩子的爺爺奶奶看帶得挺好也放了心。一轉眼來到了五月,由于家裡要調整布局并添置家具,讓育兒嫂帶着孩子去我父母家住半個月。育兒嫂阿姨由于此前陽過不符合接種要求,被接種點拒絕是以沒打上疫苗,這也給後續的風波埋下了種子。一個周六早晨,夫人突然把我搖了起來緊張地和我說:“阿姨陽了,建國也發燒了。”我立馬從床上翻起來,穿上衣服和夫人直沖父母家。育兒嫂阿姨幾個抗原都是兩條杠,把最後一絲僥幸給撕得粉碎。萬幸的是我父母沒有陽,可能得歸功于月初剛接種的疫苗起效果了。陽了的阿姨短時間内沒法繼續帶娃,給阿姨放了個病假後,我們又自己接手帶娃了。首要的事情則是孩子發燒到39度了,全家緊急動員讓我爹當司機送我們和孩子到兒童醫院就診。一通驗血加核酸折騰下來後,醫生的診斷是核酸陰性排除新冠,是細菌性感染導緻的發燒,這多少讓我們松了口氣,開了嬰兒抗生素和退燒藥後就回家養着了。然而孩子剛剛退燒,夫人又發燒了,所幸隻是低燒而且排除了新冠陽性。但這種情況下顯然不可能再讓夫人獨自帶娃了,而育兒嫂阿姨雖然轉陰,但是保險起見讓她再過一個星期回來上崗,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讓我父母來幫忙了。我爹聽了後自告奮勇前來帶娃充當“住家阿姨”角色,但顯然他大大低估了帶娃這事的難度。雖說事先已經和他交代清楚時間表以及怎麼弄,但上手的第一天,他的大孫子就給了他一點大大的強度,我爹手忙腳亂的同時又手足無措。從中午到第二天起床時,短短18小時我爹已經肉眼可見的瀕臨情緒崩潰了。此前我爹還一直和我們念叨不能讓寶寶整天叼着奶嘴,對牙齒不好,而現在當他感受到安撫奶嘴那立竿見影的“止哭效果”後,成了奶嘴的最大支援者。考慮到家裡已經倒了一個,如果再倒一個這日子就不用過了。于是我讓我爹在我要上班時來接班,我下班後做好晚飯就走,晚上我帶娃。我爹在意思意思客氣了兩句後,就非常痛快的答應了我的提議——你看,這就是看人帶娃簡單自己帶娃辛苦。也正是這段短暫而又寶貴的帶娃經曆,讓我爹堅定的支援繼續請育兒嫂的方案,後續育兒嫂費用全部由他們來負責。在出錢和出力之間他們選擇了出錢,确實很有當代上海爺爺奶奶的風範。不少傳統帶娃觀念認為,有寶寶時家裡别養貓狗之類的寵物,但我家裡的貓與孩子一直是生活在同一空間内。在嬰兒狀态時,家裡的大貓對寶寶充滿好奇,甚至經常依偎在寶寶邊上睡覺。但當娃月齡大了開始爬的時候,大貓就嫌棄人類幼崽太煩躲得遠遠的。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小月齡時,家裡的大貓對寶寶很是好奇後來我們在夏天給孩子添了個“妹妹”——這“妹妹”是屬貓的。當帶回家的小貓解除了為期一個月的隔離之後,孩子很快和貓妹妹打成了一片,這個自适應自成長自清潔智能型嬰幼兒玩具屬實買對了。當然随着孩子長大以及活動能力的加強,逐漸開始對小貓各種動手動腳,突出一個“養孩子對貓不好”。當然目前為止,全家帶娃意願最高的還屬小貓了。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人類幼崽和貓科幼崽真是絕配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孩子逐漸離譜,甚至把手塞貓嘴裡必須得說,作為第一次當父親的人,我不知道我做的是否及格,但我努力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給孩子帶來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成長環境。就目前而言我沒有望子成龍的想法,我隻希望他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成長,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而孩子出生之後顯然有很多配套要做,這就包括我2023年第二個“第一次”了。從2021年國内新能源車開始大爆發起,我就一直想把手頭的老燃油車置換成最新銳的新能源車。但是一方面家人普遍認為“又不是不能開”,另一方面也确實沒有換車的理由和錢,是以一直擱置下來。而到了2022年底家裡添了新成員後,原來的A級轎車顯然不太夠用了,不說别的,光是把折疊起來的嬰兒車放後備箱後,基本就沒啥空間了,更别提帶孩子出門跑長途時帶大包小包的東西了。也是以在2022年的年底我提出換輛更大的車後,夫人也一轉之前的态度表示同意,而另一大“贊助商”——我父母和丈母娘一聽是要給大孫子做配套,也表示贊同并掏錢資助。買車的過程就略過不提了,畢竟在風聞社群已經講了不少了。對我來說,比較有意義的是這是我三十幾年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輛車:自己選的車、自己付的款、自己提的車、自己上的牌,一切都是自己操持。雖然車子是打着為了孩子的旗号買的,但一年下來除了帶娃去打疫苗,别的時候娃也沒啥機會坐車,這車主要還是便宜了我,頗有老父親給孩子買4090顯示卡當兒童節禮物之風。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車這玩意說到底還是用來開的,不是放着用來看的。雖然在旁人看來我直接買純電車有些“過于激進”,但這是我綜合考量了目前國産電動車的性能以及我的使用場景和全壽命使用成本所決定的,而一年的使用下來證明,當時的購車邏輯與實踐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由于安裝了家充樁加上身處南方,我具備了最理想的電動車使用條件,一年兩萬公裡跑下來總電費隻有1500元不到,成本較燃油車大幅降低。電動車帶來的最大改變還是生活習慣的變化。此前由于舍不得油錢,燃油車處于一個能不用就不用的狀态,每天上下班是自行車換地鐵,隻有惡劣天氣才開車上下班。而且周末要出行也是首選地鐵或者打車,因為算了下市區停車和油錢,發現可能還是打車更便宜。但電動車極低的使用成本改變了一切,當我意識到電動車上下班一天的電費成本隻有2元而地鐵一天通勤費用要10元時,自然而然就選擇開車上下班了。而且面對上下班堵車時,國産電動車标配的自适應跟車巡航能力,極大減輕了駕駛強度與堵車焦慮。電動車極低的使用成本也大幅刺激了周末出去遠遊的欲望。整個2023年裡,光是江浙周邊目的地自駕遊就進行了四次,至于上海郊區及周邊遊那更是數不勝數,時不時就在周末進行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在使用上一輛燃油車時,我一年開下來的裡程數隻有三四千公裡,一個月往往隻加一次油。而換了電動車後就成了一年兩萬公裡,心态也從“非必要不開車”變成了“必要時不開車”。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電動車廣泛具備的外放電功能給露營帶來極大的便利早在6年前我爹換新車時,主流國産車還在十萬左右區間,稍微上去點的價位就全是合資車的天下,突出一個“沒錢買國産車”。一年的駕駛之後,給我的最大感想還是中國汽車已經進步到如此程度了。平穩的行駛、澎湃的動力、順暢的操控、巨大的空間,讓我全家都極為滿意。如果拿奔馳來對比的話,我這國産電動車以奔馳C級的價格換來了奔馳E級的空間以及駕駛體驗。而且對于諸如座椅通風和加熱、360度影像、HUD等配置,在合資車上基本每項都得加上幾千才能獲得,而在國産電動車上這些基本成為了标配,十足的良心。也是以,若非有特殊需求,我實在想不出有啥理由去買合資品牌的車。如果說2022年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開始發力,那麼2023年就是中國自主品牌全面超越傳統合資車了,這在今年中國各大車展上表現得格外明顯。我參觀2023上海車展時,當中國自主品牌在展台上一個個争奇鬥豔之際,受中國新能源沖擊最嚴重的日系廠商則是門可羅雀。德系車還能依靠高端定位和品牌價值勉強維持,主打成本效益的日系車,在更具成本效益的自主新能源面前毫無招架之力。這一趨勢也确确實實地反應在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上,最直覺的表現就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占比大幅上升與合資品牌市場佔有率的急劇萎縮。而随着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開始進軍百萬級傳統豪車市場,現在局面又變成了“沒錢買國産車”。而對我來說,能以車主的身份親自參與這個曆史程序,為中國自主品牌電動車的發展出一份力是一件很榮幸的事。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上海車展上日系車企的門可羅雀與自主品牌展台的門庭若市形成了鮮明對比但是國産新能源高速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卷的價格戰,往往對已經購車的車主來說不那麼友好,當我在2022年最後一天提車時,我是想不到在2023年我會經曆什麼樣的背刺。就以我為例,作為2022年提車并且開了發票的車主,我能享受到最後一批新能源國家補貼,并且能享受到上海市的置換政策,是以面對2023款配置更新時,一開始我是情緒很穩定的。然而随着3月份新權益宣布後我也坐不住了:送兩萬元的選配金并且有20萬三年免息。而且雪上加霜的是,本來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的上海置換補貼也延期了,這讓為了趕在補貼結束之前買車的我成了個小醜,被背刺得不輕。一直到2024年1月1日最新的權益公布,我這剛滿一年的老車主背上已經插了四五把刀了,活脫脫成了凱撒。如果以最新權益來計算的話,去掉地方補貼以及貸款利息,我已經在官方指導價的基礎上虧了四萬五,約合車輛總價的17%。對于在2023年買了其他新能源車的車主來說,大家都是難兄難弟。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當代中國新能源車主真實寫照雖說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疊代速度極快,堪比2017年的手機市場,但價格戰打得如此激烈、配置變化如此之大,還是遠超當時的智能手機市場。而且最關鍵的是,智能手機隻是個價格幾千元的電子産品,兩三年就換了。而新能源車是個價值十幾甚至幾十萬的高價值固定資産,得用個十年八年。一次被背刺無比憤怒,多來幾次也就習慣了,隻能安慰自己“早買早享受”,為中國汽車産業做貢獻了。而到了2023年的年末,我欣喜地看到中國汽車不僅僅在40萬以下的區間互相厮殺,還開始進攻合資品牌傳統的高檔車陣地了。從産業的角度來說,從價格戰轉向高端是更為健康的表現,希望在2024年能看到中國汽車更上一層樓。

帶娃這事兒,隻有親自上手才知道有多辛苦

仰望算是國内首個獲得廣泛認同的中國豪華品牌了在這新舊交替之際,回顧過去這一年也确實發生了不少的事。有了孩子當了爹後雖然擔子更重了,但每當下班到家後看着遠超興奮地看着我喊“媽媽”(沒錯,這小子現在隻會喊媽媽,而且看到誰都喊媽媽),摟着奶香的小東西時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而我這人生第一輛自己的車雖然多少讓我覺得有些“買虧了”,但是開着它在高速上風馳電掣引來無數回頭時,心中其實滿是得意。生活就是這樣,有苦但更有甜。

來源|底線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