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返鄉觀察 | 大學生過年回家給親戚孩子補課,需要收費嗎?

2024返鄉觀察 | 大學生過年回家給親戚孩子補課,需要收費嗎?

2024返鄉觀察 | 大學生過年回家給親戚孩子補課,需要收費嗎?

作者:範玉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黃河流域鄉村振興研究與評估中心

放假返鄉不久,爸媽提起某親戚有意向找我給自家女兒補課的事。對于這家親戚,我毫無印象。我們在報酬問題的讨論上産生了分歧:父母認為給熟人幫忙,是情分上的事,對方如果有心自然會予以表示,要是主動要錢,反倒顯得見外;我卻認為做家教需投入時間精力,收取相應報酬理所當然,否則勞而不獲太吃虧。給親戚補課該不該收費?我發現身邊許多放假歸家同學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在某社交平台上以“親戚熟人補課”為關鍵詞進行搜尋,相關文章中怨聲一片,一緻勸大家不要給親戚熟人家孩子補課,言辭十分激烈:“在家大學生給親戚小孩補課,讓本就淡泊的親情化為烏有!”,“千萬不要給親戚補課,親身教訓!”,“跪求放假大學生别給熟人的孩子當家教,吃力不讨好……”,在相關文章下評論區也引起一片共鳴,大部分都是大學生寒暑假給親戚孩子做家教,結果被當成免費勞動力,白白消耗時間精力,心裡十分不忿。此外還有拒絕熟人補課要求的話術分享,相關搜尋中也出現了諸如“親戚讓給補課怎麼辦”、“不想給親戚補課怎麼和爸媽說”等。我的一位同鄉直截了當地向我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平時與親戚關系一般,一年見不了幾面,不希望自己的辛苦勞動付出被父母當作經營親戚感情的人情,跟聯絡親戚相比,更看重實際收費。

在Z世代年輕人眼中,親戚關系似乎越來越淡、越來越遠了:不進家族微信群、疏于與親戚往來走動,甚至被父母帶着拜年時面對親戚長輩叫不出合适稱謂,面對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記不起姓名,需要經父母提醒,才禮貌性地打聲招呼如“舅爺爺好”,頂多再寒暄上一兩句諸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等客套的漂亮話,除此以外不會主動和親戚搭話,長輩來關心也是你問一句我答一句,絕不多說。同輩們待在一處時也是各自捧着手機平闆,彼此互不“打擾”。一次走親戚下來,相比長輩們的熱鬧,年輕人其實不太感受得到“親情大交流”的氛圍,反而覺得無聊甚至是浪費時間。

除了年節,年輕人親戚關系的冷淡和疏遠也展現在日常。以00後的我自己為例,生活中聯系比較密切的旁系血親除了一個親弟弟就沒有了,其他堂親表親除非有事否則基本不會聯系,一年的聯絡次數不會超過兩次,于我而言在核心家庭之外親近的就隻有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了。而我的父親(75後)則大不相同,工作之餘每周至少與他的兄長和弟弟、也即我的叔叔和伯伯,視訊通話1次,交流異地生活、侄子侄女的教育等家常,每月與堂兄弟、表兄弟們至少微信聯系2-3次,逢節假也常到距離較近的長輩家探望。

有研究利用寒假期間學生回鄉過年的時機開展了随機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63%的未成年人如果家裡沒事的話不會跟親戚聯系,18-25歲的青年中經常或者頻繁跟親戚來往的隻占22.7%,26-30歲之間為28.8%,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40歲到50歲的中年人,經常或者頻繁跟親戚來往的能占到85%左右。在年輕人眼中,血緣的重要性正在迅速下降,他們不再像長輩一樣,熱衷于在大家庭中聯絡走動,也不再願意為維護親戚關系而付出,而是直接選擇切斷聯系。

傳統社會,家庭或家族的核心就是血緣和姻緣;在交通閉塞和安土重遷思想影響下,家族成員間實體空間和社會距離很近,擁有地緣關系;農村傳統農作無非種地、放牧或捕魚,業緣關系也有了;較低的生産力條件下,小家庭抗風險能力差,需要互相接濟、抱團取暖,這就有了利緣關系;資訊不發達,文化水準相近,大家的思想觀念、興趣愛好十分相似,趣緣關系也有了。傳統社會的大家族集多重關系于一體,正常情況下家族成員間關系非常穩定牢固,日常會保持密切聯系。城市化程序的到來以及交通條件的改善使得人口遷移愈加頻繁,大家庭成員可能因工作、學習等原因,分布在天南海北而非聚居老家,實體距離拉大,從事的職業也五花八門,且社保體系越來越完善使得小家庭的抗風險性加強并愈加獨立。除了因基因傳承而産生的血緣關系和各自婚配形成的姻緣關系,大家族成員間關系在地緣、業緣、利緣、趣緣幾個方面都遭到削弱。

除了因缺乏深入交流的機會而被動地自然疏遠,年輕人主動選擇的“斷親”還有其主觀原因。如今的爺爺奶奶輩大多在傳統鄉土社會的大家庭中長成,如費孝通先生所言,大家庭的成員們皆是“生于斯、逝于斯”,形成了傳統的親情觀。到了父母一輩,物質仍然相對匮乏,遇到困難兄弟姐妹、表親堂親都能搭把手,大家庭成員互相依存關系依然比較緊密,包容度也很高。而Z世代則是從小就在網絡資訊時代長成的一代人,在網絡世界中逐漸形成了鮮明的個性,加上生活空間的分離、生活體驗的不同,他們的價值觀念、情感态度可能與長輩們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和沖突。與七大姑八大姨坐在一起,聊天内容基本不可能是我們感興趣的手遊、動漫、明星娛樂等話題,隻能落到工作、學習、婚姻等比較務實的方面,親戚長輩們出于慣性思維會覺得有親緣牽絆關系就自然會親密,認為他們管這些是關心晚輩,理所應當,孰不知這樣的行為在晚輩眼裡屬于觸犯隐私,他們非常排斥親戚們将老一輩的觀念和想法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做法,“我們又不熟,我的人生憑什麼由他們來指指點點。” 在面對親密關系時,老一輩更注重情感表演性,認為既然存在親戚關系就應當通過日常來往的“表演”來進一步确認、維系親戚關系,年輕人則越來越看重情感真實性,認為即便親戚關系的聯結客觀存在,但如果在互動中沒有獲得正向情感體驗那麼主觀上就不會認可此親密關系,自然也不願意在日常主動聯絡親戚。

年輕人“六親不認”了,社會會越來越冷漠嗎?有人說“每個人心裡都藏着一個故鄉”,親情仍然是生命中無法割舍的情感。對年輕人來說,雖然存在一部分看不慣親戚的現象,但仍會感念困難時親戚們熱絡的幫助。即便存在内部沖突但遇到困難時又一緻對外,這是中國親戚關系的複雜性。

在筆者看來,Z世代年輕人的“斷親”也許是一種選擇性“斷親”,就現在來說,完全斷絕往來比較困難,但已經淡薄很多了,“斷親”現象在未來會越來越普遍,一方面,存在自己的朋友同時也是自己親戚的情況,年輕人和自己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更有可能成長在相似的家庭環境下,同齡人之間也更有共同話題,比較容易發展成朋友關系,而對于不同頻的長輩親戚們則選擇切斷聯系;另一方面,現在存在一部分年輕人更依賴社會地位、經濟實力強勢的親戚而切斷與弱勢親戚的聯系的現象,尤其展現在找工作時,待到現在“斷親”的年輕人充分進入社會和職場之後,也許會重新意識到親戚關系的可貴。

從一個Z世代年輕人的視角來說,對于特别糟糕的、借關心教育之名行否定打擊之實的、帶來消極痛苦的親戚,斷掉也無妨,随着親戚關系在社會變遷過程中重要性的下降,減少與親戚的來往是正常的現象。但仍要注意的是,在我們為“對抗虛無”而向網絡、寵物等尋求建立新的情感聯系的同時,面對沒有主觀惡意、隻是觀點不同的親戚長輩們,隻要不對自己産生實質性影響,可以多一些了解和包容,讓真心關心自己的親戚們可以放心,也能為自己留住一分溫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