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作者:燭影亂談

盡管《明英烈》是一部以刻畫戰争為主旋律的評書,但或許是出于對武俠的熱愛,故而單老在書中加入了一些不同于戰場武将的劍客、俠客。

據不完全統計,此類江湖劍俠書中共有十五位,按照武功高低大緻可分為四檔,具體排名如下。

黃級少俠

第十五位:小矬子徐方

徐方的人設和《三俠五義》中的蔣平相似,甚至相貌都差不多。論功夫,他是劍俠類中最差的一位,但是論及頭腦,縱觀全書也沒幾個人及得上徐方,稱之為武人第一毫不為過。

也正是因為過人的頭腦,是以徐方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武功上的不足,與人對戰從不墨守成規,用現在話說甚至有點“不講武德”。元軍副先鋒、幾乎能夠比肩常茂的上将虎印就是在雙龍會上被徐方一镖打入眼眶而亡的。

随着劇情走向的逐漸改變,到了《燕王劍俠》徐方成了書膽,為大家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精彩故事,隻不過和我們今天所說的《明英烈》就關系不大了。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第十四位:朱申朱永傑

朱永傑是朱元璋的同族弟弟,不過年紀要比朱元璋小很多,屬于“人小輩大”。他的童年不怎麼幸福,經曆和《龍虎風雲會》中的白老白一子、《鐵傘怪俠》中的活報應馬騰飛一模一樣。

其實将朱永傑和徐方列入同檔是不合理的,論武功朱申比徐方至少要高出一個檔次,隻不過相對于前輩劍俠,二人都屬于後起之秀,故而有些牽強的放在了一起。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書中的虎印死了兩次,第一次剛才提到被徐方殺了,第二次便是在兩軍陣前被朱永傑跳上其戰馬,從背後一劍抹了脖子。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玄級諸俠

第十三位:金眼雕嶽倫

嶽倫是書中唯一一個以戰場路數入劍俠之境的人物,與寶槍大将張興祖是忘年交、結拜兄弟,同時還将祖傳的嶽家槍法傳給了義弟。

原本嶽倫打算出山投效朱元璋,不過頂級武者都有屬于自己的驕傲,他有意穿的破爛流丢,為的是考教朱元璋,不想朱元璋以貌取人。最終嶽倫在刺傷四寶大将脫金龍後飄然而去,從此逍遙天地之間。

《燕王劍俠》中嶽倫與諸俠一同出場,聯手教訓張天傑,此後江湖上再不見其蹤迹。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第十二位:山西萬寶山老篩海金友德

金友德是清真貴教,因德高望重故而稱作“老篩海”,他的女婿便是赫赫有名的亂石山七傑第二位胡斌胡大海。由于胡大海常年在外征戰,故而将妻兒托付給嶽父,是以外孫胡德濟的武藝全部都是金友德傳授的,其實力遠勝于父親胡大海。

田再镖闖元營給常遇春送信時,金友德曾感歎于此子的天賦與武藝,助其突圍。論武功水準,老篩海大體與四俠相當,高低順序僅限于理論上。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第十一位:張天師張景和

張天師名中字景和,是真實存在的曆史人物,于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亦有出場,是明教五散人之一。

《明英烈》中,張天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隐士高人,雖平日不理俗事,卻也悲天憫人。他對元朝暴政頗有微詞,故而收下兩位反元義士之後為徒,一個是朱元璋的義子金錘殿下朱沐英,一個是胡大海的義子野人熊胡強。二小藝成後下山相助義父,在明營中屢建奇功,是不可多得的大将。

而張天師本尊也曾下山為朱元璋幫過忙,整體表現雖不多,但世外高人的形象躍然紙上,讓人印象頗深。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第十位:景玄真人羅道爺

羅道爺和張天師的人設相近,很少親自出山,但也收了相助明軍的弟子,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朱永傑。朱永傑的本事在年青一代中首屈一指,即便是常茂、于臯比之怕都要遜色三分,當然了,人家輩大,是以也從來不和常茂他們放在一起比較。

正如我們剛才所說,這一檔次的幾位老俠客武功大體都處于同一水準,假如打起來大機率百合之内都難分伯仲,而之是以把羅道爺排在老篩海和張天師之前,主要是沾了徒弟的光,畢竟朱永傑的武功抛開這些世外高人,幾乎當世無敵。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第九位:中俠嚴榮

嚴榮和王愛雲、唐雲、吳祯、狄恒幾位是一個體系的,有幾十年的交情。同時這幾位沒有剛才提到的三位藏得那麼深,有事沒事喜歡到處逛,時不常的就會給朱元璋幫幫忙,算是明軍在江湖上的大靠山。

盡管幾老都隻是俠客的水準,但是若聯手在一起,怕是普天之下也沒人能擋得住。之是以将嚴榮放在最後一位,是因為相對于其他四位,他的筆墨是最少的,幾乎沒有單人表現。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第八位:通臂猿猴劍俠吳祯

吳祯是老一輩劍俠中唯一一個曾正式出仕過朱元璋的,在朱元璋起兵前期,吳祯出力不少,并且很長一段時間鎮守軍中,是明軍諸将的主心骨,可以說有他在,衆将便有了倚仗,而朱元璋本人幾次涉險也皆為吳祯所救。

我想之是以會有這樣的情節設定,是因為曆史上的吳祯本就是明軍一員,大明建國後爵拜靖海侯,死後追封海國公。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第六位:千裡追風俠狄恒

狄恒是當時江湖上的著名俠客,一口紅毛寶刀壓蓋武林,就書中使刀的人物講,堪稱第一高手。

和唐雲、吳祯、嚴榮一樣,狄恒也心向朱元璋。朱元璋兵伐張士誠時,狄恒極為糾結,怕老哥哥王愛雲和明軍成水火之勢,是以不遠千裡趕赴蘇州,結果正趕上王愛雲大戰明将常茂,狄恒本想勸阻,不想此時王愛雲正被常茂氣出真火,油鹽不進、軟硬不吃,以緻原本勸架調和的狄恒和王愛雲大打出手。

二老相交幾十年,彼此也算知根知底,嚴格來講王愛雲比狄恒的功夫要略高那麼一線。不過王愛雲剛剛和常茂動手時中了算計,被龜背五爪金龍抓抓傷,體力也略有損失,是以兄弟倆連鬥了百餘合不分勝負。

此外,狄恒還多次與幾個老兄弟相助明軍,特别是在對付張天傑上出力不少。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第五位:北俠唐雲

唐雲是王愛雲的親師弟,相貌獨特,個子小小,腦袋大大,有一次幾個老兄弟在一起開玩笑,王愛雲拿唐雲的個頭開涮,說他個子矮肯定收不着好徒弟,結果惹得唐雲勃然大怒,從此尋遍天下,最終找到了比自己還矮的徐方,收為弟子,為的就是跟師兄較勁。

而後,每每徐方涉險,唐雲必定及時出現,可以說在前期徐方立下的諸多功勞背後都有唐雲的影子,北俠為了徒弟也真是操碎了心

論及武功,唐雲和師兄仿上仿下,或許是因為筆墨稍多些,是以感覺略微強于剛才提到的七俠。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第四位:南俠王愛雲

盡管諸俠實力大體同級,但是王愛雲幾乎是公認的諸俠之首,同時也是唯一心向朱元璋以外勢力的俠客——吳王張士誠駕下丞相!

其實如果不是生死存亡之際,王愛雲是不出手的,而除了朱元璋出兵蘇州,在之前張士誠勢力也基本沒經曆太多的磨難曲折,是以張士誠用極高的地位、謙卑的态度請出王愛雲,多少也有些“千金買馬骨”的意思。因為誰都知道在王愛雲身邊有一個龐大的俠客群體,如果有了他們的相助,掃平天下,一統寰宇就事半功倍。可是張士誠沒想到,在立場問題上,别說隻是和王愛雲交好的張天師、狄恒等人,就算是他的親師弟唐雲都絲毫不讓步,堅定的支援朱元璋,為此不惜與王愛雲反目。

最終,王愛雲在蘇州的“危急存亡之秋”迫于衆兄弟給予的壓力,離開了張士誠,從此隐居,張士誠的如意算盤也就此落空。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地級劍客

第三位:火龍祖張天傑

張天傑是劍俠中唯一的反派,也是明軍諸多戰将的噩夢,究及原因就是張天傑這個人沒有底線。通常來說,俠客級的世外高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向晚輩動手的,但是張天傑倒是食君之祿、分君之憂,無論對手是誰,張天傑都會不遺餘力的出手,在他面前,明軍老字輩第一人常遇春,青出于藍的小字輩常茂、田再镖完全不是對手,故而張天傑的存在一度成為了明軍的心腹大患。

就武功而言,電台版《明英烈》中的張天傑明顯要高出諸俠一檔,這點在張天傑瞧不起北俠唐雲,徐方對此卻保持沉默上便可見一斑,也就是說按照單老在武俠評書中的一貫分級習慣,張天傑已經夠得上劍客水準,是淩駕俠客的存在。

但是這老泥鳅太滑了,每每遇到危險他總能提前預判,進而化險為夷,即便被十幾位明軍小将圍攻,吃了大虧,卻依舊能夠從容脫身。是以直到評書進入到《燕王劍俠》,張天傑依然在世,并始終隐隐壓在明軍将士頭上,揮之不去。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天級高手

第二位:長臂飄然叟左夢雄

左夢雄在《明英烈》《燕王掃北》《燕王劍俠》三部書中皆有出場,但沒有一次展現過武功,即便如此,凡是聽過這些書,哪怕隻聽過其中一部,也絕不會輕視左夢雄,因為他的徒弟實在太強了,随之而來的效應便是看低左夢雄便是亵渎高手。

《明英烈》中左夢雄有兩個徒弟,一位是後半部的書膽——雌雄眼無敵大将軍常茂,一位是人稱銀戟太歲的大明第一任武狀元——高彥平。

如果不算嶽倫,常茂絕對冠絕《明英烈》中的諸多武将,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将。而高彥平是少有能和常茂大戰過百合不落下風的人物。原本在朱元璋、馬皇後黑化後,感念皇帝、皇後知遇之恩的高彥平一度做了韓馬兩黨的爪牙幫兇,不過後來經老師親自出山點化,高彥平棄惡從善,就此歸入燕王朱棣麾下。

到了《燕王劍俠》中,左夢雄的地位再上一個台階,成了王愛雲、唐雲、嚴榮、吳祯的老師,簡稱“諸俠之師”,這就很可怕了,試想這樣祖宗級的高手得有多強?

當然了,掃北和劍俠兩部書對比明英烈,在設定上多少有些變動,既然我們讨論的是《明英烈》,那麼左夢雄至多略強于張天傑,當為三大劍客之一。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第一位:狗皮道人張金波

乍一看這個名字會稍顯陌生,但若稱呼張金波的道号,那必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便沒聽過《明英烈》系列評書,也肯定聽說過他的大名——張三豐。

相對于很多人印象中那位仙風道骨的武當鼻祖、太極宗師,《明英烈》中的張三豐在形象上更貼近于曆史——破破爛爛、埋埋汰汰、邋邋遢遢。

但是這一形象絲毫不影響張三豐的武功地位,我們就舉一個例子,不可一世的張天傑向來目中無人,但是看見張三豐甚至聽他咳嗽一聲立馬就抖似篩糠,落荒而逃。憑此,就足以證明張三豐在《明英烈》中的武功地位,天下第一實至名歸。

大明英烈:不同于沙場戰将的江湖劍俠們

以上便是《明英烈》中的十五位主要劍俠,若有遺漏,望請見諒,歡迎大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