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作者:獨立面壁人

#精品長文創作季#

文章系頭條獨家釋出,其他平台作者抄襲搬運必究。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君何?

要想在工業領域繼續保持與中國的競争力,美國隻能走出那條路,那是條死路,真真正正亡國滅種的死路,但即便知曉這一切,美國還是會走上那條路。

毀滅

公元476年,日耳曼裔雇傭兵首領奧多亞克率軍趕到羅馬城下,守城的士兵默契地打開了城門,這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因為守城的士兵大多也是日耳曼人。

奧多亞克率領日耳曼雇傭兵在羅馬城内大肆劫掠,并廢黜了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

千年羅馬,走到這裡已經可以說劃上了句号。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曆史上強大帝國的都城陷落的情況不是沒有發生過,烈火焚燒者有之,血流成河者有之,但是比起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這些都不算最諷刺的。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幾乎是以一種悄無聲息的方式進行的,蠻族大搖大擺入城,搶劫、殺人、廢黜皇帝,但這一切似乎都沒有引起什麼社會反映。

西羅馬帝國皇帝被廢,廢了就廢了,此次事件最後是以基督教大主教出面,給日耳曼雇傭軍一筆錢把他們打發走而結束,至于那個被廢的皇帝,竟然沒人去管他,沒有人要把他再立起來,也沒有人要對他趕盡殺絕,就那麼任由他自生自滅。

那個曾經稱霸地中海5個世紀的強大帝國,就那麼輕飄飄地沒了,給人一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感。

是什麼讓西羅馬帝國以這樣一種滑稽的方式退場?又是什麼掏空了這個曾經輝煌帝國的根基?

再工業化

2010年,中國工業産值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美國各界一片嘩然,美國精英群體立刻提出工業産值比國内生産總值(GDP)更有價值,美國必須想盡任何辦法讓美國工業重回世界之巅。

當時的執掌白宮的是民主黨總統奧巴馬,他提出了“再工業化”的口号。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奧巴馬的“再工業化”口号喊得很響,以他為首的民主黨政府也似乎為這一目标提出了相當合理的指導方案。

具體來說就是兩點:第一是利用美國科技優勢、土地成本優勢、能源成本優勢在工業成本這個核心問題上與中國競争。

這個思路在當時看來是非常合理的,因為當時美國在能源和土地成本上相對于中國都是有優勢的,美國與中國相比,成本劣勢主要來源于人力成本,但是随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力成本也勢必被推高,是以此消彼長之下,中國的人力成本優勢是會被慢慢削弱的。

當然,美國是不會甘心隻是在旁邊靜靜地看着中國人力成本提高拖累中國商品競争力的,于是就有了第二招,簡單說就是美國要主動出擊,去把中國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的影響力擴大,具體做法是主動聯絡并扶持人力成本更低,并與中國商品存在競争關系的東南亞各國,加大對這些國家的投資,加速他們對中國産業的替代。

按照這套理論,美國人想達到的效果是對中國進行兩面夾擊,一方面中高度制造業回流美國,另一方面,低端制造業前往東南亞,讓中國制造業上不去下不來,再利用金融手段拉爆房地産泡沫,如果這套操作實作預期目标,中國将直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無法自拔,成為一個低配版的日本。

如果單純從理論上講,這套手段不可謂不全面,不可謂不精準,但結果呢?

一頓操作猛如虎,實際效果二百五。中美兩國的工業産值繼續不斷拉大。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理論似乎沒問題,那問題出在哪呢?

别急,往下來,其實奧巴馬在提出“再工業化”口号時有意回避了一個問題:美國勞工的人力成本是中國勞工的好幾倍,要想讓美國産品更有競争力,必須直面一個問題:工業上的髒活累活,誰來幹?

關于這個問題,奧巴馬欲說還休,但是身體上卻非常誠實,關于活由誰來幹這個問題,他其實早就想好了。

德州

前些天,德州事件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德州州長公開怒怼總統拜登,德克薩斯州國民警衛隊對峙美國聯邦軍隊。

所有問題的根源不外乎一點:移民。

确切的說,是非法移民。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美國市場标榜自己是個移民國家,這話不假,美國每年都向世界開放移民通道,接受移民是保持美國核心競争力的有力手段,技術移民讓美國從全世界吸收人才,投資移民也能活躍美國經濟,但是請注意這些移民都是合法移民。

這部分移民人數不算多,但是對于美國社會的貢獻卻不小,這部分移民來到美國後,從事的大多數中高端行業,對于這部分移民,民主共和兩黨整體的态度都是比較歡迎的。

德州不會因為這些移民與聯邦政府翻臉,讓德州不堪忍受的另外一些身份更為特殊的移民:即非法移民。

非法移民指無法獲得合法移民身份而通過一系列其他手段強行把自己肉身帶到美國的外國人,最近在網上爆火的“講師”就屬于這一類人。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這些非法移民的生活模式大多是遊走于街頭巷尾,一邊躲避移民局的追捕,一邊打些零工維持生計,他們幹的一般都是美國人不願意幹的髒活累活,且因為他們沒有身份,雇主們可以肆意壓低他們的工資。

在美國這兩類移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定位是截然不同的,很多“走線”去美國的中國中産向往的是第一種移民的生活,但等待他們的卻是第二種移民的待遇,是以才會有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出現。

關于非法移民,民主共和兩黨态度迥異,代表産業資本和中下層白人利益的共和黨态度十分明确:不支援非法移民,最好把非法移民全部攆走。

而民主黨對待非法移民的态度則暧昧的多,他們心中的小九九是這樣的:

非法移民人力成本遠低于普通美國人,這正好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力量,如果這些人大量湧入工業領域,美國的工業成本可能在整體上都被拉低,成本低就是競争力。

既然要在工業領域與中國全面競争,就應該利用一切利用的資源,非法移民物美價廉,幹嘛不用?

是以對于非法移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這次德州暴怒,就是因為德州處于邊境地區,大量從墨西哥來的非法移民得從德州進入美國,非法移民魚龍混雜,大量非法移民一股腦湧入德州,給德州本地人造成巨大困擾,是以他們堅持不能随意放非法移民進來。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說到這裡,關于民主、共和兩黨的主要分歧也就逐漸清晰了:

共和黨是要讓工業徹底回到美國,由純正的美國人自己完成工業生産并以此實作再工業化的目标。

而民主黨則認為,靠美國人自己,人力成本早上天了,根本沒有與中國競争的能力,既然廉價的非法移民就在那,幹嘛不用呢?

關于再工業化這個問題,民主、共和兩黨沒有分歧,分歧在于由誰來再工業化。

屋大維的遺憾

關于再工業化這個問題,民主、共和兩黨誰的想法更靠譜呢?别着急回答,曆史上有答案。

羅馬共和國建立之初,大多數羅馬公民都是自耕農,他們平時耕種,戰時加入軍隊作戰,當時羅馬社會凝聚力很強,整個羅馬的社會氛圍也是積極向上的,勤勞與勇敢是被鼓勵的可貴品格,而奢靡享受則被認為是令人不齒的行為。

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土地兼并不斷加深,大量羅馬公民淪為流民湧入羅馬城,這不但造成了諸多社會問題,也最終導緻羅馬引以為傲的的共和制度被軍事獨裁取代。

屋大維在架空元老院成為羅馬事實上的皇帝後,開始進行一系列改革,這其中便包括一項試圖徹底解決羅馬社會問題的嘗試。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随着戰争結束,屋大維把戰争中獲得的土地,以及從元老院貴族們手中奪來的土地分給退伍的老兵,讓這些老兵重新成為自耕農。

按照屋大維的設想,羅馬在共和國後期那麼亂,其經濟根源不就是普通羅馬人沒有土地嘛,現在把土地分給他們,根本問題不就解決了嘛,天下不就太平了嘛。

但結果狠狠打了屋大維的臉,重新分發土地後,羅馬人并沒有按照屋大維的設想重新成為自耕農。

分到土地多一些的軍官大多把地交給奴隸耕種,自己隻負責收錢,收了錢之後還要拿到羅馬城去花。

地少一些的士兵也大多把地租給别人耕種,或許幹脆把地賣了換些金銀,然後依舊混迹于羅馬城。

屋大維絕望地發現,當初被自己用土地遣散的将士們幾年後又聚集在羅馬城讨生活了。

屋大維明明找對了路,為什麼效果很差呢?問題出在呢?

答案還是那座條條大路都能直通的羅馬城。

條條大路通羅馬

屋大維的老兵為什麼即便已經獲得了農業時代最重要的生産資料土地,最後也要傳回羅馬城呢?

因為這座城市實在是太攝人心魄了,整個地中海的資源和财富彙聚于此,這裡不隻有多彩的生活,還有大量的機會,與這些相比,農村那幾畝薄田就顯得黯然失色了。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更重要的是,由于羅馬公民是有選票的,是以那些混迹于羅馬城的有公民權的流民,即便什麼也不幹,羅馬的政府與政客也會為了選票去設法讨好這群人,在羅馬城,羅馬公民可以買到便宜的糧食,填飽肚子這個問題,在政府的幫助下不會花太多錢就能解決,為了拉選票,一些政客們會舉辦宴會、運動會免費邀請平民參加。

由于羅馬為公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這就導緻了回到農村去當一名自耕農變成了一個很不劃算的選項,因為在農村努力耕種所獲得的也不外乎吃飽穿暖,而要抛棄的卻是舒适的城市生活和理論上飛黃騰達的可能性。

現在,再讓我們試着去思考一個稍微複雜一點的問題:即便有一部分羅馬老兵真的在農村當自耕農,他們有競争優勢嗎?

從羅馬共和國後期開始,羅馬的經濟形式就從自耕農經濟為主變為莊園經濟為主了。

在莊園經濟已經相當成規律的情況下,就算讓一些人再次變回自耕農,他們競争得過已經程成規模成體系的貴族莊園嗎?

很多東西看起來很美好,但現實中根本無法實作,天地不仁,任何試圖違背社會規律的事物都會被社會規律所懲罰。

多數羅馬人不再耕種後,耕種任務被交到奴隸手中,多數羅馬人不再願意在城市裡幹髒活累活後,這些活由改由行省居民承擔。

羅馬在以這樣的方式一點點變色。

最終改變來到羅馬最後,也是最緻命的一個職業:軍人。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羅馬人在不願意耕種,不願意工作後,終于走到了最後一步:不願意打仗。

羅馬帝國中期開始,羅馬軍團不斷吸納蠻族士兵進入軍隊來補充兵源。

蠻族士兵從最開始的輔助作用逐漸變為軍隊的核心,于是便發生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羅馬人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成功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了别人手中,最後闖入羅馬城的那一夥日耳曼雇傭兵,不過是在一面四面漏風的破房子上踹上最後一腳罷了。

美國難題

2017年,以政治素人身份勇闖白宮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以他慣用的簡單粗暴的方式試圖讓蘋果、特斯拉等傳統美國制造企業把海外資金帶回國,然後直接在美國投資建廠。

經過一番拉扯,蘋果等公司均同意增加在美直接建廠數量。

由于蘋果帶頭做出表率,特朗普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之情,盛贊蘋果集團CEO庫克為愛國者,但庫克似乎并不看好美國本土工廠的前途,4年前,他曾親自到過中國鄭州,在那裡他看見了規模空前的蘋果代工廠,回到美國後,他對當時的總統奧巴馬說的話是:總統先生,那些産業再也回不來了。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在特朗普任期内,還有福耀、富士康等中國制造業企業赴美投資建廠,拜登任期内,又成功說服台積電在美建廠,這些投資在開始時都是轟轟烈烈的大新聞,但是這些項目的結局都無一例外是一問一個不吱聲。

那些口口聲聲喊着要工作的美國人,那時常高呼非法移民搶走他們工作機會的所謂鐵鏽地帶美國勞工,一旦待遇上稍有不滿就會立刻起來鬧,他們和他們背後的工會,有一百種方式把工廠搞黃。

美國勞工的表現不禁讓人們問一個問題:他們真的想要工作嗎?

人的大腦有一個機制,對于很久以前的事,會淡化它的痛苦,留下它美好的部分,在工廠快樂的上班養活一家人,隻是經過大腦加工後的不真實叙事,當機器的轟鳴聲再次在耳邊響起時,已經過慣了福利生活的美國勞工們會在第一時間想着逃離。

有些東西,一旦開始,就永遠也回不去了。

絕路

如今,中美兩國的競争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兩國在工業領域的差距越來越大,美國不會坐以待斃。

2020年疫情開始,美國便以産業鍊安全為由,想方設法把在中國的産業搬到他們認為“安全”的地方去。

“安全”的地方大緻有三個:東南亞地區是最低級的安全;美國是最進階的安全;而夾在兩者中間,被認為中等安全的地方格外值得注意:它便是美國的南方鄰居:墨西哥。

美國在向這三個地方轉移産業的效果是,轉回美國本土的努力基本白費,資金和技術扶持東南亞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東南亞與中國地理位置近,産業又存在諸多互補之處,是以即便這些産業完成轉移,也未必能徹底脫離中國的工業體系,而轉到墨西哥的産業也有了一定進展。

無論是從安全性還是實際效果來看,把工廠開在墨西哥便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短期看,投資墨西哥不會有太大危險,因為至少現在,美國不論在經濟實力還是綜合國力上都能穩穩壓住墨西哥,是以目前的美國把墨西哥當成自己的後院工廠是可行的。

但是,長遠來看,美國被墨西哥“換家”的可能性極大。

前文提到的民主黨有縱容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從事低端制造業之嫌,而非法移民大多來自墨西哥。

對于常年混迹于美墨邊境的人來說,那道邊境牆就是個擺設,他們有無數種辦法從墨西哥“黑”到美國去打工。

而美國人隻需要給出超過墨西哥本地的工資就能吸引力這樣的非法移民。

屋大維難題;承認吧,長遠來看,美國還是會走拜登那條路

大量在墨西哥建廠,和大量引入墨西哥非法移民,目前來看,這是美國降低其工業綜合成本的唯一方法了。

美國在渲染中國威脅論時,時常提到一句話:美國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中國手裡。

但是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美國要真想做到這一點就隻能大力扶持墨西哥,而這無異于将命運交到墨西哥手中。

如今,墨西哥裔已經成為了美國除白人外人口最多的族群,更重要的是,墨西哥裔的生育率也是美國第一。

要不了多少年,美國國内的墨西哥裔和墨西哥國内的墨西哥人數量之和就會超過美國白人數量,當然,短時間内即便人數超越他們也翻不起太大的浪,因為多數财富還是掌握在白人手中。

但是不要忘了,随着墨西哥工業化的進行,以及美國國内更多職位被墨西哥人占領,美國白人與美墨兩國墨西哥人之間的财富差距就會呈現出一種此消彼長的态勢,财富同樣會慢慢地流向墨西哥人手中。

中國崛起隻會讓美國人失去世界霸權,但如果美墨兩國的墨西哥人真正崛起,等待美國的就隻是被“換家”了。

從長遠利益看,無疑墨西哥做大對美國的危害更大,但是一個行将餓死的人是不會在意長遠利益的,面對那岌岌可危的霸權地位,美國一定會朝着那條死路狂奔。

權力是世間毒的毒藥,它會讓人義無反顧地奔向那個他們明知道的深淵。

在這個問題上,人如此,國家亦如此。

繼續閱讀